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37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包括手柄和钥匙本体,钥匙本体上分布有钥匙胚的轴线的齿条,钥匙本体是由一个平行于或者重合于中空直柱体轴线的平面,或者由两个相互相交且平行或者重合于中空直柱体轴线的截平面,切削中空直柱体部分体积后余下的部分。由于这种结构钥匙仿制困难,因而提高了防盗性能。
【专利说明】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防盗锁钥匙,其钥匙胚有多种形状,比较常见的有扁平型、圆柱体 型。不同形状的钥匙胚,其钥匙齿的成型方式不同,所采用的加工设备不同,因此加工或者 配制的难易程度不同。如果钥匙胚的形状简单、钥匙的加工设备结构简单,则钥匙容易被仿 制,防盗锁的性能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钥匙容易被仿制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防 盗锁钥匙。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包括手柄和钥匙本体,钥匙本体上分布有 齿条,所述的齿条贯通钥匙本体远离手柄的一端的端面,所述的齿条对应部分的钥匙本体 的钥匙胚,是由一个平行于或者重合于中空直柱体轴线的平面,或者由两个相互相交且平 行或者重合于中空直柱体轴线的截平面,切削中空直柱体部分体积后余下的部分,所述的 齿条平行于中空直柱体的轴线。由于采用了新型结构的钥匙胚,加大了钥匙仿制的难度,相 应地提高了锁具的防盗性能。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截平面与所述的中空直柱体相交的平面为切削 面,所述的齿条位于切削面上距离中空直柱体轴线最近端或者最远端,所述的齿条的顶部 位于或者低于切削面所在的平面。这种特殊的钥匙齿的结构,只能够使用特殊的加工方式, 钥匙难以仿制,锁具的防盗性能提高。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在切削 面上距离中空直柱体轴线的最近端和最远端之间,还分布有一条或者若干条平行于中空直 柱体轴线的齿条,所述的齿条的顶部位于或者低于切削面所在的平面。钥匙齿条数的增加, 使得钥匙的重码率大大降低,防盗性能进一步提高。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所述齿条 为一条或者多条,且分布在钥匙本体的外壁或者内壁。这一结构,也在于提高钥匙仿制的难 度,而且,随着齿条数的增加,钥匙的重码率降低,进而提高防盗锁性能。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所述的齿条具有 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这种结构的钥匙,加大钥匙仿制的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图2、图3是钥匙胚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4中的八、8、(:、03、?、6是不同实施例的钥匙本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图6、图7分别是第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2] 图8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3] 图9、图10是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是钥匙本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 图,
[0014] 图10立体示意图。
[0015] 图11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12是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13是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 图1、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钥匙本体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钥匙本体,包括 手柄1和钥匙本体2,手柄1与钥匙本体2组装在一起形成一把完整的钥匙。此外,本实用 新型的手柄与钥匙本体还可以是一体式结构,所谓"一体式结构"是指钥匙本体与手柄为一 次成型,不需要组装。
[0020]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直柱体",包括圆柱体和直棱柱体。本实用新型的钥匙本体部 分,优选方案为中空圆柱体,也可以是边数为任何数值直棱柱,如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直八 棱柱等等。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种实施例的钥匙本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
[0022] 图4中的A、B、C、D图表示,当钥匙本体为中空圆柱体,被两个与其轴线平行的截 平面切削后得带余下的部分时(即截平面经过中间空圆柱体的轴线),其钥匙本体的横截 面的示意图。在A、B、C、D各图中,中空圆柱体的内壁的形状是任意的、不受限制的。
[0023] 图4中E的表示:钥匙本体为中空圆柱体,钥匙本体被一个与其轴线重合的截平面 切削后得带余下的部分,此时,截平面通过或中空圆柱体的轴线。
[0024] 图4中的F表示:钥匙本体为中空的直棱柱体,被一个与直棱柱体轴线平行的截平 面切削后余下的部分。该中空圆柱体的内壁为圆弧,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
[0025] 图4中的G表示:钥匙本体为中空的直棱柱体,被两个平行于该棱柱体轴线的截平 面切削后余下的部分。该中空圆柱体的内壁为圆弧,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
