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箱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37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圆箱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圆箱环,是用黄铜制成圆片,在圆片的圆边上设有许多小圆弧,用冲床把圆片冲成小半圆和大半圆,在小半圆上设有花边和一幅花纹图案,小半圆上设有两个小圆孔,在小半圆的花纹图案之间设有两根黄铜的转柱,在两转柱上都设有转孔,卷体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两头设在两转孔上,转轴设在锁环上部的卷体上,锁环也用黄铜冲压而成,在锁环的正面上设有花纹图案和两个长方孔,两长方孔的两边设有同样的花纹图案。在大半圆上设有花边和两幅花纹图案,在两幅花纹图案之间设有三个小圆孔,在三个小圆孔之间设有两根黄铜的锁柱,两锁柱上都设有大圆孔,两大圆孔设在同一直线上,小半圆上锁环的两长方孔与大半圆上的两锁柱活动结合。美观大方,牢固耐用,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寿命长。
【专利说明】
圆箱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开合的锁具,尤其适应人们用于樟木箱和实木箱上锁具的圆箱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樟木箱和实木箱各种锁具的圆箱环制造繁琐、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以上锁具的圆箱环制造繁琐、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箱环,该圆箱环用黄铜制成,环体可分上、下两瓣半圆,分别按在上、下箱体的正面,在上半圆上设有锁环,在下半圆上设有两根锁柱,在上、下两瓣半圆上都设有花纹图案,不但美观大方,制造简单,而且安装方便,牢固耐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黄铜制成圆片,在圆片的圆边上设有许多小圆弧,在圆片上设有花边和三幅花纹图案。用冲床把圆片冲成小半圆和大半圆,在小半圆上设有花边和一幅花纹图案,小半圆上设有两个小圆孔,两小圆孔用来安装之用,在小半圆的花纹图案之间设有两根黄铜的转柱,在两转柱上都设有转孔,卷体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两头设在两转孔上,转轴设在锁环上部的卷体上,锁环也是用黄铜冲压而成,在锁环的正面上设有花纹图案和两个长方孔,两长方孔的两边设有同样的花纹图案。在大半圆上设有花边和两幅花纹图案,两幅花纹图案左右对称,在两幅花纹图案之间设有三个小圆孔,三个小圆孔是用来安装之用,在三个小圆孔之间设有两根黄铜的锁柱,两锁柱上都设有大圆孔,两大圆孔设在同一直线上,以便锁栓通过,小半圆上锁环的两长方孔与大半圆上的两锁柱活动结合。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花纹图案,美观大方,铜材质,牢固耐用,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08]图中,1.锁环,2.长方孔,3.转柱,4.小半圆,5.大半圆,6.小圆弧,7.小圆孔,8.大圆孔,9.锁柱,10.花边,11.花纹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1中,用黄铜制成圆片,在圆片的圆边上压有许多小圆弧6,用冲床把圆片冲成小半圆4和大半圆5,在小半圆4上压有花边10和一幅花纹图案11,小半圆4上冲有两个小圆孔7,两小圆孔7用来安装之用,在小半圆的花纹图案之间按有两根黄铜的转柱3,在两转柱3上都钻有转孔,卷体上按有转轴,转轴的两头按在两转孔上,转轴按在锁环I上部的卷体上,锁环I也是用黄铜冲压而成,在锁环I的正面上压有花纹图案11和冲有两个长方孔2,两长方孔2的两边压有同样的花纹图案11。在大半圆5上压有花边10和两幅花纹图案11,两幅花纹图案左右对称,在两幅花纹图案之间冲有三个小圆孔7,三个小圆孔7是用来安装之用,在三个小圆孔之间按有两根黄铜的锁柱9,两锁柱9上都钻有大圆孔8,两大圆孔8按在同一直线上,以便锁栓通过,小半圆上锁环的两长方孔与大半圆上的两锁柱活动结合O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箱环,其特征是:用黄铜制成圆片,在圆片的圆边上设有许多小圆弧,用冲床把圆片冲成小半圆和大半圆,在小半圆上设有花边和一幅花纹图案,小半圆上设有两个小圆孔,在小半圆的花纹图案之间设有两根黄铜的转柱,在两转柱上都设有转孔,卷体上设有转轴,转轴的两头设在两转孔上,转轴设在锁环上部的卷体上,锁环也是用黄铜冲压而成,在锁环的正面上设有花纹图案和两个长方孔,在大半圆上设有花边和两幅花纹图案,在两幅花纹图案之间设有三个小圆孔,在三个小圆孔之间设有两根黄铜的锁柱,两锁柱上都设有大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箱环,其特征是:两长方孔的两边设有同样的花纹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箱环,其特征是:两幅花纹图案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箱环,其特征是:两大圆孔设在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箱环,其特征是:小半圆上锁环的两长方孔与大半圆上的两锁柱活动结合。
【文档编号】E05B65/52GK204175057SQ201420456445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李志伟 申请人:李志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