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具有一壳体、一转动组件、一心轴及一锁合组件,转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其具有一锁芯、一转盘及致动部,锁芯设有一钥匙孔,转盘套接锁芯的一端,致动部成形于转盘上并在径向形成有一复合式凹槽,心轴位于壳体内且心轴的扣接部的末端穿设一弹性元件并抵靠壳体的筒体,此外扣接部的延伸凸块位于致动部的复合式凹槽中,锁合组件的各密码轮盘及各套环穿设于心轴,当使用者扭动密码锁呈现为开锁状况,则心轴及各套环会受到致动部及弹性元件的作用,而被推移且离开密码轮盘,此时可变更密码锁的开锁密码组合,再通过锁芯及其钥匙孔的设置,以钥匙为另一开锁方式,可在开锁密码遗忘时以钥匙开启密码锁。
【专利说明】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密码锁具,是指一种以密码轮盘为主要开锁方式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
【背景技术】
[0002]密码锁为众多锁具中的一种,与其它类锁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密码锁无须使用外部的钥匙作为开启的工具,密码锁设置有多个带有数字符号的转盘,同时现有的密码锁在制造完成后通常会预设一组解锁密码,密码锁开锁的基本原理在于,使用者需依序拨动密码锁的转盘,通过数字转盘的旋转,以带动密码锁内部的构件及机构,使用者依据密码转动转盘至符合锁具的开锁位置,此时即可达到解锁开锁的动作,当密码锁位于开锁状态之下,便可进行更换密码锁的密码。
[0003]密码锁以数字转盘的拨动为其解锁方式,在使用上仅需拨动转盘即可开锁或闭锁而有其方便性,然而,现有的密码锁通常需设置不同的内部构件以达到密码锁的开锁及更换密码的功能,此造成密码锁的制作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以改进现有的密码锁,可达到简化密码锁的内部构件的目的。
[0005]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包含:一壳体,其为一设有内部空间的容置结构,在壳体的外侧壁面设有多个显示穿孔,在壳体的内部壁面处成形突伸有一中空的筒体;一转动组件,其穿设于壳体,转动组件设有一锁芯、一钥匙孔、一转盘及一致动部,锁芯穿透壳体且位于筒体的内部空间,钥匙孔成形于锁芯的一侧壁面上,转盘的一侧环绕平面接触壳体的筒体端面且套接锁芯的外缘壁面,致动部成形于转盘的环绕壁面且具有一复合式凹槽;一心轴,其设置在壳体内部且在壳体内作往复滑动,心轴设有一扣接部及一弹性元件,扣接部位于心轴的一端部,在端部设有一延伸凸块及在端部形成有一内凹的弹簧孔,弹性元件设置在弹簧孔中,弹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在筒体外侧壁面且扣接部的延伸凸块位于复合式凹槽中;一锁合组件,其穿设于心轴并具有多个密码轮盘及多个套环,各密码轮盘位于显示穿孔中,套环的一侧面设有数个接合齿,各密码轮盘分别接合对应各套环的接合齿。
[0006]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中心轴具有一凸柱,该凸柱成形位于扣接部的一侧外缘面上,进一步设有一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连接壳体及心轴,其具有一滑片及一限位开关,滑片具有一弯曲面及一框架,弯曲面延伸成形于滑片的一侧外缘面上且于弯曲面内形成为一容槽,弯曲面的容槽套接心轴的凸柱,框架成形于滑片上的壁面外缘处,限位开关穿设于壳体的底面,限位开关具有一凸块结构,该凸块结构延伸成形于限位开关的一侧壁面且位于壳体内,则凸块结构的其中两对向面的距离大于另外两对向面,该凸块结构位于框架中。[0007]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中框架的中央处为中空,该凸块结构穿设于框架的中空处。
[0008]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中凸块结构的切面为一弧形外观。
[0009]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具有一锁固环套及一外拨套环,所述锁固环套枢接于所述筒体中,所述锁固环套的一端突出伸出于壳体外,所述锁芯贯穿设置且定位于锁固环套内,所述外拨套环套接且固定在锁固环套突出伸出于壳体外的外缘壁面上,所述转盘套接且固定于锁固环套位于壳体内的外缘壁面上,所述致动部的复合式凹槽的两端具有不同宽度尺寸,即在复合式凹槽位于槽体的外侧成形有一第一推抵面及一第二推抵面,该第一推抵面与该第二推抵面分别与该转盘转动中心的距离为不同。
[0010]优选地,所述密码轮盘具有一中央穿孔,且所述中央穿孔的内缘壁面上成形有多个齿状结构,各密码轮盘及各套环套接在心轴上,所述各套环设有多个接合齿,所述各套环分别接合对应的各密码轮盘,所述各套环的接合齿与各密码轮盘之间以齿状相互啮合或能够相互分离。
