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潮型合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69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新型防潮型合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保护螺丝等固定件,防潮同时防止其生锈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包括转轴、第一小扇页、第二小扇页、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螺孔,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分别遮盖固定在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外侧;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内侧四周突起并围成密封槽,密封槽内侧四周环绕设置有密封垫,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设置有两个通孔,通孔内填充有活性炭、并在通孔外侧设置有隔水网,安装螺孔处还设置有密封圈,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还设置有多个卡孔,卡孔的内侧向外突出为卡座;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的内侧与卡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插块,插块卡装固定在卡孔内。
【专利说明】新型防潮型合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潮型合页。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合页,俗称铰链,是一种用于连接或转动的装置,能够使门、盖或其它摆动部件借以转动,广泛应用于家居建材等领域;现有技术的合页,通常包括转轴和两个合页扇,合页扇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丝孔,安装时,在门、盖或其它摆动部件钻孔,然后将合页扇通过螺丝安装其上即可;然而这种合页,其螺丝端部通常裸露在外,且没有保护部件,当遇到潮湿天气或是暴露在室外时,这种合页的固定件如螺丝就容易出现生锈的问题,存在固定不稳等安全隐患。
[000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防潮型合页,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保护螺丝等固定件,防潮同时防止其生锈的新型防潮型合页。
[0005]本发明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包括转轴、以及一侧套装在转轴上并相对转动的第一小扇页、第二小扇页、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螺孔,所述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分别遮盖固定在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外侧;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内侧四周突起并围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侧四周环绕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位于密封槽的区域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填充有活性炭、并在通孔外侧设置有隔水网,所述安装螺孔处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位于密封槽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卡孔的内侧向外突出为卡座、并且所述卡座的内端不突出于所述密封槽之外;所述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的内侧与所述卡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卡装固定在所述卡孔内;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一侧的一部分弯折为第一套管,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一侧的一部分弯折为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在所述转轴上相对转动,所述转轴上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之间还设置有转动件。
[0007]具体的,所述转轴包括轴杆和杆头,所述轴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头、并在另一侧设置有螺纹腔,所述杆头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腔中,并且所述杆头上设置有用于顶压第一大扇叶或第二大扇叶的斜面。
[0008]具体的,所述转动件包括环形的上转动盘和下转动盘,所述上转动盘的内侧顶部和下转动盘的内侧底部均设置有对称向外突出的一对突块,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和下转动盘顶部设置有环状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端部设置有对称向外突出的限位槽,所述突块卡装在所述限位槽中。
[0009]具体的,所述第一套管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小扇页或第二小扇页的端部齐平,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小扇页或第二小扇页的中心位置齐平;所述第二套管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大扇页或第二大扇页的端部齐平,另外一个所述第二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大扇页或第二大扇页上的另一侧。
[0010]具体的,所述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容置槽。
[0011]具体的,所述卡座的内侧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插块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卡条,所述卡条卡装固定在所述卡槽内。
[0012]具体的,所述密封垫为硅胶密封垫。
[0013]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这样,有效保护螺丝等固定件,防潮同时防止其生锈。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中第一小扇页的主视图;
[0017]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大扇页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20]图6是本发明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发明中第一套管或第二套管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3]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新型防潮型合页,包括转轴1、以及一侧套装在转轴上并相对转动的第一小扇页2、第二小扇页3、第一大扇叶4和第二大扇叶5,第一小扇页2和第二小扇页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螺孔6,为了固定稳固,安装螺孔通常为3个,第一大扇叶4和第二大扇叶5分别遮盖固定在第一小扇页2和第二小扇页3的外侧;第一小扇页2和第二小扇页3的内侧四周突起并围成密封槽7,密封槽7内侧四周环绕设置有密封垫8,第一小扇页2和第二小扇页3上位于密封槽7的区域设置有两个通孔18,通孔18内填充有活性炭、并在通孔外侧设置有隔水网(图中未示出),安装螺孔6处还设置有密封圈19,密封圈19的厚度大于密封槽的深度,第一小扇页2和第二小扇页3上位于密封槽7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卡孔9,卡孔9的内侧向外突出为卡座10、并且卡座的内端不突出于密封槽7之外;第一大扇叶4和第二大扇叶5的内侧与卡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插块11,插块11卡装固定在卡孔9内;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孔20,排水孔内侧的孔径小于外侧孔径。
