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架、多块床板、驱动结构,多块床板之间铰接,其中至少一块床板固定在所述上床架上;驱动结构包括连杆、滑杆和平推电机系统,该平推电机系统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设置在下床架上,且平推电机系统的自由端通过连杆与多块床板之中的另一块床板铰接,所述平推电机系统的自由端能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带动床板抬升和下降。本电动床框架克服了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始终处于变化的不稳定状态的缺陷。
【专利说明】电动床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家具领域,尤其是电动床。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床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的电动床床板由多块相互铰接的床板构成,依次为头部床板、固定床板、腿部床板和脚部床板,然后通过设置电机驱动床板来实现床板的升降,以满足人体卧床更换姿势的需要。
[0003]但是,通常应用于电动床的驱动电机为推杆电机,其驱动方式为最简单原始的直接驱动形式:即推杆电机的一端与床架铰接,另一端与床板铰接,然后推杆电机直接对床板进行推动,并随着床板的升降而绕着铰接点转动。由于推杆电机随床板升降而不断改变其推杆的方向和位置,使得该推杆电机的工作状态始终处于变化的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状态易使推杆电机发生故障,甚至会在用户使用电动床的过程中突发意外,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动床,其克服了以传统方式布置在电动床中的推杆电机工作状态不稳定的缺陷。本电动床的新型结构的电机具有稳定的工作状态、增加了电机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其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动床的应用性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动床包括床架、多块床板、驱动结构,其中,床架包括上床架和下床架,上床架和下床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多块床板之间铰接,其中至少一块床板固定在上床架上;
[0006]驱动结构包括:
[0007]-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多块床板之中的另一块床板铰接;
[0008]-滑杆,该滑杆沿床架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被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上的滑槽内,以便能沿床架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上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该滑杆铰接;
[0009]-平推电机系统,该平推电机系统水平设置,并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固定端设置在下床架上,自由端与滑杆铰接;该平推电机系统的自由端能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初始位置上,滑杆不被驱动并大致位于水平位置,以便上述另一块床板位于平躺位置;在极限位置上,滑杆被自由端带动旋转,以便撑起上述另一块床板位于抬升位置,且上述另一块床板能固定在平躺位置和抬升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0010]进一步,在上述另一块床板从平躺位置到抬升位置的过程中,连杆旋转的角度小于 90。。
[0011]进一步,自由端的端部具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固定地与滑杆相连。
[0012]进一步,平推电机系统装配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自由端的位置。
[0013]进一步,平推电机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控制电路,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自由端的移动及其停靠位置。[0014]进一步,控制器为无线控制器。
[0015]进一步,平推电机系统还包括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控制器发射的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自由端的移动。
[0016]进一步,驱动结构包括次级连杆、次级滑杆以及次级平推电机系统,其中:
[0017]-次级连杆,该次级连杆的一端与多块床板之中的另外第二块床板铰接;
[0018]-次级滑杆,该次级滑杆被设置在床架的宽度方向上,并被设置在床架的长度方向上的滑槽内,以便在床架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且上述次级连杆的另一端与该次级滑杆铰接,
[0019]-次级平推电机系统,该次级平推电机系统水平设置,并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设置在下床架上,自由端与次级滑杆连接,以便推动次级滑杆相对床架沿床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该次级平推电机系统的自由端能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初始位置上,上述另外第二块床板位于平躺位置;在极限位置上,上述另外第二块床板位于抬升位置,且上述另外第二块床板能固定在平躺位置和抬升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0020]进一步,平推电机系统中的电机为滑块电机,其中自由端为该滑块电机的滑块,该滑块与上述滑杆固定连接,以便推动滑杆相对床架沿床架的长度方向滑动。
[0021]进一步,连接结构包括导轮和导轨,其中导轮固定在上床架上,导轨布置在下床架上,该连接结构使上床架能相对于所述下床架平移。