[0011]优选地,所述中心轴具有一抵靠杆,所述抵靠杆设置在扣接部的一侧壁面上且为一曲形杆体,该抵靠杆的曲面对应筒体的外壁面,在相对于抵靠杆端头的壳体上设有一长孔,所述抵靠杆的末端能够滑动地位于壳体壁面的长孔中。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限制机构的设置,可限制密码锁的变更功能,使密码锁位于解锁状态时仍可透滑片及限位开关的位移限制,让心轴及套环无法被推离密码轮盘,如此则无法进行解锁密码的变更,此可避免因误触密码轮盘而造成解锁密码的错置。
[0013]本实用新型在密码锁的心轴设有一扣接部及一弹性元件,且扣接部的延伸凸块位于转盘的复合式凹槽中,弹性元件抵靠在筒体上,因复合式凹槽为一具有不同宽度的凹槽,当密码锁为上锁状态,延伸凸块受到较窄的凹槽端面的限制,而使弹性元件为按压状态,当扭动转动组件为解锁状态,则延伸凸块会位于较宽的凹槽端面,则弹性元件可回复为原始状态并将心轴及套环推离密码轮盘,此时可进行密码组合的变更,通过复合式凹槽及心轴的组合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密码锁在解锁状态时进行密码的变更,如此可简化密码锁的操作步骤,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密码锁的制作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与心轴在上锁状态的位置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锁状态的部份元件侧视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与心轴在解锁状态的位置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解锁状态的部份元件侧视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背侧视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片及心轴的组合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片及心轴的另一视角组合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机构的自由状态图。
[00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机构的固定状态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5]10壳体11 显示穿孔
[0026]12筒体13 长孔
[0027]20转动组件21 锁固环套
[0028]22锁芯221钥匙孔
[0029]23外拨环套24 转盘
[0030]25致动部251第一推抵面
[0031]252第二推抵面30 心轴
[0032]31扣接部311延伸凸块
[0033]312弹簧孔32 凸柱
[0034]33弹性元件34 抵靠杆
[0035]40锁合组件41 密码轮盘
[0036]42套环421 接合齿
[0037]50限制机构51 滑片
[0038]511弯曲面512框架
`[0039]52限位开关521凸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41]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包含一壳体10、一转动组件20、一心轴30及一锁合组件40。
[0042]请参阅图1、图3及图9所示,壳体10为一设有内部空间的容置结构,在壳体10具有四显示穿孔11及一筒体12,各显示穿孔11成形于壳体10的一侧壁面处,筒体12成形突伸于壳体10的内部壁面,筒体12为一中空体,在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另壳体10在相邻于筒体12处形成有一长孔13。
[0043]请参阅图1、图2及图9所示,前述的转动组件20设置于壳体10中,该转动组件20具有一锁固环套21、一锁芯22、一外拨套环23、一转盘24及一致动部25,锁固环套21枢接于筒体12中,锁固环套21的一端突伸于壳体10外,锁芯22穿设且定位于锁固环套21内,其中该锁芯22为一现有技术的组件,不再详述内部构造,锁芯22具有一钥匙孔221,该钥匙孔221成形于锁芯22的突伸端面,外拨套环23套接且固定在锁固环套21突伸于壳体10外的外缘壁面上,该外拨套环23用于转动锁固环套21,转盘24位于壳体10内部且其一侧环绕平面接触该筒体12的端面,转盘24套接且固定于锁固环套21位于壳体10内的外缘壁面上,则转盘24受到锁固环套21的带动,致动部25成形于转盘24的外缘壁面上,致动部25设有一复合式凹槽,且复合式凹槽环绕内凹成形于转盘24的侧壁面上,该复合式凹槽的两端的槽宽具有不同宽度尺寸,即在复合式凹槽位于槽体的外侧分为第一推抵面251及第二推抵面252,该第一推抵面251与该第二推抵面252分别与该转盘24转动中心的距离为不同,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其中第一推抵面251与转盘24转动中心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推抵面252与转盘24转动中心间的距离。
