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书桌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书桌床,包括床头单元、床面板和床尾单元,床头单元设有第一平面和位于第一平面上方的第二平面,床尾单元设有第三平面和位于第三平面上方的第四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床面板的放置面,第二平面与第四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床面板的另一放置面,床头单元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一抽屉体,床尾单元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二抽屉体。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书桌床,设置成由床头单元、床面板和床尾单元拼装构成的结构,床头单元和床尾单元能够为床面板提供多种形式和多种位置的支撑,使组合书桌床能够方便地拆装组合而用于多种用途,如可以作为书桌和床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组合书桌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组合书桌床。
【背景技术】
[0002]如今,家具已经在普通家庭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家具一应俱全,给现代社会的家庭生活带来很多欢愉和舒适。
[0003]在现有技术中,家用床通常是集成的,各个构成部件具有专用功能,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床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对床进行功能或尺寸等调整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组合书桌床,目的是能够方便地拆装组合而用于多种用途。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组合书桌床,包括床头单元、床面板和床尾单元,床头单元设有第一平面和位于第一平面上方的第二平面,床尾单元设有第三平面和位于第三平面上方的第四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床面板的放置面,第二平面与第四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床面板的另一放置面,床头单元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一抽屉体,床尾单元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二抽屉体。
[0006]所述床头单元和所述床尾单元均为L形结构。
[0007]所述床头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体和与第一支撑体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平面为第一支撑体的顶面,所述第二平面为第二支撑体的顶面。
[0008]所述床尾单元包括第三支撑体和与第三支撑体连接的第四支撑体,所述第三平面为第三支撑体的顶面,所述第四平面为第四支撑体的顶面。
[0009]所述第四支撑体在所述第三支撑体的顶部与第三支撑体转动连接,第四支撑体的旋转中心线位于水平面内且与所述床面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0010]所述第三支撑体上的远离所述床头单元的侧面设有容纳所述第四支撑体的矩形槽,矩形槽与所述第三平面位置相邻。
[0011 ] 所述第四支撑体在朝向所述床头单元所在位置放倒后,第四支撑体与所述床面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0012]所述第二抽屉体设在所述第三支撑体上,第三抽屉体开启或关闭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床面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0013]所述第一抽屉体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第一抽屉体开启或关闭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床面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0014]在所述第三支撑体上的矩形槽处的角部中心处还设有定位块,在所述第四支撑体上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在第四支撑体呈竖直状态时,定位块嵌入定位槽中。
[0015]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书桌床,设置成由床头单元、床面板和床尾单元拼装构成的结构,床头单元和床尾单元能够为床面板提供多种形式和多种位置的支撑,使组合书桌床能够方便地拆装组合而用于多种用途,如可以作为书桌和床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书桌床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书桌床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书桌床在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床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床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床尾单元在抽屉体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床尾单元在第四支撑体放倒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第二种结构的床尾单元在第四支撑体放倒一定角度后的剖视图;
[0025]图中标记为:
[0026]1、床面板;
[0027]2、床头单元;21、第一支撑体;22、第二支撑体;23、第一平面;24、第二平面;25、第一抽屉体;
[0028]3、床尾单元;31、第三支撑体;32、第四支撑体;33、第三平面;34、第四平面;35、第二抽屉体;36、矩形槽;37、定位块;38、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30]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书桌床,包括床头单元2、床面板I和床尾单元3,床头单元2设有第一平面23和位于第一平面23上方的第二平面24,床尾单元3设有第三平面33和位于第三平面33上方的第四平面34,第一平面23与第三平面33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床面板I的放置面,第二平面24与第四平面34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床面板I的另一放置面,床头单元2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一抽屉体25,床尾单元3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二抽屉体35。
[0031]床头单元2和床尾单元3分别在床面板I相对的两端对床面板I提供支撑,如图1所示,在床面板I放置在由第一平面23和第三平面33形成的高度较低的放置面上时,床头单元2、床尾单元3和床面板I构成的整体结构作为床使用;如图2所示,在床面板I放置在由第二平面24和第四平面34形成的高度较低的放置面上时,由于床面板I的高度相对较高,床头单元2、床尾单元3和床面板I构成的整体结构可以作为书桌使用。这样,通过对床头单元2、床尾单元3和床面板I的拆装组合变形,使本组合书桌床具备多种用途。
[0032]由于本组合书桌床既可以作为床使用,也可以作为书桌使用,因此床面板I要能够两用,床面板I的一个侧面为光滑平面,是作为书桌的桌面,与该光滑平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为设有用于通风透气的透气孔或者透气槽的平面,是作为床的床面。
