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69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门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门吸,包括吸座及吸头。吸座包括底座、支撑架、旋转架、螺栓及磁铁。支撑架与旋转架通过螺栓连接,以使旋转架与支撑架旋转连接。吸头包括固定座及吸帽。吸座安装于墙壁上,吸头安装于门页上。旋转门页,可使门页上的吸头与墙壁上的吸座通过磁力相互吸合,以达到门页固定于墙壁上的目的。当门页关闭,不需要使用吸座的时候,可以将旋转架绕支撑架旋转,旋转架旋转后,减少了占用沿垂直于墙壁上空间,使行人在行走的过程,不易被凸出于墙壁上的吸座绊倒而发生危险,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门吸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吸。
【背景技术】
[0002]门吸也俗称门碰,是一种可将被打开的门页固定的定位装置,以防止风吹或碰触而使门页转动。
[0003]传统的门吸包括吸头和吸座,吸头装设于门页上,吸座装设于墙壁上,通过吸头与吸座的磁力作用而使门页固定于墙壁上。当门页被关闭时,吸座由于具有一定长度而凸出于墙壁外,吸座占据了一定的室内空间,室内的行人稍不留意,很容易被凸出于墙壁外的吸座绊倒而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安全性的门吸。
[0005]一种门吸,包括:
[0006]吸座,包括:
[0007]底座,为圆柱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0008]支撑架,为长方体,数量为两根,所述支撑架沿所述底座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一旋转孔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轴线垂直;
[0009]旋转架,包括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及第三旋转柱,所述第一旋转柱、所述第二旋转柱及所述第三旋转柱连接形成“η”字形,所述第一旋转柱与所述第二旋转柱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旋转柱及所述第二旋转柱远离所述第三旋转柱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有阻挡块,所述凹槽的相对的两槽壁上开设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旋转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二旋转孔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轴线垂直;
[0010]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旋转孔及所述第一旋转孔,以使所述旋转架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阻挡块抵接;
[0011]磁铁,为圆球状,所述磁铁设于所述第三旋转柱上;
[0012]吸头,包括:
[0013]固定座,为圆柱体,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0014]吸帽,为半球状,所述吸帽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吸帽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磁铁相配合的凹陷,所述吸帽与所述磁铁相互吸合。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通孔且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形通孔且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通孔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0017]吸座安装于墙壁上,吸头安装于门页上。旋转门页,可使门页上的吸头与墙壁上的吸座通过磁力相互吸合,以达到门页固定于墙壁上的目的。
[0018]当门页关闭,不需要使用吸座的时候,可以将旋转架绕支撑架旋转,旋转架旋转后,减少了占用沿垂直于墙壁上空间,使行人在行走的过程,不易被凸出于墙壁上的吸座绊倒而发生危险,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实施例的门吸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门吸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0021 ] 图3为图1所示的门吸的分解图;
[0022]图4为图1所示的门吸的使用状态图;
[0023]图5为图1所示的门吸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如图1及图2所示,其分别为一实施例的门吸10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门吸10包括:吸座100及吸头200。
[0026]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图1所示的的门吸10的分解图。吸座100包括:底座110、支撑架120、旋转架130、螺栓140及磁铁150。
[0027]底座110为圆柱体,底座1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2为圆形通孔且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通孔112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0028]支撑架120为长方体,数量为两根。支撑架120沿底座110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架120的一端与底座110的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架120上开设有第一旋转孔122,第一旋转孔122为圆形孔,第一旋转孔122的轴线与底座110的轴线垂直。
[0029]旋转架130包括第一旋转柱132、第二旋转柱134及第三旋转柱136。第一旋转柱132、第二旋转柱134及第三旋转柱136连接形成“η”字形。第一旋转柱132与第二旋转柱134相互平行,第一旋转柱132及第二旋转柱136远离第三旋转柱136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137,凹槽137的槽底上设有阻挡块138。凹槽137的相对的两槽壁上开设有第二旋转孔139,第二旋转孔139为圆形孔,第二旋转孔139的轴线与底座110的轴线垂直。
[0030]螺栓140依次穿设于第二旋转孔139及所述第一旋转孔122,以使旋转架130与支撑架120旋转连接,支撑架120远离底座110的一端收容于凹槽137内并与阻挡块138抵接。
[0031]磁铁150为圆球状,磁铁150设于第三旋转柱136上。
[0032]吸头200包括:固定座210及吸帽220。
[0033]固定座210为圆柱体,固定座21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12为圆形通孔且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通孔212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0034]吸帽220为半球状,吸帽220固定于固定座210上。吸帽220远离固定座210的一侧开设有与磁铁150相配合的凹陷222,吸帽220与磁铁150相互吸合。
[0035]如4及图5所示,其分别为门吸10的两个不同使用状态图。通过锁螺丝的方式,将螺丝穿过三个第一通孔112,以使吸座100安装于墙壁20上。三个第一通孔112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样可以更加牢靠得将吸座100固定于墙壁20上,使吸座100不容易松动。
[0036]同样,也通过锁螺丝的方式,将螺丝穿过三个第二通孔212,以使吸头200安装于门页30上。三个第二通孔212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样可以更加牢靠得将吸头200固定于门页30上,使吸头200不容易松动。
[0037]旋转门页30,可使门页30上的吸头200与墙壁20上的吸座100通过磁力相互吸合,以达到门页30固定于墙壁20上的目的。
[0038]请再次参阅图5,当门页30关闭,不需要使用吸座100的时候,可以将旋转架130绕支撑架120旋转,旋转架130旋转后,减少了占用沿垂直于墙壁20上空间,使行人在行走的过程,不易被凸出于墙壁20上的吸座100绊倒而发生危险,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门吸,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座,包括: 底座,为圆柱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支撑架,为长方体,数量为两根,所述支撑架沿所述底座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一旋转孔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轴线垂直; 旋转架,包括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及第三旋转柱,所述第一旋转柱、所述第二旋转柱及所述第三旋转柱连接形成“η”字形,所述第一旋转柱与所述第二旋转柱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旋转柱及所述第二旋转柱远离所述第三旋转柱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有阻挡块,所述凹槽的相对的两槽壁上开设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旋转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二旋转孔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轴线垂直; 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旋转孔及所述第一旋转孔,以使所述旋转架与所述支撑架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阻挡块抵接; 磁铁,为圆球状,所述磁铁设于所述第三旋转柱上; 吸头,包括: 固定座,为圆柱体,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吸帽,为半球状,所述吸帽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吸帽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磁铁相配合的凹陷,所述吸帽与所述磁铁相互吸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通孔且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形通孔且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通孔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文档编号】E05C17/56GK203654946SQ20132085413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郭玉忠 申请人:惠州柯林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