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编码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60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二进制编码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进制编码防盗锁,具有二进制编码与防盗功能,在内、外锁芯的圆周面上,径向与轴向上布置有若干排、若干列锁孔,在内锁芯的轴向装有活动销板与弹簧,在外锁芯的端面装有斜面座,约束活动销板的轴向移动,活动销座也可沿径向安装,在外锁芯与外壳间装有外壳阻尼弹簧及钢珠;在外锁芯的前端面装有前端板,在内锁芯的轴向装有外锁芯阻尼弹簧与钢珠;也可在外锁芯的后端面制有一凹槽,在内锁芯的后端面制有斜面,凹槽与斜面的高点对齐;只要记住锁的密码,就可以组装一把开锁的钥匙,或者报出密码由锁匠配制一把钥匙,同时,还具备防技术开锁与暴力开锁的功能,可有效延长非法开锁时间。
【专利说明】二进制编码防盗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进制编码防盗锁,与[组合式二进制编码钥匙]配套使用,具有二进制编码与防盗功能,属锁具制造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0002]从锁具发明之日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世人共认的常识,是现有制锁业遵循的准则,没有原配钥匙就没法打开锁,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遗忘或丢失钥匙,就可能造成砸锁破门的后果,给人们带来的痛楚与麻烦想必许多人都有切身体会。另一方面,窃贼针对现有锁具的不足,采用各种技术开锁方式,如钩针开锁、锡纸开锁等手段,以及采用暴力开锁方式,如钻、撬等手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非法开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进制编码防盗锁,与[组合式二进制编码钥匙]配套使用,具有二进制编码与防盗双重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其径向与轴向上布置有若干排、若干列锁孔,长内锁珠[6]与短内锁珠[5]放置在内锁芯
[3]的锁孔中,外锁珠[7]放置在外锁芯[2]的锁孔中,板弹簧[4]压住外锁珠[7],在内锁芯[3]的轴向装有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10],在外锁芯[2]的端面装有斜面座
[9],斜面座[9]的斜面[13]约束活动销板[8]的轴向移动,在外锁芯[2]与外壳[I]间装有外壳阻尼弹簧[11]及外壳阻尼钢珠[12];也可在内锁芯[3]端面装有活动销座[14],活动销座[14]沿径向装有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10],在外锁芯[2]的端面装有斜面座[9],斜面座[9]的斜面[13]约束活动销板[8]的径向移动;也可在外锁芯[2]的后端面制有一凹槽[15],在内锁芯[3]的后端面制有斜面[13],凹槽[15]与斜面[13]的高点对齐,在凹槽[15]与斜面[13]的后端面装有轴向运动的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
[10],活动销板[8]对齐凹槽[15];在外锁芯[2]的前端面装有前端板[16],在内锁芯[3]的轴向装有外锁芯阻尼弹簧[17]与外锁芯阻尼钢珠[18]。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要记住锁的密码,就可以组装一把开锁的钥匙,或者报出密码由锁匠配制一把钥匙,彻底杜绝了因遗忘或丢失钥匙开不了锁的烦恼;同时,还具备防技术开锁与暴力开锁的功能,可有效延长非法开锁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采用内轴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主剖视示意图;
[0008]图2是采用内轴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左剖视示意图;
[0009]图3是采用内轴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上剖视示意图;
[0010]图4是采用内轴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主剖视示意图;[0011]图5是采用内轴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左剖视示意图;
[0012]图6是采用内轴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上剖视示意图;
[0013]图7是采用径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主剖视示意图;
[0014]图8是采用径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左剖视示意图;
[0015]图9是采用径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主剖视示意图;
