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767阅读:240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床,包括柔性床垫(18)、折叠式床架,折叠式床架包括左右水平折叠杆、三个纵向支撑单元和左右侧支撑连接单元,所述的水平折叠杆包括第一连接头(1)、第一横杆(2)、第二连接头(3)、第二横杆(4)和第三连接头(5),第二横杆(4)对应较接在第三与第二连接头(5、3)之间,第一横杆(2)对应较接在第二连接头(3)上,第一连接头(1)与第一横杆(2)固定;所述纵向支撑单元的第一交叉杆(6)与第二交叉杆(8)相互较接,第一和第二交叉杆(6、8)的底部与限位较接座(9)较接,第一和第二交叉杆(6、8)上部对应较接在第一连接头(1)和第三连接头(5)上。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承重能力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携带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便携式折叠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床,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户外运动、旅游休闲和野外作业的便携式折叠床。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在星期天和节假日常常组织开展户外运动、旅游休闲等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户外爱好者的青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野外作业了越来越多。为了方便户外休息,人们开发了一种包装运输体积小、拆装简单、携带方便的折叠床,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2228784.1公开了一种折叠床,该结构的特点是柔性床垫的面料两侧能得到均衡的支撑,人躺在上面休息时使得人更加舒适,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支撑强度不够,稳定性差,支架易变形,使用寿命短。二是在松软的沙滩上使用时,由于着地的支撑脚太小,支撑力不够,容易发生凹陷,导致床面不平整。针对上述问题,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折叠床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使用方便、承重能力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包装运输携带方便的便携式折叠床。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柔性床垫、折叠式床架,折叠式床架包括左右水平折叠杆、三个纵向支撑单元和左右侧支撑连接单元,所述的水平折叠杆包括二个第一连接头、二根第一横杆、二个第二连接头、二根第二横杆和一个第三连接头,第二横杆对应铰接在第三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之间,第一横杆对应铰接在第二连接头上,第一连接头与第一横杆固定;所述的纵向支撑单元包括第一交叉杆、交叉限位连接头、第二交叉杆、限位铰接座,第一交叉杆通过交叉限位连接头与第二交叉杆相互铰接,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的底部与限位铰接座铰接,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上部对应铰接在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三连接头上。
[000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支撑连接单元包括支撑杆、第一交叉连接杆、第二交叉连接杆、加强杆限位滑套、第一交叉加强杆和第二交叉加强杆,支撑杆与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相互铰接的第一交叉连接杆和第二交叉连接杆的上部对应铰接在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三连接头之间,下部对应铰接在同一侧相邻的限位铰接座之间,相互铰接的第一交叉加强杆和第二交叉加强杆的上部通过加强杆限位滑套对应铰接在第一交叉连接杆和第二交叉连接杆,第一交叉连接杆和第二交叉连接杆的铰接轴铰接在支撑杆的限位滑套上,第一交叉加强杆和第二交叉加强杆的铰接轴固定在支撑杆上。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左右水平折叠杆的每根第一横杆从第一连接头向外延长相同的长度。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左右侧支撑连接单元一端的第一交叉连接杆从第一连接头向上延长有翘首杆。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杯套。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或效果:一是通过各交叉杆、交叉连接杆、交叉连接杆和交叉加强杆的相互连接支撑的作用,保证了床架的稳定性,提高了折叠式床架的承重能力。二是由于在支撑杆上设置相互交叉的第一交叉加强杆和第二交叉加强杆,使床架着地的支撑脚从原来的10只增加至18只,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松软的地面上也能使用,保持床面平整。三是由于在支撑杆上设有可拆卸的杯套,便于茶杯放置,使用更加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头折叠式床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头折叠式床架的主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翘头折叠式床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翘头折叠式床架的主视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翘头折叠床的立体示意图。