[0044]请参阅图2、图3及图9所示,前述的心轴30设置在壳体10内部,其具有一扣接部31、一弹性元件33及一抵靠杆34,扣接部31成形于心轴30的一端部且朝侧向突伸出,扣接部31设有一延伸凸块311及一弹簧孔312,延伸凸块311成形在扣接部31的一侧外缘面处,该延伸凸块311位于致动部25的复合式凹槽中,弹簧孔312内凹成形在扣接部31的顶端壁面处,弹性元件33放置在弹簧孔312中且弹性元件33抵靠在筒体12的外侧壁面,抵靠杆34设置在扣接部31的一侧壁面上且为一曲形杆体,该抵靠杆34的曲面对应筒体12的外壁面,抵靠杆34端头相对位于壳体10上所设的长孔13处,抵靠杆34的末端可滑动地位于壳体10壁面的长孔13中,此可增进心轴30在移动时的稳固性,在较佳实施例中,心轴30具有一凸柱32,该凸柱32成形位于扣接部31的一侧外缘面上且凸柱32与延伸凸块311的延伸假想线为垂直关系。
[0045]请参阅图2、图4及图10所示,前述的锁合组件40,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其具有四密码轮盘41及四套环42,密码轮盘41具有一中央穿孔,且穿孔的内缘壁面上成形有多个齿状结构,各密码轮盘41及各套环42套接在心轴30上且各密码轮盘41的一侧位于各显示穿孔11中,密码轮盘41的部分外缘面处于壳体10外部,各套环42套接心轴30且设有多个接合齿421,各套环42分别接合对应的各密码轮盘41,该套环42的接合齿421与密码轮盘41之间以齿状相互啮合或可相互分离。
[0046]请参阅图2、图3及图10所示,各套环42与各密码轮盘41以特定方位的密合,该特定方位将会对应出各密码轮盘41的解锁密码组合,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为密码锁的上锁状态,扣接部31的延伸凸块311位于第一推抵面251处,因第一推抵面251较第二推抵面252为接近转盘24的转动中心,因此心轴30及弹性元件33受到第一推抵面251的推移作用,将使各套环42与各密蚂轮盘41为接合状态。当使用者需变更锁具的解锁密码,转动外拨套环23并带动锁固环套21,则锁固环套21同时驱动转盘24及致动部25产生转动,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使扣接部31的延伸凸块311位移至第二推抵面252,因第二推抵面252较第一推抵面251为远离转盘24的转动中心,在受到被压缩的弹性元件33的弹力推顶,此时心轴30及各个套环42被弹性元件33的回复性推离各密码轮盘41,此时密码锁为解锁状态,此时只须转动密码轮盘41至使用者需重新设定密码处并予以定位,再扭动外拨套环23使密码锁回复为上锁状态,即完成解锁密码的变更。
[0047]请参阅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有一限制机构50,该限制机构50连接壳体10及心轴30,该限制机构50具有一滑片51及一限位开关52,滑片51具有一弯曲面511及一框架512,弯曲面511延伸成形于滑片51的一侧外缘面上且在弯曲面511内形成为一容槽,弯曲面511的容槽套接心轴30的凸柱32,框架512成形于滑片51上的壁面外缘处且位于弯曲面511对向处,框架512的中央处为中空,限位开关52穿设枢接于壳体10的壁面并相对于该框架512位置,限位开关52具有一凸块结构521,该凸块结构521延伸成形于限位开关52的一侧壁面且位于壳体10内,凸块结构521的切面为一弧形外观,则凸块结构521的其中两对向面的距离大于另外两对向面的距离,该凸块结构521穿设于框架512的中空处。请参阅图9所示,在密码锁的解锁状态时,当限制机构50的限位开关52设定为自由状态,且使其凸块结构521转向为两对向面为距离小的位置,则滑片51、凸柱32及心轴30仍可被回复的弹性元件33推动,此时依然为可变更密码的状态,当限制机构50的限位开关52设定为固定状态,也就是使其凸块结构521转向为两对向面为距离较大的位置,参阅图10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将限位开关52转动90度,则框架512的内侧壁面将受到凸块结构521的阻挡而使滑片51无法产生位移,并以此限制心轴30及弹性元件33的回复性使套环42无法被推离,此时密码锁无法变更其解锁密码。
[0048]本实用新型的密码锁通过外拨套环23的扭动可带动转盘24及致动部25,使扣接部31的延伸凸块311位于复合式凹槽中且接触第一推抵面251或第二推抵面252,通过两推抵面的宽窄尺寸的不同,可使连接心轴30的弹性元件33呈现为挤压或回复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解锁状态时,弹性元件33位于第二推抵面252,弹性元件33为回复状态并推移心轴30及各套环42远离各个密码轮盘41,此时可变动各密码轮盘41的对应数字,即转动各密码轮盘41以改变密码轮盘41与接合齿421的啮合方位,再扭动外拨环套23使心轴30及各套环42接合密码轮盘41即可完成解锁密码的变更。通过转盘24及致动部25的结合,使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组件20同时具备解锁及变更密码等功能,如此可有效简化密码锁的构造,当使用者已设定本实用新型的解锁密码后,再通过限制机构50的使用,可避免本实用新型在解锁状态时,因对于各密码轮盘41的误触而造成解锁密码的错置。