[0016]图10是采用径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左剖视示意图;
[0017]图11是采用外轴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主剖视示意图;
[0018]图12是采用外轴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左剖视示意图;
[0019]图13是采用外轴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主剖视示意图;
[0020]图14是采用外轴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左剖视示意图。
[0021]上述各图为了表达清楚、减少视图数量,采用了局部旋转剖视图。
[0022]在图中,[I]是外壳,[2]是外锁芯,[3]是内锁芯,[4]是板弹簧,[5]是短内锁珠,
[6]是长内锁珠,[7]是外锁珠,[8]是活动销板,[9]是斜面座,[10]是活动销板弹簧,[11]是外壳阻尼弹簧,[12]是外壳阻尼钢珠,[13]是斜面,[14]是活动销座,[15]是凹槽,[16]是前端板,[17]是外锁芯阻尼弹簧,[18]是外锁芯阻尼钢珠。
[0023]上述附图都是径向有6排,每排布置有4列钥匙珠的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以下各实施例中,要达到开锁的目的,内、外锁芯间必须产生转动位移,这样活动销板[8]才能移动到适当的位置执行开锁程序。
[0025]图1、图2、图3是采用内轴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主、左、上剖视示意图,在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其径向与轴向上布置有若干排、若干列锁孔,长内锁珠[6]与短内锁珠[5]放置在内锁芯[3]的锁孔中,外锁珠[7]放置在外锁芯[2]的锁孔中,板弹簧
[4]压住外锁珠[7],在内锁芯[3]的轴向装有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10],在外锁芯[2]的端面装有斜面座[9],斜面座[9]的斜面[13]约束活动销板[8]的轴向移动,在外锁芯[2]与外壳[I]间装有外壳阻尼弹簧[11]及外壳阻尼钢珠[12]。
[0026]在图1、图2中可以见到,在未开锁状态下,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有锁珠嵌入,内锁芯[3]无法在外锁芯[2]内自由转动;在图2、图3中可以见到,活动销板[8]受到斜面座[9]的斜面[13]约束,无法作轴向移动,于是也无法开锁。在图3中可以见到,在内锁芯[3]的轴向装有外锁芯阻尼弹簧[17],通过外锁芯阻尼钢珠[18]与前端板[16]产生运动阻尼,我们定义该运动阻尼为内阻尼,内阻尼消除了内、外锁芯间的轻微位移,许多技术性开锁就是利用这种轻微位移达到非法开锁的目的;在图3中还可以见到,在斜面座[9]与外壳[I]间装有外壳阻尼弹簧[11]及外壳阻尼钢珠[12],我们定义该运动阻尼为外阻尼,外阻尼应大于内阻尼,在未开锁状态下如果强行扭转内锁芯[3],在嵌入锁珠的带动下,克服外阻尼,内、外锁芯将在外壳[I]中一齐转动,另外前端板[16]可用较硬的材料制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钻、橇等非法暴力开锁的目的。
[0027]在图1、图2中可以见到,在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其径向布置有6排锁孔,每排布置有4列锁孔,我们定义装有短内锁珠[5]的锁点为“1”,装有长内锁珠[6]的锁点为“0”,内锁芯[3]上布置有6X4 = 24个锁点,加上计数起始点有6个方向,该锁的理论组合数为6 X 224 = 100663296。如果采用8进制方案编码,每3个锁点为一组,共为8组,可生成一个O~7组成的8位数编码,如:23573164、32556071、……等。如果采用16进制方案编码,每4个锁点为一组,共为6组,可生成一个O~9、A~F组成的6位数编码,如:2A5B38、C69E81、……等。这样我们只要知道锁的密码,即可组装一把同密码的钥匙开锁。
[0028]内、外锁芯上的锁点数是可以变化的,如:内、外锁芯上布置有4X3 = 12个锁点,加上计数起始点有4个方向,该钥匙的理论组合数为4X212 = 16384。如果采用8进制方案编码,每3个锁点为一组,共为4组,可生成一个O~7组成的4位数编码,如:3651、5276……等。如果采用16进制方案编码,每4个锁点为一组,共为3组,可生成一个O~9、A~F组成的3位数编码,如:A69、82B……等。
[0029]图4、图5、图6是采用内轴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主、左、上剖视示意图,在图中可以见到,由于在内锁芯[3]中插入了密码正确的钥匙(钥匙在图中未出),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所有锁珠齐平,这时转动钥匙,内锁芯[3]克服内阻尼在外锁芯[2]中转动,外锁芯[2]在外阻尼的制约下不转动,于是内、外锁芯发了转动位移。在图5、图6中可以见到,斜面座[9]的斜面[13]对活动销板[8]的约束逐步解除,活动销板[8]在活动销板弹簧[10]的作用下轴向移动。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后活动销板[8]最大限度地伸出斜面座
[9]外,这时继续转动钥匙,克服外阻尼,外锁芯[2]、内锁芯[3]及活动销板[8]—齐转动执行开锁程序。
