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任意固定的门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453阅读:1375来源:国知局
可任意固定的门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包括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扇通过铰链铰接于门框,所述门框的横梁内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门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间隔排列并以门扇转轴为中心点的放射延伸的凹凸槽,所述固定件包括弹簧和与所述凹凸槽相配合的固定齿,所述弹簧设置于固定齿的底部,使所述固定齿弹力顶压于所述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门框和门扇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板与固定件,固定板和固定件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凹凸槽和固定齿,所述固定件弹力顶压于固定板,因此无论当门扇开启多少的角度,所述固定件的固定齿都顶压于固定板,使门不会左右摇摆,同时所述固定件设有弹簧,可能弹性回缩,方便门扇的开启和关闭。
【专利说明】可任意固定的门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任意固定的门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门的种类可谓是五花八门,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多数的门都是由门框和门扇组成,门扇通过铰链连接于门框上,使其可以打开或关闭。正因为门扇是通过铰链交接于门框上,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将门打开的角度固定。为了防止门摇摆,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门扇上设置一磁性物质,并在墙壁上设置与所述磁性物质相配合的固定铁块或磁性物质,使门扇通过所述磁性物质或铁块固定于墙壁。但该技术方案只能使门固定于关闭或完全打开状态,不能使门扇不摇摆的固定在其他任意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将门扇固定于任一打开角度的可任意固定的门扇。
[0004]一种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包括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扇通过铰链铰接于门框,所述门框的横梁内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门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以门扇转轴为中心点的放射延伸的凹凸槽,所述固定件包括弹簧和与所述凹凸槽相配合的固定齿,所述弹簧设置于固定齿的底部,使所述固定齿弹力顶压于所述固定板。
[0005]其中,所述固定板沿所述固定件移动的轨迹延伸。
[0006]其中,所述固定板设置于门框的横梁内侧并靠近门扇转轴处,所述固定件设置于门扇上边缘并靠近门扇转轴处。
[0007]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外形为扇形。
[0008]其中,所述凹凸槽两个相邻的凹槽的水平夹角为10°?20°。
[0009]其中,所述固定齿为块状体,固定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凹凸槽相配合的凹凸齿,所述凹凸齿上设有两个凸齿一个凹齿,所述凹齿设在两个凸齿中间。
[0010]其中,所述固定齿为从下到上方向依次连接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与所述凹凸槽的凹槽相适配,所述圆锥体顶部镶嵌有可滚动的圆珠。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门框和门扇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板与固定件,固定板和固定件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凹凸槽和固定齿,所述固定件弹力顶压于固定板,因此无论当门扇开启多少的角度,所述固定件的固定齿都顶压于固定板,使门不会左右摇摆,同时所述固定件设有弹簧,可能弹性回缩,方便门扇的开启和关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任意固定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实施例2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0015]主要标号说明:
[0016]1-门框;2-门扇;3-固定件;11-横梁;12-固定板;31-弹簧;32-固定齿;121-凹凸槽;321-圆柱体;322-圆锥体;323-圆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包括门扇2和门框1,所述门扇2通过铰链铰接于门框1,所述门框I的横梁11内侧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门扇2设置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板12上设置有以门扇2转轴为中心点的放射延伸的凹凸槽121,所述固定件3包括弹簧31和与所述凹凸槽121相配合的固定齿32,所述弹簧31设置于固定齿32的底部,所述固定齿32弹力顶压于所述固定板12。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可以是由木质材料制成,也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凡是设有门扇和门框,门扇通过铰链连接于门框的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述固定板12可以采用金属板或是一些硬质的塑料板为基板,所述固定件3的固定齿32为金属加工而成,也可以采用一些硬质的塑料为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固定件3和固定板12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0021]本实用新型可任意固定的门扇,所述固定板12设置于门框I的横梁11的内侦彳,固定件设置于门扇2的上边缘,并且当门扇2关闭时与所述固定板12处于同一垂直面,当打开或关闭门扇2的过程中,所述固定件3随同门扇2 —同移动,固定件3由弹簧31弹力顶压于固定板12,因固定件3上的固定齿32与固定板12上的凹凸槽121相适配,因此无论所述门扇2最终是处于关闭、完全开启或以一定的角度开启,所述固定件3都能将门扇2固定在相应的角度,防止门左右摇摆。