[0022]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动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应用了与滑杆相连的平推电机,由于滑杆能沿着下床架长度的方向移动,使平推电机运动的方向限定在了床架长度的方向上,而用户对床板施加的压力通过连杆分散给了滑杆,而滑杆又将压力分散给了下床架。这样平推电机便具有了稳定的工作状态,从而增加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动床的应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中: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其从电动床的底部向上透视;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的床板处于平躺位置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的床板处于抬升位置的示意图;
[0027]图4为如图1所示电动床斜后方向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电动床I包括床架、多块床板、驱动结构2 ;其中,床架包括上床架11和下床架12,上床架11置于下床架12的上方,多块床板之间铰接,其中至少一块床板固定在上床架11上。
[0029]仍然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的实施例中,驱动结构2包括连杆4、滑杆6以及平推电机系统3。
[0030]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多块床板之中的另一块床板铰接,例如通过一块固定在床板上的固定片与所述另一块床板铰接。优选的,该另一块床板相邻于上述固定在上床架11上的那块床板。[0031]滑杆6是被设置在床架的宽度方向上,并被设置在床架的长度方向上的滑槽66内,以便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上滑动。该滑杆6例如是一根圆杆,其两端具有大于杆体直径的圆形端部或安装有滚轮,以便适于沿着滑槽66在床架长度的方向上移动。可选的滑杆6也可以是两端安装有滚轮的矩形管或其他。
[0032]连杆4的另一端与滑杆6铰接,具体为,连杆4的另一端具有与滑杆6杆体直径配合的枢转部,连杆4能通过该枢转部绕着滑杆6转动。同时滑杆6还连接着平推电机系统3的自由端5。从而限定了平推电机系统3的工作方向。这样平推电机系统3便具有稳定的工作状态,即其只沿下床架12长度的方向延长和收缩。另外,自由端的端部具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固定地与滑杆相连。
[0033]平推电机系统3水平设置,并包括固定端15和自由端5,固定端15设置在下床架12上。具体为,所述下床架12由金属型材制成,且至少在其中一根金属型材上具有连接平推电机系统3的连接部件,通过该连接部件使得平推电机系统3被固定在下床架12上。
[0034]并且平推电机系统3的自由端5与滑杆6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在自由端5上设置夹持部来夹住滑杆6。与滑杆6连接的自由端5有助于推动滑杆6相对床架沿床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且该自由端5能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可选的,自由端5能通过电机系统的推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极限位置,然后通过手动或复位装置回到初始位置。
[0035]如图2所示,当自由端5在初始位置上,连杆4位于大致水平位置,且该另一块床板位于平躺位置。
[0036]如图3所示,当自由端5在极限位置上,连杆4通过滑杆的滑动而被转动,使得该另一块床板被撑起并位于抬升位置。且该另一块床板能固定在平躺位置和抬升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即自由端5停留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的任一处,通过连杆4支撑该另一床板,使其固定在当前的位置上,便可完成用户自定义的可调节角度,满足用户的各种卧床姿势的需求。特别是,在自由端5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极限位置的过程中,连杆4转过的角度范围小于90。。
[0037]另外,本实施例的驱动结构2还包括次级连杆4’、次级滑杆6’以及次级平推电机系统3’,其中:
[0038]次级连杆4’与多块床板之中的另外第二块床板铰接。
[0039]次级滑杆6’被设置在床架的宽度方向上,并被设置在床架的长度方向上的滑槽66内,以便在床架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且次级连杆4’的另一端与次级滑杆6’铰接。
[0040]次级平推电机系统3’也水平设置,且包括固定端15’和自由端5’,该次级滑块电机平推电机系统3’的固定端15’设置在下床架12上,且该次级滑块电机平推电机系统3’的自由端5通过铰接有次级连杆4’的滑杆6’与多块床板之中的另外第二块床板铰接。其中,该次级滑块电机系统3’的自由端5’也能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初始位置上,该另外第二块床板位于平躺位置;在极限位置上,该另外第二块床板位于抬升位置,且该另外第二块床板能固定在所述平躺位置和所述抬升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0041]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的上床架11能装配有导轮,下床架12上能设有容纳并引导导轮的导轨,上述导轮和导轨构成连接结构,上床架和下床架通过该连接结构连接,并且上床架能相对于下床架平移。[0042]可选的,上床架11装配有滑块,下床架12上设有引导滑块的滑槽,该滑块与该滑槽组成滑动连接结构,上床架11和下床架12通过该滑动连接结构连接,并且上床架11能相对于下床架12平移。
[0043]另外,连杆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为了满足不同尺寸的电动床的使用要求和床型结构,其可以单根或多根,也可以是直线的或弯曲的,并且可以与滑杆的各个位置相连接,而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安装在床架上的平推电机带动滑杆移动,使滑杆带动连杆运动,从而拉动床板达到相应的位置,实现床板的抬升或下降。
[0044]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平推电机系统3还装配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自由端5的位置,例如当平推电机驱动床板抬升时,该位置传感器能够感测到自由端5是否到达极限位置,当确认该自由端5到达极限位置时,对平推电机发送信号使其停止工作,从而避免电机过载。
