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水紫砂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557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水紫砂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具,尤其是指一种滴水紫砂壶。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紫砂壶,由壶身和壶盖组成,壶身上置有壶把和壶嘴。彻茶时,手握壶把,倾斜壶身,茶水即从壶嘴流出。

有的紫砂壶还配套有底座,底座主要是为了支托紫砂壶,以美化整体造型,无其它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别致的滴水紫砂壶,主要创新在于壶嘴设计在底座上,底座顶端面和壶底上开有水孔。具体是这样来实施的:一种滴水紫砂壶,包括壶身、壶嘴、壶底、壶盖、底座,其特征在于壶嘴置于底座外侧,底座顶端面上开有接水孔,所述的接水孔连通壶嘴,壶底上也开有漏水孔,所述的漏水孔连通壶身内腔且可与底座接水孔上下配接。泡茶时,旋转壶身,使壶底漏水孔与底座接水孔交错开,壶身内腔中的茶水便不会漏出,当彻茶时,再次旋动壶身,让壶底漏水孔与底座接水孔上下配接形成水连通,这样,壶身内腔中的茶水便可通过两个通孔从底座外侧的壶嘴中流水。

为了保证茶水自动顺畅流出,底座外侧上的壶嘴嘴口朝下,接水孔的孔径大于等于漏水孔孔径。另外,接水孔外围的底座内可以是实心,也可以是有部分或全连通的承水腔,承水腔与接水孔水连通,如果有承水腔,壶嘴可接入在承水腔的任何位置处。

为了防止茶叶等随水流流出,壶身内的漏水孔表面上置有滤网。

一般来说,本发明的壶身上可以设置壶把,也可以不设壶把,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还可以在漏水孔与接水孔对接位置处的壶身上设计标志。

本发明通过在壶底和底座上设置配接的水孔,可实现彻茶功能,当两水孔交错开时,茶壶也不会漏水,是一种造型别致的新型茶壶,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滴水紫砂壶,包括壶身1、壶嘴2、壶底3、壶盖4、底座5,壶嘴2置于底座5外侧,嘴口朝下,底座5顶端面上开有接水孔6,所述的接水孔6连通壶嘴2,壶底3上也开有漏水孔7,所述的漏水孔7连通壶身1内腔且可与底座5接水孔6上下配接,壶身1内的漏水孔7表面上置有滤网9。

实施例2,参考实施例1,接水孔6的孔径大于等于漏水孔孔径,接水孔6外围的底 座可以是实心或有部分承水腔8或有全连通的承水腔8,承水腔8与接水孔6水连通,壶嘴2接入在承水腔8的任何位置处。

注:本设备中,壶身上可以设置壶把,也可以不设壶把,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还可以在漏水孔与接水孔对接位置处的壶身上设计标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滴水紫砂壶,涉及一种茶具,包括壶身、壶嘴、壶底、壶盖、底座,壶嘴置于底座外侧,底座顶端面上开有接水孔,所述的接水孔连通壶嘴,壶底上也开有漏水孔,所述的漏水孔连通壶身内腔且可与底座接水孔上下配接,通过在壶底和底座上设置配接的水孔,可实现沏茶功能,当两水孔交错开时,茶壶也不会漏水,是一种造型别致的新型茶壶,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军;魏二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8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