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能够快速地组装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框架或折叠收纳,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包括两个立面框架和四根连接杆,每个立面框架由相互平行的两根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连接而成,每根纵向杆由顺次连接的首段、中间段和尾段组成,中间段包括相互连接并可向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首段的一端连接在一根所述的横向杆上,另一端与第一支节的自由端之间设有使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上端铰接部,第二支节的自由端与尾段的一端之间设有使中间段向立面框架内转动的下端铰接部,尾段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根平行的所述横向杆上,在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之间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一限位件。
【专利说明】—种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布衣柜、折叠式烘衣柜、折叠式鞋柜等等可折叠收纳的柜体,其框架为长方体状,包括第一立面框架、第二立面框架和四根连接杆,其中第一立面框架和第二立面框架相同,均为由两根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连接而成的矩形结构,第一立面框架和第二立面框架之间相互平行地放置,而每根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立面框架和第二立面框架相对应的顶点处。当需要使用柜体时,先将横向杆和纵向杆首尾相连组装成第一立面框架和第二立面框架,再将第一立面框架和第二立面框架的相对应的顶点分别用连接杆连接,从而搭建成一个长方体的柜体框架,当不使用柜体时,分别拆除连接杆、横向杆和纵向杆,将其各部件以较小的体积收纳起来。整个组装拆卸过程中涉及的零部件较多,步骤繁琐,很容易出现部件丢失的现象,导致无法使用,存在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的框架,能够方便的进行组装或收纳。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包括两个立面框架和四根连接杆,每个立面框架由相互平行的两根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连接而成,每根纵向杆由顺次连接的首段、中间段和尾段组成,其中中间段包括活动连接部、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其中活动连接部分别连接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且可向所述立面框架内移动,首段的一端连接在一根所述的横向杆上,另一端与第一支节的自由端之间设有使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上端铰接部,第二支节的自由端与尾段的一端之间设有使中间段向立面框架内转动的下端铰接部,尾段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根平行的所述横向杆上,在中间段上设有限制活动连接部朝向所述立面框架内移动的第一限位件。
[0006]每两根纵向杆和两根横向杆围成一个矩形的立面框架,四根纵向杆和四根横向杆共形成两个矩形的立面框架,将这两个矩形的立面框架平行地放置,再将四根连接杆连接在相互平行的两个立面框架之间,则组装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框架,最后用第一限位件限制第一支节、第二支节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即限制中间段向立面框架内转动,从而由纵向杆支撑起整个长方体状的框架;而卸下连接杆,松开第一限位件后,向内挤压纵向杆,使第一支节、第二支节收拢,则可收纳框架;为使第一支节、第二支节可向内折叠,纵向杆的长度应小于或等于横向杆。其结构简单合理,组装和收纳方便,实用性强,以矩形的立面框架为单位与连接杆相连,整个框架的结构更加牢固,首段、尾段还可以给第一支节、第二支节预留出折叠所需的收纳空间,使纵向杆与横向杆折叠收拢整齐、不翘起,减小收纳所占空间,同时保持外形美。[0007]所述活动连接部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端部上的第三支节,其中第三支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扣勾和扣搭,其中扣勾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节或第三支节或第二支节上,扣搭对应设置在第三支节或第一支节或第二支节上。第三支节可为与之相铰接的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预留收拢所占的空间,避免第一支节、第二支节折叠后形成拱角,保持折叠后的外观美;第一铰接件采用扣勾和扣搭,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0008]所述活动连接部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端部上的第三支节,其中第三支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限位套管,限位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三支节的铰接部外和/或套设在第三支节和所述第二支节铰接部外,限位套管的长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支节、第二支节和第三支节的长度。第三支节可为与之相铰接的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预留收拢所占的空间,避免第一支节、第二支节折叠后形成拱角,保持折叠后的外观美;可采用一个限位套管限制第一支节和第三支节之间相互转动,和/或采用两个限位套管分别限制第一支节和第三支节之间、第三支节和第二支节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纵向杆发挥支撑作用,也可在限位套管移开后折叠纵向杆的中间段,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0009]所述活动连接部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端部上的第三支节,其中第三支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限位套管,限位套管的长度大于第三支节的长度,但小于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的长度。第三支节可为与之相铰接的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预留收拢所占的空间,避免第一支节、第二支节折叠后形成拱角,保持折叠后的外观美;限位套管可同时限制第一支节、第三支节和第二支节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纵向杆发挥支撑作用,也可在限位套管移开后折叠纵向杆的中间段,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0010]所述限位套管内设有可沿径向放大和收缩的定位弹圈,所述第一支节或第二支节上设有与定位弹圈匹配的卡槽,在所述限位套管外设有与定位弹圈配合的解锁按钮。可让限位套管内的定位弹圈在滑动至卡槽的位置时收缩,使限位套管停留在能够限位的位置上,从而固定纵向杆的中间段,使纵向杆牢固的支撑整个框架,而按压解锁按钮,撑开定位弹圈,可滑动限位套管,将纵向杆的中间段折叠,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捷。
