一种防滑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4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滑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梯子。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梯子往往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一般的梯子其结构包括两根梯杆,两根梯杆之间设有多个横档。然而,在使用的时候,有时会出现梯子滑倒的情况,对人们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中,很多地方的地面都是地板砖,由于地板砖表面特别坚硬光滑,并且梯子上大多还没有设置相关的防滑措施,因此,在使用梯子进行攀高作业时,由于地面和梯子下端摩擦小,在重力的作用下,常会出现打滑现象,给操作的工人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梯子在使用过程中易滑倒的不足之处,而供一种防滑梯子,该梯子不仅能帮助人们登高作业,而且在使用时,即使地面较滑或者放置的倾斜度较大,梯子也不会因后退而滑倒,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是:该结构由横档(I)、梯杆(2)、销轴I (3)、支撑脚(4)、钢绳(5)、销轴2 (6)、橡胶座(7)、销轴3 (8)构成。其特征在于梯子的两根梯杆(2)下端都分别设置安装了支撑脚(4),该支撑脚(4)和梯杆(2)的末端在梯子使用过程中共同承担了梯子上所承受的重力,这样增加了重力在地面上的受力作用点。当重力一定的情况下,各个作用点按照简单的力学知识可知,共同分担了重力,再根据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得出的静摩擦力远远小于地面所允许的最大静摩擦力,这样便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支撑脚(4)在钢绳(5)的拉力作用下,可防止支撑脚(4)滑动。同时钢绳(5)可由设置在梯杆(2)末端内部的弹簧片将其绕起来,从而达到收起支撑脚(4)的作用,方便美观。橡胶座(7)可增大地面与梯子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同时橡胶座(7)可围绕销轴3转动,这样使梯子和地面之间能更好的接触,提高防滑能力。有益效果: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增加地面受力作用点的个数,通过减小梯子各作用点所受的静摩擦力,至使该摩擦力远远小于地面所允许的最大静摩擦力,从而实现防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工作时的侧视图。图3为收起支撑脚后的侧视图。图中1、横档,2、梯杆,3、销轴1,4、支撑脚,5、钢绳,6、销轴2,7、橡胶座,8、销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图中支撑脚(4)和梯杆(2)的末端在梯子使用过程中共同承担了梯子上所承受的重力,这样增加了重力在地面上的受力作用点。当重力一定的情况下,各个作用点按照简单的力学知识可知,共同分担了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再根据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得出的静摩擦力远远小于地面所允许的最大静摩擦力,这样便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支撑脚(4)在钢绳(5)的拉力作用下,可防止支撑脚(4)滑动。橡胶座(7)可以增大地面与梯子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同时橡胶座(7)可围绕销轴3 (8)转动,这样使梯子和地面之间能更好的接触,提高防滑能力。
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梯子,该结构由横档(I)、梯杆(2)、销轴I (3)、支撑脚(4)、钢绳(5)、销轴2 (6)、橡胶座(7)、销轴3 (8)构成,其特征在于梯子的两根梯杆(2)下端都分别设置安装了支撑脚(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梯子,其特征在于橡胶座(7)可围绕销轴3(8)转动,这样使梯子和地面之间能更好 的接触,提高防滑能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梯子,其特征在于梯子的两根梯杆下端都分别设置安装了支撑脚,该支撑脚和梯杆的末端在梯子使用过程中共同承担了梯子上所承受的重力,这样增加了重力在地面上的受力作用点。当重力一定的情况下,各个作用点按照简单的力学知识可知,共同分担了重力,再根据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得出的静摩擦力远远小于地面所允许的最大静摩擦力,这样便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橡胶座可增大地面与梯子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同时橡胶座可围绕销轴3转动,这样使梯子和地面之间能更好的接触,提高防滑能力。
文档编号E06C7/46GK203161070SQ20132013814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王川东, 秦小屿, 李治民, 孙鸿涛, 赖忠瑞, 汪明洋 申请人:西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