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57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包括靠背、坐垫、底盘、扶手,靠背和扶手通过龙骨相连,扶手由上扶手和下扶手组成,上扶手的一端与下扶手的一端配合连接,上扶手的另一端与靠背的侧面转动连接,下扶手的另一端与龙骨通过螺钉连接,折叠机构包括靠背转动机构、扶手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形美观,通过设置的靠背转动机构和扶手转动机构,可实现靠背和扶手最大限度的和坐垫折叠,无须任何开关,只需要上抬靠背即可完成折叠动作,折叠状态可有效减小包装运输体积,使座椅实现整装出货,装货量大、进而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还可免去客户安装的繁琐,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及办公用座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家庭日常生活及办公室内,经常使用到带靠背的座椅,现有的带靠背的座椅,其靠背及扶手通常与底座固定连接,该种结构的座椅,其包装运输体积较大,不便包装,装货量较少,增加运输成本;为了解决包装运输体积大的问题,现有的一些座椅改用分体式连接结构,虽然该种结构改进有效的减少了包装运输体积,节约了运输成本,但是产品运达目的地后,需要客户自己动手进行安装,通常由于部件较多,容易导致小零件的丢失,同时,客户需要仔细看安装说明才能完成安装,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0005]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包括靠背、坐垫、底盘、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和扶手通过龙骨相连,所述扶手由上扶手和下扶手组成,所述上扶手的一端与下扶手的一端配合连接,上扶手的另一端与靠背的侧面转动连接,下扶手的另一端与龙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设置在龙骨内用于控制靠背上移及转动的靠背转动机构、设置在扶手内用于控制扶手打开与收拢的扶手转动机构。
[0006]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转动机构包括龙骨、龙骨连接块,所述龙骨通过龙骨连接块与靠背侧面相连,所述龙骨上设置有下窄上宽的龙骨槽,龙骨连接块上设置有沿龙骨槽上下滑动的凸台。
[0007]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上还设置有龙骨闷盖(11),凸台(10)通过第一垫片(12)及螺钉与龙骨槽固定。
[0008]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连接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圆形凸耳,所述下扶手与上扶手连接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圆形凸块,该圆形凸块与两个圆形凸耳所形成的空间相吻合,所述凸耳的中心部分设置凸耳中心孔,凸块的中心部位设置凸块中心孔,凸耳中心孔和凸块中心孔通过螺钉相连,所述扶手转动机构包括限位销、第一腰形孔、边孔、凸柱、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一腰形孔设置在圆形凸耳的边缘,边孔设置在凸块的边缘,第一腰形孔通过限位销与边孔连接,所述下扶手与龙骨连接的一端为圆形,在圆形的两边对称设置凸柱,在龙骨对应凸柱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二腰形孔。
[0009]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上分别设置有扶手闷盖,所述扶手闷盖与扶手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垫片。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形美观,通过设置的靠背转动机构和扶手转动机构,可实现靠背和扶手最大限度的和坐垫折叠,无须任何开关,只需要上抬靠背即可完成折叠动作,折叠状态可有效减小包装运输体积,使座椅实现整装出货,装货量大、进而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还可免去客户安装的繁琐,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的爆炸图;
[0014]图4为上扶手和下扶手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靠背,2-坐垫,3-底盘,4-扶手,5-龙骨,6-上扶手,7-下扶手,8-龙骨连接块,9-龙骨槽,10-凸台,11-龙骨闷盖,12-第一垫片,13-凸耳,14-凸块,15-凸耳中心孔,16-凸块中心孔,17-限位销,18-第一腰形孔,19-边孔,20-凸柱,21-第二腰形孔,22-扶手闷盖,23-第二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包括靠背1、坐垫