[00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包含: 一壳体,所述壳体为一设有内部空间的容置结构,在壳体的外侧壁面设有多个显示穿孔,在壳体的内部壁面处突出地成形有一中空的筒体; 一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贯穿设置于壳体,所述转动组件设有一锁芯、一钥匙孔、一转盘及一致动部,锁芯穿透壳体且位于筒体的内部空间,所述钥匙孔成形于锁芯的一侧壁面上,所述转盘的一侧环绕平面接触壳体的筒体端面且套接锁芯的外缘壁面,致动部成形于转盘的环绕壁面且具有一复合式凹槽; 一心轴,所述心轴设置在壳体内部且在壳体内作往复滑动,所述心轴设有一扣接部及一弹性元件,所述扣接部位于心轴的一端部,在端部设有一延伸凸块及在端部形成有一内凹的弹簧孔,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弹簧孔中,弹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在筒体外侧壁面且扣接部的延伸凸块位于复合式凹槽中; 一锁合组件,所述锁合组件贯穿设置于心轴并具有多个密码轮盘及多个套环,所述各密码轮盘位于显示穿孔中,所述套环的一侧面设有多个接合齿,各密码轮盘分别接合对应各套环的接合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具有一锁固环套及一外拨套环,所述锁固环套枢接于所述筒体中,所述锁固环套的一端突出伸出于壳体外,所述锁芯贯穿设置且定位于锁固环套内,所述外拨套环套接且固定在锁固环套突出伸出于壳体外的外缘壁面上,所述转盘套接且固定于锁固环套位于壳体内的外缘壁面上,所述致动部的复合式凹槽的两端具有不同宽度尺寸,即在复合式凹槽位于槽体的外侧成形有一第一推抵面及一第二推抵面,该第一推抵面与该第二推抵面分别与该转盘转动中心的距离为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轮盘具有一中央穿孔,且所述中央穿孔的内缘壁面上成形有多个齿状结构,各密码轮盘及各套环套接在心轴上,所述各套环设有多个`接合齿,所述各套环分别接合对应的各密码轮盘,所述各套环的接合齿与各密码轮盘之间以齿状相互啮合或能够相互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轮盘具有一中央穿孔,且所述中央穿孔的内缘壁面上成形有多个齿状结构,各密码轮盘及各套环套接在心轴上,各套环设有多个接合齿,各套环分别接合对应的各密码轮盘,各套环的接合齿与各密码轮盘之间以齿状相互啮合或能够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具有一凸柱,该凸柱成形位于扣接部的一侧外缘面上,还设有一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连接壳体及心轴,所述限制机构具有一滑片及一限位开关,所述滑片具有一弯曲面及一框架,所述弯曲面延伸成形于滑片的一侧外缘面上且在弯曲面内形成为一容槽,所述容槽套接心轴的凸柱,所述框架成形于滑片上的壁面外缘处,所述限位开关贯穿设置于壳体的底面,限位开关具有一凸块结构,该凸块结构延伸成形于限位开关的一侧壁面且位于壳体内,凸块结构的其中两对向面的距离大于另外两对向面,该凸块结构位于框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中央处为中空,所述凸块结构贯穿设置于框架的中空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结构的切面为一弧形外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具有一抵靠杆,所述抵靠杆设置在扣接部的一侧壁面上且为一曲形杆体,该抵靠杆的曲面对应筒体的外壁面,在相对于抵靠杆端头的壳体上设有一长孔,所述抵靠杆的末端能够滑动地位于壳体壁面的长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双重设定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具有一抵靠杆,所述抵靠杆设置在扣接部的一侧壁面上且为一曲形杆体,该抵靠杆的曲面对应筒体的外壁面,在相对于抵靠杆端头的壳体上设有一长孔,所述抵靠杆的末端能够滑动地位于壳体壁面的长孔中。`
【文档编号】E05B37/20GK203654903SQ20132079782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黄健勇 申请人:黄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