[0030]图7、图8是采用径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主、左剖视示意图,在图中可以见到,在内锁芯[3]端面装有活动销座[14],在其径向装有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
[10],在外锁芯[2]的端面装有斜面座[9],斜面座[9]的斜面[13]约束活动销板[8]的径向移动;在图7中可以见到,在未开锁状态下,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有锁珠嵌入,内锁芯[3]无法在外锁芯[2]内自由转动;在图8中可以见到,活动销板[8]受斜面座[9]斜面
[13]的约束,无法作径向移动,于是也无法开锁。
[0031]图9、图10是采用径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主、左剖视示意图,在图9中可以见到,由于在内锁芯[3]中插入了密码正确的钥匙(钥匙在图中未出),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所有锁珠齐平,这时转动钥匙,内锁芯[3]克服内阻尼在外锁芯[2]中转动,外锁芯
[2]在外阻尼的制约下不转动,于是内、外锁芯发了转动位移。在图10中可以见到,斜面座
[9]的斜面[13]对活动销板[8]的约束逐步解除,活动销板[8]在活动销板弹簧[10]的作用下径向移动,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后活动销板[8]最大限度地伸出活动销座[14]外,这时继续转动钥匙,克服外阻尼,外锁芯[2]、内锁芯[3]及活动销板[8] —齐转动执行开锁程序。
[0032]图11、12是采用外轴向活动销板处于未开锁状态的主、左剖视示意图,在图中可以见到,在外锁芯[2]的后端面制有一凹槽[15],在内锁芯[3]的后端面制有斜面[13],凹槽[15]与斜面[13]的高点对齐,在凹槽[15]与斜面[13]的后端面装有轴向运动的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10],活动销板[8]对齐凹槽[15];在未开锁状态下,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有锁珠嵌入,内锁芯[3]无法在外锁芯[2]内自由转动;在图11中可以见到,活动销板[8]受内锁芯[3]斜面[13]高点的约束,无法作轴向移动,于是也无法开锁。
[0033]图13、14是采用外轴向活动销板处于开锁状态的主、左剖视示意图,在图13中可以见到,由于在内锁芯[3]中插入了密码正确的钥匙(钥匙在图中未出),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所有锁珠齐平,这时转动钥匙,内锁芯[3]克服内阻尼在外锁芯[2]中转动,外锁芯[2]在外阻尼的制约下不转动,于是内、外锁芯发了转动位移。内锁芯[3]的斜面[13]对活动销板[8]的约束逐步解除,活动销板[8]在活动销板弹簧[10]的作用下径向移动,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后活动销板[8]完全伸入凹槽[15]内,执行开锁程序。
【权利要求】
1.二进制编码防盗锁,由外壳[I]、外锁芯[2]、内锁芯[3]、长内锁珠[6]、短内锁珠[5]、外锁珠[7]、板弹簧[4]、活动销板[8]、活动销板弹簧[10]、斜面座[9]、外壳阻尼弹簧[11]、外壳阻尼钢珠[12]等组成,内锁芯[3]套在外锁芯[2]中,外锁芯[2]套在外壳[I]中,其特征是:在内、外锁芯结合的圆周面上,其径向与轴向上布置有若干排、若干列锁孔,长内锁珠[6]与短内锁珠[5]放置在内锁芯[3]的锁孔中,外锁珠[7]放置在外锁芯[2]的锁孔中,板弹簧[4]压住外锁珠[7],在内锁芯[3]的轴向装有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10],在外锁芯[2]的端面装有斜面座[9],斜面座[9]的斜面[13]约束活动销板[8]的轴向移动,在斜面座[9]与外壳[I]间装有外壳阻尼弹簧[11]及外壳阻尼钢珠[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进制编码防盗锁,其特征是:在内锁芯[3]端面装有活动销座[14],活动销座[14]沿径向装有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10],在外锁芯[2]的端面装有斜面座[9],斜面座[9]的斜面[13]约束活动销板[8]的径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进制编码防盗锁,其特征是:在外锁芯[2]的后端面制有一凹槽[15],在内锁芯[3]的后端面制有斜面[13],凹槽[15]与斜面[13]的高点对齐,在凹槽[15]与斜面[13]的后端面装有轴向运动的活动销板[8]与活动销板弹簧[10],活动销板[8]对齐凹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二进制编码防盗锁,其特征是:在外锁芯[2]的前端面装有前端板[16],在内锁芯[3]的轴向装有外锁芯阻尼弹簧[17]与外锁芯阻尼钢珠[18]。
【文档编号】E05B27/06GK203487883SQ20132049319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向可为 申请人:向可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