[0011]在所述上端铰接部外还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二限位件,在下端铰接部外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三限位件。可以使首段与中间段、中间段与尾段的连接更加牢固,让整体的框架结构更结实。
[0012]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套设在所述上端铰接部外的保护套管,第三限位件为套设在所述下端铰接部外的保护套管。可沿纵向杆的中间段上下移动保护套管,便捷地包覆在上端铰接部、下端铰接部外,结构牢固,保护力度强。
[0013]所述保护套管内设有可沿径向放大和收缩的定位弹圈,所述首段或尾段上设有与定位弹圈匹配的卡槽,在所述限位套管外设有与定位弹圈配合的解锁按钮。可更加方便的上下移动保护套管,且可自动定位,便于操作。
[0014]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为相互对应配合的扣勾和扣搭,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扣勾设置在所述首段或所述中间段上,扣搭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中间段或所述首段上,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扣勾设置在所述尾段或所述中间段上,扣搭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中间段或所述尾段上。其零部件获取容易,设置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能够以两个矩形的立面框架为元件,配合四根连接杆,快速地组装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框架,也可方便的将整个框架折叠收纳,零部件不易丢失,且结构更加牢固,组装或收纳的操作步骤少;通过第一限位件可以控制纵向杆的状态,使纵向杆发挥支撑作用或是折叠收纳起来,其操作便捷,造价低廉,实用性强,且整个框架折叠整齐,收纳空间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立面框架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立面框架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横向杆;2、连接杆;3、首段;4、上端铰接部;5、尾段;6、第一支节;7、第二支节;8、活动连接部;9、下端铰接部;10、扣勾;11、扣搭;12、保护套管;13、限位套管;14、第三支节;15、定位弹圈;16、解锁按钮;17、卡槽;18、套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包括两个立面框架和四根连接杆2,每个立面框架由相互平行的两根横向杆I和两根纵向杆连接而成,每根纵向杆由顺次连接的首段3、中间段和尾段5组成,其中中间段包括活动连接部8、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其中活动连接部8分别连接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且可向所述立面框架内移动,首段3的一端连接在一根所述的横向杆I上,另一端与第一支节6的自由端之间设有使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上端铰接部4,第二支节7的自由端与尾段5的一端之间设有使中间段向立面框架内转动的下端铰接部9,尾段5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根平行的所述横向杆I上,在中间段上设有限制活动连接部8朝向所述立面框架内移动的第一限位件。
[0028]本实施例中,每根纵向杆由首段3、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尾段5等四部分相连而成,上端铰接部4将首段3与第一支节6铰接且使第一支节6只能向立面框架内偏折,下端铰接部9将尾段5与第二支节7铰接且使第二支节7只能向立面框架内偏折,而第一支节6与第二支节7之间通过铰接件实现活动连接,使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可向立面框架内折叠收拢。
[0029]第一限位件的具体结构有很多,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合适的部件。例如,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相互配合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的铰接部外的扣勾10和扣搭11。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通过铰接件铰接,当扣勾10扣在扣搭11上时,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不能通过它们之间的铰接件相互转动,从而限制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运动,让纵向杆发挥支撑作用;当扣勾10、扣搭11之间松开时,则可向内挤压纵向杆,收拢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
[00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1]纵向杆、横向杆I和连接杆可视为组装好的长方体状的框架的高、长和宽,当第一限位件将纵向杆的中间段固定后,纵向杆便形成直杆并发挥支撑作用,于是,每两根纵向杆和两根横向杆I围成了一个矩形的立面框架,四根纵向杆与四根横向杆I便连结成两个矩形的立面框架,再用四根连接杆2连接在这两个立面框架对应顶点之间,则组装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框架,可作为布衣柜、折叠式烘衣柜、折叠式鞋柜等等柜体的框架使用;而卸下连接杆2,松开第一限位件后,向内挤压纵向杆,使其中间段收拢,即可将纵向杆与横向杆I连结而成的立面框架折叠起来,大大减小立面框架所占空间,方便的收纳整个框架。由于预留了中间段端部的收纳空间,以及纵向杆与横向杆I端部的收纳空间,立面框架在收拢后外观整齐、大方,且所占的收纳空间小。
[0032]实施例2
[00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上端铰接部4外还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二限位件,在下端铰接部9外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三限位件。
