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铆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1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铰链铆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引擎盖与车身的铰链铆接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传统铰链轴头采用铰链上臂Γ +铰链下臂W +铆钉:V +垫片4'的连接方式,铰链上臂I'用于连接引擎盖,铰链下臂2,与车身连接。铰链下臂2,与铆钉:V固定在一起,铰链上臂Γ与垫片V固定在一起,通过铰链上臂P与铆钉Y的大头摩擦,垫片V与铰链下臂W摩擦的相对运动,实现铰链旋转的功能。这种铰链成本较低,但润滑脂易快速流失。在没有润滑脂的工况下,板筋与板筋之间直接接触,旋转时两者相互摩擦,导致摩擦力急剧上升,引擎盖开启力增大,铰链寿命下降。目前车型解决此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1、采用衬套5'替代垫片4'。主要缺点:衬套价格较高,装配工艺较复杂,导致铰链成本增加。(如图3所示)2、定期涂抹润滑脂。主要缺点:维护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持长期润滑的铰链铆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铰链铆接机构,包括一铆钉,所述铆钉依次穿过铰链上臂、垫片和铰链下臂,所述铰链上臂与所述垫片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下臂与所述铆钉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上臂面向所述铆钉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油脂槽,所述铰链下臂面向所述垫片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油脂槽,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所述第二油脂槽中收容有润滑脂。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或所述第二油脂槽为环形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或所述第二油脂槽为圆形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或所述第二油脂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或U形,或V形,或矩形,或T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铰链铆接机构,包括一铆钉,所述铆钉依次穿过铰链上臂、垫片和铰链下臂,所述铰链下臂与所述垫片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上臂与所述铆钉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上臂面向所述垫片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油脂槽,所述铰链下臂面向所述铆钉的一侧面上设有第四油脂槽,所述第三油脂槽和所述第四油脂槽中收容有润滑脂。优选地,所述第三油脂槽和/或所述第四油脂槽为环形槽。优选地,所述第三油脂槽和/或所述第四油脂槽为圆形槽。优选地,所述第三油脂槽和/或所述第四油脂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或U形,或V形,或矩形,或T形。[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铰链上臂和铰链下臂的摩擦面上开设有油脂槽,油脂槽中储存有润滑脂,这样摩擦面能够得到长期的润滑。

图1是现有的一种铰链铆钉机构的分解图;图2是现有的一种铰链铆钉机构的截面图;图3是现有的另一种铰链铆钉机构的截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铰链铆钉机构的截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铰链下臂和垫片的截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铰链下臂和垫片的截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中铰链下臂和垫片的截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中铰链下臂和垫片的截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中铰链下臂和垫片的截面图。附图标记对照表:I'——铰链上臂2'——铰链下臂 3'——铆钉4'——垫片 5'——衬套I——铰链上臂 2·——铰链下臂 3——铆钉4——垫片11——第一油脂槽 21——第二油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4,图4为第一种实施例中铰链铆钉机构的截面图。铰链铆接机构包括一铆钉3,铆钉3依次穿过铰链上臂1、垫片4和铰链下臂2,铰链上臂I与垫片4固定连接,铰链下臂2与铆钉3固定连接,铰链上臂I面向铆钉3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油脂槽11,铰链下臂2面向垫片4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油脂槽21,第一油脂槽11和第二油脂槽21中收容有润滑脂。由于铰链上臂I与垫片4固定连接,铰链下臂2与铆钉3固定连接,铰链上臂I面向铆钉3的一侧为摩擦面,铰链下臂2面向垫片4的一侧也为摩擦面。又由于在铰链上臂I和铰链下臂2的摩擦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油脂槽11和第二油脂槽21,油脂槽中储存有润滑脂,这样摩擦面能够得到长期的润滑。同时,铰链上下臂的摩擦力降低,从而使引擎盖开启力大大降低,有效减少铰链轴头磨损,提高铰链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一油脂槽11和/或第二油脂槽21为环形槽。环形槽可以存储更多的润滑脂。较佳地,第一油脂槽11和/或第二油脂槽21也可以为圆形槽,呈点状分布在摩擦面上。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油脂槽11和/或第二油脂槽21的截面形状为弧形,第一油脂槽11和第二油脂槽12的深度用H表示,铰链上臂I和铰链下臂2的厚度用T表示,H < T/2。第一油脂槽11和第二油脂槽12的边缘到垫片4两侧的宽度LI和L2应大于 1.5 2.0mnin[0037]较佳地,如图6所示,第二种实施例中第一油脂槽11和/或第二油脂槽21的截面形状为U形。较佳地,如图7所示,第三种实施例中第一油脂槽11和/或第二油脂槽21的截面形状为V形。较佳地,如图8所示,第四种实施例中第一油脂槽11和/或第二油脂槽2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较佳地,如图9所示,第五种实施例中第一油脂槽11和/或第二油脂槽21的截面形状为T形。较佳地,第一油脂槽11和/或第二油脂槽2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状,只要能够起到收容润滑脂的作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较佳地,铰链下臂2还可以与垫片4固定连接,铰链上臂I还可以与铆钉3固定连接,铰链上臂I面向垫片4的一侧面(即摩擦面)上设有第三油脂槽,铰链下臂2面向铆钉3的一侧面(即摩擦面)上设有第四油脂槽,第三油脂槽和第四油脂槽中收容有润滑脂。与以上五种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改变了各部件之间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得摩擦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油脂槽的位置也就相应的改变了,同样能够起到长期润滑的作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铆接机构,包括一铆钉,所述铆钉依次穿过铰链上臂、垫片和铰链下臂,所述铰链上臂与所述垫片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下臂与所述铆钉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上臂面向所述铆钉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油脂槽,所述铰链下臂面向所述垫片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油脂槽,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所述第二油脂槽中收容有润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或所述第二油脂槽为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或所述第二油脂槽为圆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或所述第二油脂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或U形,或V形,或矩形,或T形。
5.一种铰链铆接机构,包括一铆钉,所述铆钉依次穿过铰链上臂、垫片和铰链下臂,所述铰链下臂与所述垫片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上臂与所述铆钉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上臂面向所述垫片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油脂槽,所述铰链下臂面向所述铆钉的一侧面上设有第四油脂槽,所述第三油脂槽和所述第四油脂槽中收容有润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脂槽和/或所述第四油脂槽为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脂槽和/或所述第四油脂槽为圆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脂槽和/或所述第四油脂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或U形,或V形,或矩形,或T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铰链铆接机构,包括一铆钉,所述铆钉依次穿过铰链上臂、垫片和铰链下臂,所述铰链上臂与所述垫片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下臂与所述铆钉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上臂面向所述铆钉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油脂槽,所述铰链下臂面向所述垫片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油脂槽,所述第一油脂槽和所述第二油脂槽中收容有润滑脂。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铰链铆接机构,所述铰链下臂与所述垫片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上臂与所述铆钉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上臂面向所述垫片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油脂槽,所述铰链下臂面向所述铆钉的一侧面上设有第四油脂槽。由于在铰链上臂和铰链下臂的摩擦面上开设有油脂槽,油脂槽中储存有润滑脂,这样摩擦面能够得到长期的润滑。
文档编号E05D11/02GK203160926SQ20132014294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殷方超, 石海琳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