[0015]其中I第一连接头,2第一横杆,3第二连接头,4第二横杆,5第三连接头,6第一交叉杆,7交叉限位连接头,8第二交叉杆,9限位铰接座,10加强杆限位滑套,11第一交叉连接杆,12第一交叉加强杆,13支撑杆,14杯套,15第二交叉加强杆,16第二交叉连接杆,17翘首杆,18柔性床垫,19限位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叠床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柔性床垫18、折叠式床架,折叠式床架包括左右水平折叠杆、三个纵向支撑单元和左右侧支撑连接单元,所述的水平折叠杆包括二个第一连接头1、二根第一横杆2、二个第二连接头
3、二根第二横杆4和一个第三连接头5,第二横杆4对应铰接在第三连接头5与第二连接头3之间,第一横杆2对应铰接在第二连接头3上,第一连接头I与第一横杆2固定,使二根第二横杆4之间以及第一横杆2与第二横杆4之间可以相互折叠;所述的纵向支撑单元包括第一交叉杆6、交叉限位连接头7、第二交叉杆8、限位铰接座9,第一交叉杆6通过交叉限位连接头7与第二交叉杆8相互铰接,第一交叉杆6和第二交叉杆8的底部与限位铰接座9铰接,第一交叉杆6和第二交叉杆8上部对应铰接在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一连接头I和第三连接头5上,使左右水平折叠杆之间可以相互折叠。
[0017]所述的支撑连接单元包括支撑杆13、第一交叉连接杆11、第二交叉连接杆16、力口强杆限位滑套10、第一交叉加强杆12和第二交叉加强杆15,支撑杆13与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二连接头3固定连接,相互铰接的第一交叉连接杆11和第二交叉连接杆16的上部对应铰接在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一连接头I和第三连接头5之间,下部对应铰接在同一侧相邻的限位铰接座9之间,相互铰接的第一交叉加强杆12和第二交叉加强杆15的上部通过加强杆限位滑套10对应铰接在第一交叉连接杆11和第二交叉连接杆16,其下部直接着地,第一交叉连接杆11和第二交叉连接杆16的铰接轴铰接在支撑杆13的限位滑套19上,第一交叉加强杆12和第二交叉加强杆15的铰接轴固定在支撑杆13上。
[0018]所述左右水平折叠杆的每根第一横杆2从第一连接头I向外延长相同的长度,使其构成平面型折叠床。所述支撑杆13上设有杯套14。
[0019]图3、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叠床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案,与第一种方案不同之处是所述左右侧支撑连接单元一端的第一交叉连接杆11从第一连接头I向上延长有翅首杆17,该端的第一横杆2不从第一连接头I向外延长,构成翅头型折叠床。
[0020]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折叠床,包括柔性床垫(18)、折叠式床架,折叠式床架包括左右水平折叠杆、三个纵向支撑单元和左右侧支撑连接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折叠杆包括二个第一连接头(I)、二根第一横杆(2)、二个第二连接头(3)、二根第二横杆(4)和一个第三连接头(5),第二横杆(4)对应铰接在第三连接头(5)与第二连接头(3)之间,第一横杆(2)对应铰接在第二连接头(3)上,第一连接头(I)与第一横杆(2)固定;所述的纵向支撑单元包括第一交叉杆¢)、交叉限位连接头(7)、第二交叉杆(8)、限位铰接座(9),第一交叉杆(6)通过交叉限位连接头(7)与第二交叉杆(8)相互铰接,第一交叉杆(6)和第二交叉杆(8)的底部与限位铰接座(9)铰接,第一交叉杆(6)和第二交叉杆(8)上部对应铰接在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一连接头(I)和第三连接头(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连接单元包括支撑杆(13)、第一交叉连接杆(11)、第二交叉连接杆(16)、加强杆限位滑套(10)、第一交叉加强杆(12)和第二交叉加强杆(15),支撑杆(13)与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二连接头(3)固定连接,相互铰接的第一交叉连接杆(11)和第二交叉连接杆(16)的上部对应铰接在左右水平折叠杆的第一连接头(I)和第三连接头(5)之间,下部对应铰接在同一侧相邻的限位铰接座(9)之间,相互铰接的第一交叉加强杆(12)和第二交叉加强杆(15)的上部通过加强杆限位滑套(10)对应铰接在第一交叉连接杆(11)和第二交叉连接杆(16),第一交叉连接杆(11)和第二交叉连接杆(16)的铰接轴铰接在支撑杆(13)的限位滑套(19)上,第一交叉加强杆(12)和第二交叉加强杆(15)的铰接轴固定在支撑杆(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床,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水平折叠杆的每根第一横杆(2)从第一连接头(I)向外延长相同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床,其特征是:所述左右侧支撑连接单元一端的第一交叉连接杆(11)从第一连接头(I)向上延长有翘首杆(17)。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杆(13)上设有杯套(14)。
【文档编号】A47C17/72GK204015705SQ20142051284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施辛格, 孙宁宇 申请人:施辛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