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71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包括,桌面支撑板,还包括,加热保温炉体及注水装置;在所述桌面支撑板上开设凹台,所述加热保温炉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凹台中;所述注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台的一侧,与所述桌面支撑板固定连接,使所述注水装置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加热保温炉体的上方。该多功能一体化茶几是集注水和加热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茶几,内嵌式电磁炉、注水管采用伸缩套管,在桌面上预留与水龙头外形相同的槽,可以在不需要注水时将水龙头压入槽内不影响茶几表面的平整;在茶几底板上开两个让位豁口放桶装水和垃圾筐,在本茶几占用空间既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茶几占有的空间来节约茶几所在环境的可利用空间。
【专利说明】多功能一体式茶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装潢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一体式茶几。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无论在家庭中或茶馆经常所用的茶桌一般为茶几或饭桌或其他桌子,人们在这些桌子上进行冲泡茶自饮或招待客人。
[0003]然而这类桌子仅具有承载物品的作用,功能单一,当需要向泡茶壶内加水时,需要人们拎热水壶过来向泡茶壶内加水;泡茶壶内的茶水长时间放置时,水温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当人们想继续喝茶时,只能对泡茶壶内的水重新加热,等水重新加热完毕后才能重新喝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注水和加热于一体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包括,桌面支撑板,还包括,加热保温炉体及注水装置;在所述桌面支撑板上开设凹台,所述加热保温炉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凹台中;所述注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台的一侧,与所述桌面支撑板固定连接,使所述注水装置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加热保温炉体的上方。
[0006]优选地,还包括,出水龙头;所述出水龙头与所述注水装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注水装置的注水管与所述桌面支撑板垂直连接,所述注水管为伸缩套管组件,该组件包括:外管及内管;所述外管的装配端开设卡口,所述内管的一端设置卡凸,所述内管从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装入,从所述装配端伸出,使所述内管沿所述外管垂直伸缩。
[0008]优选地,还包括,耐磨密封圈;所述耐磨密封圈内径与所述内管的外径相应,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内径相应,与所述卡口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在所述桌面支撑板与所述注水管的固定连接处开设容纳槽,当所述内管缩入外管时,使所述出水龙头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0010]优选地,注水装置的供水装置包括,储水桶和抽水泵;抽水泵的抽水端伸入所述储水桶的内腔中,出水口与所述注水管的入水口连通。
[0011]优选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外轮廓与所述桌面支撑板的轮廓相应,固定连接在所述所述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底部。
[0012]优选地,所述底板为矩形底板;所述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一侧支撑部为支撑板,另一侧支撑部为抽屉支撑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抽屉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及抽屉;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抽屉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还包括,桌脚;所述支撑框架为正方型框架或矩形框架,其正方型框架或矩形框架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抽屉的顶部面积;所述桌脚与所述底板的边角固定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化茶几是集注水和加热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茶几,内嵌式电磁炉、注水管采用伸缩套管,在桌面上预留与水龙头外形相同的槽,可以在不需要注水时将水龙头压入槽内不影响茶几表面的平整;在茶几底板上开两个让位豁口放桶装水和垃圾筐,在本茶几占用空间既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茶几占有的空间来节约茶几所在环境的可利用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不含玻璃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注水管的内管连接出水龙头伸出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注水管的内管连接出水龙头缩入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包括,桌面支撑板为玻璃面板1,玻璃面板I上开凹台2,在凹台2内固定连接加热保温装置(电磁炉3或燃气炉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消除火灾隐患,加热保温装置选用电磁炉3)。在电磁炉3 —侧的桌面上固定连接注水管4。注水管4为伸缩套管组件,包括,内管5和外管6,外管6套住内管5,在外管6上端设置卡口 7,在内管5下端外缘设置卡突8,卡突8和卡口 7相互阻挡防止内管5从外管6上端脱出。在卡口 7与内管5外壁之间的空隙设置耐磨密封圈9 (耐磨密封圈9有两个作用:一是防止水从内管5和外管6之间间隙流出;二是在内管5从外管6内伸出后,通过摩擦力使内管5保持在伸出位置不动)。内管5上端开口为注水管4出水口,外管6下端开口为注水管4入水口,注水管4的出水口连通出水龙头10,入水口穿过玻璃面板I与玻璃面板I下方的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可以是直接通过管道与自来水供应管道连通形成供水装置,也可以采用桶装水加装抽水泵的方式形成供水装置,为了便于转换茶几的摆放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桶装水加装抽水泵形式的供水装置)连通。使用时,将茶壶(可加执)