[0024]使用时,将第一小扇页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体等固定端,将第二小扇页通过螺丝固定在门、盖或其它摆动部件上,然后将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分别扣合在第一小扇叶和第二小扇叶上,通过插块插入卡孔内即可,这样,大扇叶可以有效遮盖小扇页,防止大量水分进入密封槽,而密封垫则可以阻隔水分进入密封槽,通孔内的活性炭可以有效降低密封槽中的湿度,同时具有平衡大气压的作用,而排水孔可以将密封槽中的水排出,另外,密封圈可以有效隔绝螺丝等固定件与空气,防止生锈腐蚀。
[0025]由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新型防潮型合页,扇叶变为4个,为了避免扇叶间摩擦受损,第一小扇页2和第二小扇页3 —侧的一部分弯折为第一套管12,第一大扇叶4和第二大扇叶5 —侧的一部分弯折为第二套管13,第一套管12和第二套管13在转轴I上相对转动,转轴I上位于相邻的第一套管12、第二套管13之间还设置有转动件14。
[0026]为了方便拆卸,本发明的新型防潮型合页,转轴I包括轴杆101和杆头102,轴杆10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头103、并在另一侧设置有螺纹腔104,杆头102螺纹安装在螺纹腔104中,并且杆头上102设置有用于顶压第一大扇叶或第二大扇叶的斜面105 ;为了减少扇叶间的摩擦作用,转动件14包括环形的上转动盘141和下转动盘142,上转动盘141的内侧顶部和下转动盘142的内侧底部均设置有对称向外突出的一对突块143,上转动盘141的底部和下转动盘142顶部设置有环状的滑槽144,滑槽144内设置有滚珠145 ;为了防止转动盘与套管之间的转动,将转动限制在转动盘之间,第一套管12和第二套管13的端部设置有对称向外突出的限位槽121,突块143卡装在限位槽121中。
[0027]本发明的新型防潮型合页,第一套管12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套管的端部与第一小扇页或第二小扇页的端部齐平,另外一个第一套管的端部与第一小扇页或第二小扇页的中心位置齐平;第二套管13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套管的端部与第一大扇页或第二大扇页的端部齐平,另外一个第二套管位于第一大扇页或第二大扇页上的另一侧;换言之,如图5所示,若,转动件14的厚度为Cl1,第一套管的长度为d2,第二套管的长度为d3 ;则第一小扇页或第二小扇页的高度等于AXdfSXd1,第一大扇页或第二大扇页的高度等于4 X d3+4 X d2+7 X Ci1 ο
[0028]本发明的新型防潮型合页,第一大扇叶4和第二大扇叶5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一小扇页2和第二小扇页3的容置槽15。
[0029]本发明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卡座10的内侧端部设置有卡槽16,插块11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卡条17,卡条17卡装固定在卡槽16内。
[0030]本发明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密封垫8为硅胶密封垫。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防潮型合页,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以及一侧套装在转轴上并相对转动的第一小扇页、第二小扇页、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螺孔,所述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分别遮盖固定在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外侧;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内侧四周突起并围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侧四周环绕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位于密封槽的区域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填充有活性炭、并在通孔外侧设置有隔水网,所述安装螺孔处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上位于密封槽的区域还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卡孔的内侧向外突出为卡座、并且所述卡座的内端不突出于所述密封槽之外;所述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的内侧与所述卡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卡装固定在所述卡孔内;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一侧的一部分弯折为第一套管,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一侧的一部分弯折为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在所述转轴上相对转动,所述转轴上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之间还设置有转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轴杆和杆头,所述轴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头、并在另一侧设置有螺纹腔,所述杆头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腔中,并且所述杆头上设置有用于顶压第一大扇叶或第二大扇叶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环形的上转动盘和下转动盘,所述上转动盘的内侧顶部和下转动盘的内侧底部均设置有对称向外突出的一对突块,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和下转动盘顶部设置有环状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端部设置有对称向外突出的限位槽,所述突块卡装在所述限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小扇页或第二小扇页的端部齐平,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小扇页或第二小扇页的中心位置齐平;所述第二套管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大扇页或第二大扇页的端部齐平,另外一个所述第二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大扇页或第二大扇页上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扇叶和第二大扇叶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小扇页和第二小扇页的容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的内侧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插块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卡条,所述卡条卡装固定在所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潮型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为硅胶密封垫。
【文档编号】E05D3/02GK104196386SQ20141039804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贺卿 申请人:苏州奥林五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