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饮料生产机中的饮料的浓度和绵密度的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355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增加饮料生产机中的饮料的浓度和绵密度的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加饮料生产机中的饮料的浓度和绵密度的构件。方法也涉及在饮料生产机中制备起泡饮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热饮料生产机包括:水箱;泵,该泵将取自水箱的水引导至热交换器中,该热交换器使得水变至预定温度;以及渗滤腔(percolation chamber),大量的注入产品(以粉末的形式,以豆荚形式,以胶囊形式)被容纳在该渗滤腔中。来自热交换器的水到达渗滤腔并且与该渗滤腔中的注入产品混合。因此而形成的饮料然后被从渗滤腔中供给到机器外部。

对于给定饮料,诸如咖啡,例如用户喜欢绵密的饮料,并且在此情况下,此种机器的一些制造商已经采用了用于使得从渗滤腔中排出的饮料与加压空气混合的系统。然而,此种系统是复杂的,因为它们直接被制作在渗滤腔中。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其他的管道以必须对此种系统进行周期性的深度清洁,从而移除已经形成的并且可以阻塞管道自身的垢。现在,显而易见的是:或者必须使用去垢液体,或者为了进行此种清洁操作,必须从机器上拆下渗滤腔然后清洁该渗滤腔。另外,在第一种情况下,水在上述的系统的管道中必须在给定的压力下流动,从而使得用于移除垢的液体的任何残余流出。在第二种情况下,机器被带到维修中心,其中因此产生费用,或者如果用户自行拆除渗滤腔,则存在损坏机器的一些部件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件,该构件增大饮料生产机中的饮料的浓度和绵密度,该饮料生产机不具有上述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实现一种方法,该方法在饮料生产机中制备起泡饮料。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增大饮料生产机中的饮料的浓度和绵密度的构件,该构件包括:

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具有沿着所述轴线(X)的通孔,饮料沿着所述通孔被供给自被设置在该第一主体之上的渗滤腔;

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在所述第一主体之下沿着所述轴线延伸并且由所述第一主体支撑;

第三主体,该第三主体适于经由弹力回复装置停止所述孔的端部段和所述第二主体的内部之间的饮料流动,直到所述孔内部的饮料达到适于克服所述装置的压力值,因此允许饮料流向所述第二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三主体具有比所述孔的端部段的至少一个部分的直径大1%至20%的最大直径;

第四主体,所述第四主体在其内部容纳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下部部件,并且在其内部限定位于所述第二主体之下的腔体;

至少一个第一贯通窗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贯通窗口在如下的区域的下方被限定在所述第二主体中,在该区域中所述第三主体停止饮料流动,因此防止饮料从所述孔流入到所述第二主体的内部;以及

第二贯通窗口,所述第二贯通窗口形成在所述第四主体中,并且在饮料从所述渗滤腔中流入期间允许饮料与空气接触,并且在来自所述渗滤腔的饮料的流入已经结束之后,适于将饮料从所述腔体供向外部。

根据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用于在饮料生产机中制备起泡饮料的方法,所述饮料生产机具有一构件,所述构件包括:

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具有沿着所述轴线的通孔,饮料沿着所述通孔被供给自被设置在该第一主体之上的渗滤腔;

第二主体,该第二主体在所述第一主体之下沿着所述轴线延伸并且由所述第一主体支撑;

第三主体,该第三主体适于经由弹力回复装置停止所述孔的端部段和所述第二主体的内部之间的饮料流动,直到所述孔内部的饮料达到适于克服所述装置的压力值,因此允许饮料流向所述第二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三主体具有比所述孔的端部段的至少一个部分的直径大1%至20%的最大直径;

第四主体,所述第四主体在其内部容纳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下部部件,并且在其内部限定位于所述第二主体之下的腔体;

至少一个第一贯通窗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贯通窗口在如下的区域的下方被限定在所述第二主体中,在该区域中所述第三主体停止饮料流动,因此防止饮料从所述孔流入到所述第二主体的内部;以及

第二贯通窗口,所述第二贯通窗口形成在所述第四主体中,并且在饮料从所述渗滤腔中流入期间,允许饮料与空气接触,并且在来自所述渗滤腔的饮料的流入已经结束之后,适于将饮料从所述腔体供向外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主体内部,在所述第二窗口处,创建饮料的漩涡运动,以及饮料和所述第二窗口的外部的空气之间的接触,该接触将导致饮料变得多泡。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的协助下,仅仅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来说明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规定制成的构件的局部剖视图,该构件具有位于静止位置的部件;

图2是前述构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一些部件位于作业位置;

图3是图1中的构件的组件的放大尺寸的立体图;以及

图4是图1中的构件的第二组件的放大尺寸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附图标记1整体上表示一种增大饮料生产机(因为已知所以未示出)中的饮料的浓度和绵密度的构件。构件1包括主体2,该主体2由板3支承并且适于将来自渗滤腔4(仅以虚线示出)的饮料供给到在其下方的容器(未示出)。主体2具有沿着其整个纵向轴线X的通孔9。板3被定义在垂直于轴线X的水平面上并且具有沿着轴线X限定的通孔5。在所述孔5处,内螺纹第一套筒6从该孔5的边缘向上延伸,并且外螺纹套筒7从该孔5的边缘向下延伸;套筒6和7彼此同轴,并且具有相同的内径,并且沿着轴线X限定。

主体2沿着其纵向轴线向上和向下具有:

第一部分8,供给自渗滤腔4的饮料沿着孔9通过该第一部分8;

第二部分11,该第二部分11被外部构型从而在所述主体2被安装在所述板3上的时候被连接到工具(未示出);