[0045]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平推电机系统3还包括控制器和控制电路,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平推电机的转运,例如当用户要抬升床板时,可以操作控制器驱动平推电机,电机运转带动自由端5移动,自由端5带动滑杆6沿着电动床长度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铰链于床板的连杆4运动,使床板达到抬升位置。利用该控制器和控制电路,可以使床板的翻折角度达到用户想要自定义翻折角度。
[0046]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无线控制器,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红外遥控、蓝牙遥控,或者通过预先设定在通讯设备中的应用程序来发射控制信号。另外,所述平推电机系统3还包括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控制器发射的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自由端5的移动。
[0047]尽管本实用新型在此做了图示和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只要未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可以做些不同的修改,增加,替换等,这皆属于以下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架、多块床板、驱动结构,其中,所述床架包括上床架和下床架,所述上床架和所述下床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多块床板之间铰接,其中至少一块床板固定在所述上床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多块床板之中的另一块床板铰接; -滑杆,所述滑杆沿在所述床架的宽度延伸,并被设置成能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杆铰接, -平推电机系统,所述平推电机系统水平设置,并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下床架上,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滑杆连接,以便推动所述滑杆相对所述床架沿床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平推电机系统的自由端能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所述初始位置上,所述另一块床板位于平躺位置;在所述极限位置上,所述另一块床板位于抬升位置,且所述另一块床板能固定在所述平躺位置和所述抬升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另一块床板从所述平躺位置到所述抬升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连杆的旋转角度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的端部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地与所述滑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电机系统装配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自由端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电机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由端的移动及其停靠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无线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电机系统还包括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控制器发射的信号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自由端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次级连杆、次级滑杆以及次级平推电机系统,其中: -次级连杆,所述次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多块床板之中的另外第二块床板铰接; -次级滑杆,所述次级滑杆被设置在所述床架的宽度方向上,并被设置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上的滑槽内,以便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且所述次级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级滑杆铰接, -次级平推电机系统,所 述次级平推电机系统水平设置,并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下床架上,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次级滑杆连接,以便推动所述次级滑杆相对所述床架沿床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次级平推电机系统的自由端能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所述初始位置上,所述另外第二块床板位于平躺位置;在所述极限位置上,所述另外第二块床板位于抬升位置,且所述另外第二块床板能固定在所述平躺位置和所述抬升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9.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电机系统中的电机为滑块电机,所述自由端为所述滑块电机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以便推动所述滑杆相对所述床架沿床架的长度方向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导轮和导轨,其中所述导 轮固定在所述上床架上,所述导轨布置在所述下床架上,所述连接结构使所述上床架能相对于所述下床架平移。
【文档编号】A47C17/00GK203597663SQ20132055932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徐建春 申请人:嘉兴市舒福德电动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