[0034]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套设在所述上端铰接部4外的保护套管12,第三限位件为套设在所述下端铰接部外的保护套管12 ;保护套管12内设有可沿径向放大和收缩的定位弹圈,所述首段3或尾段5上设有与定位弹圈匹配的卡槽,在所述限位套管外设有与定位弹圈配合的解锁按钮。当保护套管12在纵向杆上移动至预设的卡槽位置时,定位弹圈收缩,使保护套管12套在首段3和中间段、中间段和尾段5时,可以让首段3与中间段、中间段与尾段5的连接更加牢固;按压解锁按钮,可移开保护套管12,便于折叠起纵向杆的中间段。
[0035]本实施例中可减小纵向杆中的晃动,使整体的结构更加牢固。
[0036]实施例3
[0037]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部8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端部上的第三支节14,其中第三支节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6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7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限位套管13,限位套管13套设在所述第一支节6和第三支节14的铰接部外和/或套设在第三支节14和所述第二支节7铰接部外,限位套管13的长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和第三支节14的长度。
[0038]在本实施例中,每根纵向杆由首段3、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第三支节14、尾段5等五部分相连而成,上端铰接部4将首段3与第一支节6铰接,下端铰接部9将尾段5与第二支节7铰接,而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第三支节14依次铰接,从而使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和第三支节14能够向内折叠,而位于中间的第三支节14可为与其相连的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预留折叠收纳的空间,使纵向杆的中间段折叠整齐,避免了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第三支节14之间形成拱角而白白占用空间。当需要支起立面框架时,则在每根纵向杆上可采用一个限位套管13包覆在第一支节6和第三支节14的铰接部位外,和/或采用两个限位套管13分别包覆在第一支节6和第三支节14的铰接部位外、第三支节14和第二支节7的铰接部位外,从而限制它们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0039]本实施例中,纵向杆的中间段分为三节,能够让纵向杆的中间段折叠整齐,并在每一根纵向杆中利用一个和/或两个限位套管来控制纵向杆的中间段收拢或是展开,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0040]实施例4
[0041]如图6、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部8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端部上的第三支节14,其中第三支节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6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7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限位套管13,限位套管13的长度大于第三支节14的长度,但小于所述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的长度。与实施例3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0042]在实际应用中,第三支节14应设置得比较短,便于限位套管13同时套在第一支节
6、第二支节7、第三支节14上,限制它们之间发生相对的转动,让纵向杆发挥支撑作用;而限位套管13的长度大于第三支节14的长度,但小于所述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的长度,使限位套管13可完全移出第三支节14,从而折叠纵向杆中的中间段,便于收纳。
[0043]本实施例中,在每一根纵向杆中利用一个限位套管13则可控制纵向杆的中间段收拢或是展开,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方便,还能节约零部件成本。
[0044]所述限位套管13内设有可沿径向放大和收缩的定位弹圈15,所述第一支节6或第二支节7上设有与定位弹圈15匹配的卡槽17,在所述限位套管13外设有与定位弹圈15配合的解锁按钮16。
[0045]当定位弹圈15移动至卡槽17时,定位弹圈15自然收缩,使限位套管13不能轻易地继续移动;按压解锁按钮16后,可撑开定位弹圈15,即沿径向放大,从而使限位套管13可通过卡槽17而继续移动。根据具体产品的规格、形状、大小,定位弹圈15、解锁按钮16可采用多种不同的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仅作示例。为防止限位套管13在纵向杆上随意移动,可以在限位套管13内侧设置内螺纹,在纵向杆的中间段上设置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相互配合,从而使限位套管13在预设区域内移动;也可以在限位套管13上设置套管夹18,套管夹18包括镜像对称的两半夹体,每半夹体包括连为一体的弧形夹头、支点、夹尾,以及支点和夹尾之间的复位弹簧,其中支点固定在限位套管13上离限位套管13端部距离小于弧形夹头长度的连接点上,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弧形夹头的端部露在限位套管13外,并对纵向杆的中间段施加径向上的力而固定限位套管13,而按压两半夹体的夹尾,则使弧形夹头松开纵向杆的中间段,从而利用套管夹18将限位套管13夹持在纵向杆的中间段上。
[0046]实施例5
[004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或4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部8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6和第二支节7端部上的第三支节14,其中第三支节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6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7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扣勾10和扣搭11,其中扣勾1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节6或第三支节14或第二支节7上,扣搭11对应设置在第三支节14或第一支节6或第二支节7上。
[0048]第一支节6、第二支节7、第三支节14依次通过两个铰接件铰接,第一限位件包括对应于两个铰接件的两组扣勾10和扣搭11,当扣勾10扣在扣搭11上时,第一支节6、第三支节14不能通过它们之间的铰接件相互转动,第三支节14、第二支节7也不能通过它们之间的铰接件相互转动,从而限制纵向杆的中间段自由转动,让纵向杆发挥支撑作用;当扣勾10、扣搭11之间松开时,则可向内挤压纵向杆,收拢第一支节6、第三支节14和第二支节7。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合理,只需在每根纵向杆上设置两者组扣勾和扣搭,即可限制活动连接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向立面框架内运动,其零部件的成本低,设置简单,实用性强。