[0033]本组合书桌床的床头单元2和床尾单元3具有多种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床头单元2和床尾单元3均为L形结构。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床头单元2包括第一支撑体21和与第一支撑体21连接的第二支撑体22,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的长度相等,第二支撑体22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体21的高度,第二支撑体22的厚度小于第一支撑体21的厚度。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放置在地面上,第一支撑体21的顶面为第一平面23,第二支撑体22的顶面为第二平面24。第一支撑体21在第二支撑体22的一侧与第二支撑体22固定连接,且两者两端对齐,第一平面23位于第二平面24的侧下方。
[0034]如图5所示,床尾单元3包括第三支撑体31和与第三支撑体31连接的第四支撑体32,第三支撑体31和第四支撑体32的长度相等,第四支撑体32的厚度小于第三支撑体31的厚度。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放置在地面上,第三支撑体31的顶面为第三平面33,第四支撑体32的顶面为第四平面34,且第四平面34位于第三平面33的侧上方。
[0035]作为优选的,第四支撑体32在第三支撑体31的顶部通过铰链与第三支撑体31转动连接,且两者两端对齐,第四支撑体32的旋转中心线位于水平面内且与床面板I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四支撑体32与第三支撑体31转动连接,且第四支撑体32可转动的最大角度至少要等于90度,这样第四支撑体32可翻折,从而使床尾单元3可变形。
[0036]作为优选的,第四支撑体32在中下部与在第三支撑体31远离床头单元2的一侧顶部转动连接,且在第四支撑体32处于竖直状态时,第四支撑体32的远离床头单元2的侧面与第三支撑体31的远离床头单元2的侧面处于同一竖直面内,使第三支撑体31能够稳定的支撑第四支撑体32,如图5所示。
[0037]如图3所示,在第三支撑体31上的远离床头单元2的侧面设有容纳第四支撑体32的矩形槽36,矩形槽36与第三平面33位置相邻,该矩形槽36在第三支撑体31的顶部一侧形成L形的台阶结构。第四支撑体32在第三平面33的边缘处通过铰链与第三支撑体31转动连接,该矩形槽36不仅可以容纳第四支撑体32,而且可以对第四支撑体32起到限位作用,限定第四支撑体32的转动角度,使第四支撑体32只能朝向远离床头单元2的方向翻折放倒呈水平状态,如图7所示。
[0038]如图3所示,在第四支撑体32放倒后,第三支撑体31在第四支撑体32的下方托住第四支撑体32,床面板I支撑在由第一平面23和第三平面33构成的放置面上,此时第四支撑体32上与第四平面34相垂直的顶面与床面板I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从而可延长床的总长,实现床的长度的调整。
[0039]如图4所示,在第一支撑体21上设有一个可开闭的第一抽屉体25,该第一抽屉体25开启或关闭时的移动方向与第四支撑体32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第一抽屉体25用于储存物品,其内部设有用于储存物品的空间。第一支撑体21为矩形的盒体结构,其内部设有容纳第一抽屉体25的矩形腔体,该腔体并在第一支撑体21的一个端面上形成让第一抽屉体25进出的开口。或者也可以在第一支撑体21的两端端面上均设置让第一抽屉体25进出的开口,使第一抽屉体25能够向两个方向开启。
[0040]如图6所示,在第三支撑体31上设有一个可开闭的第二抽屉体35,该第二抽屉体35开启或关闭时的移动方向与第四支撑体32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即第二抽屉体35与第一抽屉体25开启或关闭时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二抽屉体35用于储存物品,其内部设有用于储存物品的空间。第三支撑体31为矩形的盒体结构,其内部设有容纳第二抽屉体35的矩形腔体,该腔体并在第三支撑体31的一个端面上形成让第二抽屉体35进出的开口。或者也可以在第三支撑体31的两端端面上均设置让第二抽屉体35进出的开口,使第二抽屉体35能够向两个方向开启。
[0041]如图8所示,在第三支撑体31上的矩形槽36处的角部中心处还设置有一个定位块37,该定位块37为矩形,相应在第四支撑体32上设有一个与定位块37配合的矩形的定位槽38,定位槽38在第四支撑体32上相邻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开口,在第四支撑体32呈竖直状态时,定位块37可嵌入定位槽38中,定位块37的尺寸与定位槽38的尺寸相同,从而定位块37可对第四支撑体32起到限位的效果,使第四支撑体32稳定的矗立在第三支撑体31上。
[004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单元、床面板和床尾单元,床头单元设有第一平面和位于第一平面上方的第二平面,床尾单元设有第三平面和位于第三平面上方的第四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三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床面板的放置面,第二平面与第四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床面板的另一放置面,床头单元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一抽屉体,床尾单元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二抽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单元和所述床尾单元均为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体和与第一支撑体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平面为第一支撑体的顶面,所述第二平面为第二支撑体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单元包括第三支撑体和与第三支撑体连接的第四支撑体,所述第三平面为第三支撑体的顶面,所述第四平面为第四支撑体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体在所述第三支撑体的顶部与第三支撑体转动连接,第四支撑体的旋转中心线位于水平面内且与所述床面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体上的远离所述床头单元的侧面设有容纳所述第四支撑体的矩形槽,矩形槽与所述第三平面位置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体在朝向所述床头单元所在位置放倒后,第四支撑体与所述床面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屉体设在所述第三支撑体上,第三抽屉体开启或关闭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床面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屉体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第一抽屉体开启或关闭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床面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组合书桌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支撑体上的矩形槽处的角部中心处还设有定位块,在所述第四支撑体上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在第四支撑体呈竖直状态时,定位块嵌入定位槽中。
【文档编号】A47C17/62GK204120613SQ201420512458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程旭东 申请人: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