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门扇2在完全关闭到完全开启的角度范围内所述固定件3都能将门扇2固定在相应的位置,所述固定板12沿所述固定件3移动的轨迹延伸。因固定板12及固定板上的凹凸槽121已经完全覆盖了门扇2开启的角度,因此门扇2在完全关闭到完全开启的角度范围内固定件3都能顶压于固定板12,使门扇2固定在相应的位置。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2设置于门框的横梁11内侧并靠近门扇转轴处,所述固定件3设置于门扇2上边缘并靠近门扇转轴处。在固定板12覆盖同样门扇2开启角度的前提下,与将固定板12设置于远离门扇2转轴的一端相比较,将固定板12设置于靠近门扇2转轴处可以减小固定板12的面积,节省固定板的用料。并且将所述固定板12的外形设置成扇形,不仅美观大方,进一步减小固定板的用料。
[0024]因本实用新型可任意固定的门扇是采用固定齿32与凹凸槽121相配合的方式实现门扇2的固定,两个相邻的凹槽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因此,虽然门扇2固定的角度可以覆盖门扇完全关闭至完全开启,但门扇2固定的角度精确度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要使门扇2固定的角度精确度越大,所述凹凸槽121的两个相邻凹槽之间的水平夹角就越小,因此固定齿32与固定板12上的凹凸槽121水平方向的最大静摩擦力就越小,因此很小的力就能将门扇推动,失去了门扇防摇摆的作用。为了使门扇2固定的角度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同时又能保证固定件3与固定板12之间有足够的作用力,所述凹凸槽121两个相邻的凹槽的水平夹角为10°?20°。
[002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齿32为块状体,固定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凹凸槽121相配合的凹凸齿320。因一些门扇在使用环境中受到的使其摇摆的作用力较大,例如一些庭院的大门,为增大固定齿与固定槽之间的水平方向作静摩擦力,同时又能够方便门扇开启与关闭,所述凹凸齿320上设有两个凸齿一个凹齿,所述凹齿设在两个凸齿中间。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齿32为从下到上方向依次连接的圆柱体321和圆锥体322,所述圆锥体322与所述凹凸槽121的凹槽相适配,所述圆锥体322顶部镶嵌有可滚动的圆珠323。
[0028]因在一些使用环境中,只要一些较小的作用力就能够将门扇2固定住,所以凹凸槽121与固定齿32之间不要求很大的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因此固定齿32结构采用从下到上方向依次连接的圆柱体321和圆锥体322,所述圆锥体322与所述凹凸槽121的凹槽相适配,完全可以提供足够的作用,并且用很小的力就能开启或关闭门扇。在使用过程中,门扇2开启或关闭的时候,所述固定齿32顶部与凹凸槽121相互摩擦,当使用一定时间后,固定齿32顶部会被磨损,减小固定齿32与凹凸槽121之间的水平方向静摩擦力,使门扇2易被摇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圆锥体322顶部镶嵌有可滚动的圆珠323,使凹凸槽121与固定齿32顶部之间由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防止固定齿32顶部磨损。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包括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扇通过铰链铰接于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横梁内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门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以门扇转轴为中心点的放射延伸的凹凸槽,所述固定件包括弹簧和与所述凹凸槽相配合的固定齿,所述弹簧设置于固定齿的底部,所述固定齿弹力顶压于所述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沿所述固定件移动的轨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设置于门框的横梁内侧并靠近门扇转轴处,所述固定件设置于门扇上边缘并靠近门扇转轴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外形为扇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槽两个相邻的凹槽的水平夹角为10°?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为块状体,固定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凹凸槽相配合的凹凸齿,所述凹凸齿上设有两个凸齿一个凹齿,所述凹齿设在两个凸齿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固定的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为从下到上方向依次连接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与所述凹凸槽的凹槽相适配,所述圆锥体顶部镶嵌有可滚动的圆珠。
【文档编号】E05C17/02GK203547318SQ20132067406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江顺富 申请人:江顺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