[0026] 本实用新型中,截平面与中空圆柱体、或者与中空直棱柱体相交的部分,形成本实 用新型中所述的切削面。该切削面可以是从中空直柱体的一端延伸到其另一端,参见图1 ; 也可以是从中空直柱体远离钥匙手柄的一端,仅延伸到中空圆柱体中部的某个位置,参见 图2。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中空直柱体的内表面的形状不受限制,即可以采用任意形状,例如, 其"中空部分"还可以是直棱柱、斜棱柱等等,参见图4中的各种钥匙本体的横截面图。在 优选方案中,优选内壁、外壁为同心圆的中空圆柱体。
[0028] 图5、图6、图7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其立体示 意图、图6为其主视图、图7为钥匙本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钥匙本体部分的钥 匙本体原是一个中空的、内外同心的圆柱体,被一个与中空圆柱体轴线重合的截平面切削 后余下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截平面为两个分别与中空圆柱体轴线平行、且相互相交的平 面。截平面与中空园柱体相交的平面为切削面,切削面一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中空圆柱体轴 线的两侧。切削面从钥匙本体远离手柄的一端延伸到钥匙本体的某个位置。本实施例的齿 条为两条,均位于切削面上距离中空圆柱体轴线最远端,也就是位于中空圆柱体的外表面。 齿条一般通过数控铣床铣切,所形成的齿条的顶部位于或者低于切削面所在的平面。
[0029]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钥匙本体横截面示意图。与第一个实施例不 同之处在于:该钥匙的齿条位于切削面上距离中空圆柱体轴线最近端,也就是位于中空圆 柱体的内表面,而且,齿条的数量为两条。
[0030] 图9、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为钥匙本体的某一 横截面示意图,图10为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钥匙齿 条为两条,其中第一条位于切削面上距离中空直柱体轴线最远端,即位于中空圆柱体外表 面;第二条平行于中空圆柱体的轴线,且位于切削面上距离中空直柱体轴线的最近端和最 远端之间。第二条齿条的顶部位于或者低于切削面所在的平面。钥匙齿条数量的增加,大 大降低钥匙的重码率,提高防盗锁的防盗性能。
[0031]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钥匙本体部分是 由两个相互相交且平行于中空直棱柱体轴线的截平面,切削中空直柱体部分体积后余下的 部分。所述的截平面与所述的中空直柱体相交的平面为切削面,所述的齿条位于切削面上 距离中空直柱体轴线最远端,也就是位于中空圆柱体的外表面。齿条的顶部位于或者低于 切削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的齿条为两条。切削面从钥匙本体远离手柄的一端延伸到钥匙本 体的某个位置。
[0032]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五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钥匙本体是由一个平行于中空 圆柱体轴线的平面,切削中空圆柱体部分体积后余下的部分;其齿条为一条,且分布在中空 圆柱体的内壁。对应于该实施例,齿条也可以分布在中空圆柱体的外壁。在本实施例中,齿 条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
[0033]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五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齿 条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齿条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齿条即可以分 布在中空圆柱体的内壁,也可以分布在中空圆柱体的外壁。钥匙本体可以直中空圆柱体被 切削后余下的部分,也可以中空直棱柱被截平面切削后的余下部分。
[〇〇34] 采用本实用性结构的钥匙胚,其钥匙的仿制困难,因而有效地提高防盗锁的防盗 性能。
【权利要求】
1. 一种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包括手柄和钥匙本体,钥匙本体上分布有齿条,所述的 齿条贯通钥匙本体远离手柄的一端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对应部分的钥匙本体 的钥匙胚,是由一个平行于或者重合于中空直柱体轴线的平面,或者由两个相互相交且平 行或者重合于中空直柱体轴线的截平面,切削中空直柱体部分体积后余下的部分,所述的 齿条平行于中空直柱体的轴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平面与所述 的中空直柱体相交的平面为切削面,所述的齿条位于切削面上距离中空直柱体轴线最近端 或者最远端,所述的齿条的顶部位于或者低于切削面所在的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其特征在于:在切削面上距离中空 直柱体轴线的最近端和最远端之间,还分布有一条或者若干条平行于中空直柱体轴线的齿 条,所述的齿条的顶部位于或者低于切削面所在的平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为一条或者 多条,且分布在钥匙本体的外壁或者内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结构的防盗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具有两个 相互平行的侧壁。
【文档编号】E05B19/06GK203891596SQ201420047814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李善周 申请人:李善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