2、底盘3、扶手4,靠背和扶手通过龙骨5相连,为了提高美观度及避免灰尘水分等进入到龙骨内部结构中,在龙骨5上螺接设置有龙骨闷盖11,为减少龙骨闷盖与龙骨之间的摩擦,龙骨闷盖与龙骨设置第一垫片12。扶手由上扶手6和下扶手7组成,上扶手的一端与下扶手的一端配合连接,上扶手的另一端与靠背的侧面转动连接,下扶手的另一端与龙骨通过螺钉连接,上扶手和下扶手上分别设置有扶手闷盖22,扶手闷盖与扶手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垫片23。折叠机构包括设置在龙骨内用于控制靠背上移及转动的靠背转动机构、设置在扶手内用于控制扶手打开与收拢的扶手转动机构,靠背转动机构的动作带动扶手转动机构的动作,进而实现靠背与扶手的折叠。
[0018]靠背转动机构包括龙骨5、龙骨连接块8,龙骨通过龙骨连接块与靠背侧面相连,龙骨对应龙骨连接块的位置处设置有下窄上宽的龙骨槽9,龙骨连接块8上设置有沿龙骨槽9上下滑动的凸台10。上扶手与下扶手连接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圆形凸耳13,下扶手与上扶手连接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圆形凸块14,该圆形凸块与两个圆形凸耳所形成的空间相吻合,凸耳的中心部分设置凸耳中心孔15,凸块的中心部位设置凸块中心孔16,凸耳中心孔和凸块中心孔通过螺钉相连,扶手转动机构包括限位销17、第一腰形孔18、边孔19、凸柱20、第二腰形孔21,第一腰形孔设置在圆形凸耳的边缘,边孔19设置在凸块14的边缘,第一腰形孔18通过限位销17与边孔19连接,下扶手7与龙骨5连接的一端为圆形,在圆形的两边对称设置凸柱20,在龙骨对应凸柱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二腰形孔21。
[0019]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为:上抬靠背1,带动与靠背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龙骨连接块8上移,设置在龙骨连接块8下端的凸台10沿龙骨槽9向上滑动,在凸台10到达龙骨槽9最上端之前,靠背1只能滑动不能转动,凸台10滑到龙骨槽9的最上端时,凸台10可转动,进而带动靠背1朝坐垫2的方向转动,靠背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相连的上扶手6向坐垫方向转动,进而驱动限位销17在第一腰形孔18内滑动,及凸柱20在第二腰形孔21内滑动,从而实现靠背1及扶手4的折叠,打开过程则相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包括靠背(I)、坐垫(2)、底盘(3)、扶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I)和扶手(4 )通过龙骨(5 )相连,所述扶手由上扶手(6 )和下扶手(7 )组成,所述上扶手(6)的一端与下扶手(7)的一端配合连接,上扶手的另一端与靠背的侧面转动连接,下扶手的另一端与龙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设置在龙骨(5)内用于控制靠背(I)上移及转动的靠背转动机构、设置在扶手(4)内用于控制扶手打开与收拢的扶手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转动机构包括龙骨(5)、龙骨连接块(8),所述龙骨通过龙骨连接块与靠背侧面相连,所述龙骨上设置有下窄上宽的龙骨槽(9),龙骨连接块上设置有沿龙骨槽上下滑动的凸台(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上还设置有龙骨闷盖(11),凸台(10)通过第一垫片(12)及螺钉与龙骨槽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6)与下扶手(7)连接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圆形凸耳(13),所述下扶手与上扶手连接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圆形凸块(14),该圆形凸块与两个圆形凸耳所形成的空间相吻合,所述凸耳的中心部分设置凸耳中心孔(15),凸块的中心部位设置凸块中心孔(16),凸耳中心孔和凸块中心孔通过螺钉相连,所述扶手转动机构包括限位销(17)、第一腰形孔(18)、边孔(19)、凸柱(20)、第二腰形孔(21),所述第一腰形孔设置在圆形凸耳(13)的边缘,边孔(19)设置在凸块(14)的边缘,第一腰形孔(18)通过限位销(17)与边孔连接,所述下扶手与龙骨连接的一端为圆形,在圆形的两边对称设置凸柱,在龙骨对应凸柱的位置处分别设置第二腰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椅背和扶手上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和下扶手上分别设置有扶手闷盖(22),所述扶手闷盖与扶手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垫片(23)。
【文档编号】A47C7/00GK204071267SQ20142046495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发明者】张朱军 申请人:杭州博志家具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