[0049]在所述上端铰接部4外还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二限位件,在下端铰接部9外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为相互对应配合的扣勾10和扣搭11,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扣勾10设置在所述首段3或所述中间段上,扣搭11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中间段或所述首段3上,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扣勾10设置在所述尾段5或所述中间段上,扣搭11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中间段或所述尾段5上。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方便的安装,达到加固首段3与中间段、中间段与尾段5的连接的效果。
[005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以矩形的立面框架为元件,配合连接杆,快速地组装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框架或将整个框架折叠收纳,并且结构牢固,通过第一限位件可以控制纵向杆的状态,使纵向杆起支撑作用或折叠收纳起来,操作便捷,造价低廉,实用性强,还能使整个框架折叠整齐、牢固、收纳所占空间小。
[0051]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每个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各个实施例之间相互参照与解释,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变更与组合,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包括两个立面框架和四根连接杆,每个立面框架由相互平行的两根横向杆和两根纵向杆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每根纵向杆由顺次连接的首段、中间段和尾段组成,其中中间段包括活动连接部、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其中活动连接部分别连接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且可向所述立面框架内移动,首段的一端连接在一根所述的横向杆上,另一端与第一支节的自由端之间设有使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上端铰接部,第二支节的自由端与尾段的一端之间设有使中间段向立面框架内转动的下端铰接部,尾段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根平行的所述横向杆上,在中间段上设有限制活动连接部朝向所述立面框架内移动的第一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部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端部上的第三支节,其中第三支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扣勾和扣搭,其中扣勾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节或第三支节或第二支节上,扣搭对应设置在第三支节或第一支节或第二支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部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端部上的第三支节,其中第三支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限位套管,限位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三支节的铰接部外和/或套设在第三支节和所述第二支节铰接部外,限位套管的长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支节、第二支节和第三支节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部为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端部上的第三支节,其中第三支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节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节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限位套管,限位套管的长度大于第三支节的长度,但小于所述第一支节和第二支节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内设有可沿径向放大和收缩的定位弹圈,所述第一支节或第二支节上设有与定位弹圈匹配的卡槽,在所述限位套管外设有与定位弹圈配合的解锁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铰接部外还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二限位件,在下端铰接部外设有限制中间段向所述立面框架内转动的第三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套设在所述上端铰接部外的保护套管,第三限位件为套设在所述下端铰接部外的保护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内设有可沿径向放大和收缩的定位弹圈,所述首段或尾段上设有与定位弹圈匹配的卡槽,在所述限位套管外设有与定位弹圈配合的解锁按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柜体的可折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为相互对应配合的扣勾和扣搭,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扣勾设置在所述首段或所述中间段上,扣搭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中间段或所述首段上,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扣勾设置在所述尾段或所述中间段上,扣搭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中间段或所述尾段上。
【文档编号】A47B43/00GK203789447SQ201420156586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日
【发明者】许呈学 申请人:许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