第三部分12,一旦主体2已经被安装在板3上,该第三部分抵靠套筒6的上边缘;

第四部分13,该第四部分13具有外螺纹并且被拧到套筒6中;以及

第五部分14,该第五部分14在套筒7内部延伸并且是具有外螺纹的。

部分12的外径大于套筒6的内径,并且部分14的外径小于部分13的外径。

构件1还包括杯状主体15,该主体15由部分14支承,并且在安装之后具有与轴线X一致的纵向轴线。主体15通过基壁16限定并且,环状部17从该基壁16向上延伸。部分17的上部具有内螺纹以允许将部分17拧在部分14的外螺纹面上。向上延伸并且沿着基壁16的轴线X的卷簧18被容纳在主体15中。弹簧18的上端支撑球体21,该球体21被设置在部分14的下部处并且位于该下部的内部,以基本上闭合孔9和主体15的下部之间的通道。突出体22延伸自基壁16的内表面,弹簧18的下端被固定到该内表面上。部分14具有厚度朝向端部逐渐变小的下端段14a,孔9在下端段14a处从上向下具有:恒定直径的第一部件9a,该直径小于孔9的其他上部;以及第二截头圆锥形状部件9b,该部件9b具有朝向段14a的端部增大的直径,同时段14a的外表面被限定在朝向轴线X收敛的截头圆锥形状表面上。在静止位置中(图1),球体21位于部件9b处,因为此球体21的直径比部件9b的内径大,所以借助于弹簧18的偏置在球21的下部和限定部件9b的表面之间形成紧密接触;该接触限定了液压密封。尤其是,球21的直径比孔9的部件9a的直径大11%至17%,并且比孔9的部件9b的端部的直径大。

参考图3,主体15的部分17是外棱柱形状的,并且基壁16的外表面是尖端形状的。贯通窗口23(各个窗口用于部分17的外部形状的每个表面)被形成在部分17中。窗口23平行于轴线X从部分17的内螺纹上部延伸到基壁16。值得注意的是:段14a的自由端基本上位于窗口23的上方区域。

最后,构件1包括另一杯状主体24,构件1的定位在板3下方的所有组件被容纳在该杯状主体24中。主体24具:有基壁25,该基壁25被限定为沿着位于一段圆弧上的一轴线;以及具有纵向轴线X的环状侧壁26。基壁25与主体15的基壁16相距预定距离,从而限定腔体27。此外,基壁25具有贯通窗口28,该贯通窗口28优选地借助于沿着垂直于轴线X的水平轴线切割而成。侧壁26具有内螺纹上端段26a,该上端段26a沿着套筒7被旋拧,从而抵靠板3的下表面。参考图4,基壁25的内表面是锥形形状的,该锥形形状通过壁25的厚度从其四周向其中心减小而形成。

在不同的构造解决方案中,可以使用锥形形状主体,以替代球体21;在所有的情况下,该主体的较大上部直径比孔9的部件9a的直径大1%至20%,并且比孔9的部件9b的较大直径大。

在使用中,在渗滤腔中使用粉末形式的注入产品或包含注入产品的豆荚或胶囊而制成在部分8处进入孔9中的饮料。饮料穿过整个孔9而进入到部分14的段14a,在该段14a处,饮料停止,因为孔9的出口被球21关闭。饮料保持在孔9中,直到在该孔9中达到如下的压力值:该压力值能够克服弹簧18的偏置朝向主体15的壁16推挤球21(图2)。球21的移位允许饮料从孔9中排出,并且通过窗口23而进入到主体24中。由于球21的形状和孔9的部件9b的形状,在球21和孔9的部件9b之间创建通道,该通道引导饮料,一旦饮料经由窗口23而主体15中排出,使得饮料猛烈地撞击在主体24的环形壁26的内表面。饮料或者通过壁26而使得饮料分成的多股饮料从主体15的环状部17的外表面弹跳到腔体27。壁26、部分17的外表面和基壁16的内表面之间的连续重复弹跳在腔体27中形成了一个确定的漩涡,并且此外使得饮料在腔体27中具有比该饮料被约束在孔9中所具有的压力低的压力。通过壁25的内表面更进一步促进漩涡的形成。漩涡和上述的压力降意味着在饮料和贯通窗口28的外部空气之间形成接触,该接触导致饮料的起泡。实验室试验表面产生的较多泡沫主要基于球21的直径和孔9的部件9a和9b的直径之间的比值。然后,泡沫的增加基于产生的漩涡,该漩涡基于窗口23的形状,部件26的内表面的形状和窗口28的宽度;宽度促进所谓的压力降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压力降由于如下的事实而产生:饮料的液滴和窗口28的内壁之间的分子间力比饮料的液滴所经受的重力大。

一旦来自渗滤腔4中的饮料没有达到球体21,弹簧18向上压球体21,从而闭合孔9的出口。此外,因为腔体27没有再被供给进一步的多股饮料,所以腔体27中的漩涡减小直到其停止,并且现在起泡饮料通过窗口28从腔体27中朝向其下方的容器排出。

通过执行本发明而获得优点是显而易见且大量的。

尤其是,能够制造构件1,该构件不再属于渗滤腔并且因此容易构造。如可以注意到的,构件1由较少数量的组件组成,并且因此能够节约成本地生产的。此外,构件1是简单的且能够快速安装在(和拆卸)饮料生成机上的。该快速的安装和拆卸的可能性使得能够对构件1进行正确和快速的清洁,并且尤其是饮料的管道的清洁,从而消除通常较难处理的垢。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空气与饮料的混合因为构件1的组件的形状而“自然地”产生,上述的形状确定了饮料的管道和腔体27中的漩涡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