[0025]放到电磁炉3上,打开抽水泵,通过位于茶壶上方的出水龙头10向茶壶内加水,力口水完毕后,关闭抽水泵。打开电磁炉3开始加热,水烧开后停止电磁炉3加热功能。待温度降至适宜冲泡茶叶的温度(比如80°C )时,向茶壶内投入茶叶等待茶叶泡开,然后开启电磁炉3保温功能,设定温度为80°C。当茶壶里的茶水温度低于80°C时,电磁炉3重新对茶壶进行加热,水温达到或超过80°C时,电磁炉3停止加热。待茶壶内的茶水再低于80°C时,电磁炉3继续上述的加热过程。当茶壶内水位过低或者低到一定位置时,打开抽水泵继续向茶壶内加水。电磁炉3和抽水泵的控制按钮为触摸式按钮,设置在玻璃面板I上或者玻璃面板I的侧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人们观察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炉3和抽水泵的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桌子玻璃面板I上。
[0026]在一种新的实施方式中,抽水泵还可设置为自启动式抽水泵:在电磁炉3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通中央控制芯片。中央控制芯片连接抽水泵的控制电路,在中央控制芯片的存储单元内预设一个最大压力值和最小压力值。压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压力信息传递至中央控制芯片。中央控制芯片调用自身存储单元内预设的最大压力值和最小压力值与压力传感器传回的压力值进行比较:当采集到的压力值达到最大压力值时,中央控制芯片控制抽水泵的控制电路关断供电电源。抽水泵停止工作。出水龙头10停止出水;当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值低到最小压力值时,中央控制芯片控制抽水泵的控制电路接通供电电源。抽水泵工作。出水龙头10向茶壶内加水。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值达到最大压力值后。抽水泵停止工作。
[0027]在玻璃面板I上加工与出水龙头10的外形相匹配的容纳槽16,注水管4穿过容纳槽16分别与注水管4两端的出水龙头10和供水装置连通。泡茶完毕后,为了不使出水龙头10占用茶几的使用面积,旋转出水龙头10到与其外形相匹配的容纳槽16处,调整好出水龙头10和容纳槽16的位置关系后压下出水龙头10,内管5在外管6内向下滑,压至最底端后,出水龙头10上表面正好与桌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既不占用桌面使用面积,也不影响桌面平整。
[0028]为了更详细的表述本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如图4所示,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一侧支撑部为支撑板13,另一侧支撑部为抽屉支撑结构。本茶几还包括,与玻璃面板I轮廓相应的矩形底板11,支撑板13和抽屉支撑结构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玻璃面板I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3和抽屉支撑结构上方。底板11具有让位豁口 12。储水桶放置在让位豁口 12处(让位豁口 12可以开多个,用以放置其他物件,比如垃圾桶。在本茶几占用空间既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茶几占有的空间来节约茶几所在环境的可利用空间)。抽屉支撑结构包括抽屉柜14和固定连接于抽屉柜14上的支撑框架15。支撑框架15为四块木板组成的正方形框架或矩形框架,正方型框架或矩形框架的截面积小于抽屉柜14上表面面积。在底板11下方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安装桌脚17。抽屉柜14上表面的支撑框架15四周形成一圈平台,可用来放置茶杯茶具等,抽屉柜14用来放置茶叶。
[00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包括,桌面支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保温炉体及注水装置;在所述桌面支撑板上开设凹台,所述加热保温炉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凹台中;所述注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台的一侧,与所述桌面支撑板固定连接,使所述注水装置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加热保温炉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龙头;所述出水龙头与所述注水装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装置的注水管与所述桌面支撑板垂直连接,所述注水管为伸缩套管组件,该组件包括:外管及内管;所述外管的装配端开设卡口,所述内管的一端设置卡凸,所述内管从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装入,从所述装配端伸出,使所述内管沿所述外管垂直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密封圈;所述耐磨密封圈内径与所述内管的外径相应,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内径相应,与所述卡口的内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桌面支撑板与所述注水管的固定连接处开设容纳槽,当所述内管缩入外管时,使所述出水龙头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注水装置的供水装置包括,储水桶和抽水泵;抽水泵的抽水端伸入所述储水桶的内腔中,出水口与所述注水管的入水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外轮廓与所述桌面支撑板的轮廓相应,固定连接在所述所述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矩形底板;所述多功能一体式茶几的一侧支撑部为支撑板,另一侧支撑部为抽屉支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及抽屉;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抽屉的顶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式茶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桌脚;所述支撑框架为正方型框架或矩形框架,其正方型框架或矩形框架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抽屉的顶部面积;所述桌脚与所述底板的边角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A47B31/02GK204048653SQ201420471372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发明者】杨武 申请人:杨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