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7496阅读:849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折叠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高铁已经穿行祖国大地,为人民百姓提供着便捷的服务。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每逢传统节日,交通非常拥挤,特别是高铁上,过道中都挤满了人;除了在车上,在其它很多地方都需要一种方便携带的座椅,在累了的时候随时展开座椅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便携式折叠椅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折叠椅,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顶部设有可拆卸的椅面,所述支撑腿包括若干个呈圆形放射状分布的竖向板体,所述竖向板体包括两个经紧固件固连的开合板体、位于两个开合板体外侧部之间的若干个中间板体,其中两相邻中间板体之间、两相邻的中间板体与开合板体之间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侧竖向板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在另一侧竖向板体上,两开合板体经连接机构驱动中间板体进行旋转开合运动。

优选的,若干个呈圆形放射状分布的竖向板体在轴心处设有一柔性的布体,所述布体首尾相邻弯曲呈环状,若干个中间板体在近轴心的侧面与布体固连,一开合板体与布体的首端固连,另一开合板体与布体的尾端固连,在开合运动过程中进行布体的弯曲或展开运动。

优选的,所述开合板体包括第一开合板体与第二开合板体,第一开合板体与第二开合板体经紧固件固连为两正面相贴、两背面相离的状态,所述紧固件包括铆钉、经铆钉固连在第一开合板体正面的橡皮筋,所述橡皮筋另一端绕过第二开合板体的正面后拉紧于该开合板体的背面,将两开合板体弹性拉紧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为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的高度、厚度与中间板体相同,所述连接板体的宽度小于中间板体的宽度。

优选的,若干个连接机构在水平平面上的投影组成正的多角形结构。

一种便携式折叠椅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折叠椅子时,首先取下椅面,橡皮筋从第二开合板体的背面取下,解除两开合板体的拉紧,其次两开合板体分别沿着背面方向旋转,两开合板体带动布体首尾分离展开、经连接机构带动若干个中间板体收拢,两开合板体、若干个中间板体收拢到相互平行的状态,若干个中间板体收拢于两开合板体的背面之间,两开合板体的正面位于外侧,最后橡皮筋从第一开合板体的正面绕过中间板体,环绕于第二开合板体的正面进行拉紧;

(2)使用椅子时,首先橡皮筋从第二开合板体的正面取下,解除两开合板体、若干个中间板体的拉紧,其次两开合板体分别沿着正面方向旋转,两开合板体带动布体首尾相接弯曲、经连接机构带动若干个中间板体展开,两开合板体、若干个中间板体展开到呈圆形放射状的状态,两开合板体的正面相贴,两开合板体的背面位于外侧,最后橡皮筋从第一开合板体的正面绕过第二开合板体的正面,环绕于第二开合板体的背面,两开合板体拉紧为一体,再将椅面放置于支撑腿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便携式折叠椅结构简单稳定,可拆卸与折叠,携带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腿构造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橡皮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支撑腿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布体状态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椅面,3-开合板体,4-中间板体,5-连接机构,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布体,9-第一开合板体,10-第二开合板体,11-铆钉,12-橡皮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折叠椅,包括支撑腿1,所述支撑腿顶部设有可拆卸的椅面2,所述支撑腿包括若干个呈圆形放射状分布的竖向板体,所述竖向板体包括两个经紧固件固连的开合板体3、位于两个开合板体外侧部之间的若干个中间板体4,其中两相邻中间板体之间、两相邻的中间板体与开合板体之间均设有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6与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侧竖向板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在另一侧竖向板体上,两开合板体经连接机构驱动中间板体进行旋转开合运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干个呈圆形放射状分布的竖向板体在轴心处设有一柔性的布体8,所述布体首尾相邻弯曲呈环状,若干个中间板体在近轴心的侧面与布体固连,一开合板体与布体的首端固连,另一开合板体与布体的尾端固连,在开合运动过程中进行布体的弯曲或展开运动,若干个中间板体缝制在布体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开合板体包括第一开合板体9与第二开合板体10,第一开合板体与第二开合板体经紧固件固连为两正面相贴、两背面相离的状态,所述紧固件包括铆钉11、经铆钉固连在第一开合板体正面的橡皮筋12,所述橡皮筋另一端绕过第二开合板体的正面后拉紧于该开合板体的背面,将两开合板体弹性拉紧为一体;铆钉的两端压平后,紧贴在第一开合板体的表面,不会出现明显的凸起,橡皮筋的宽度为5-10m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为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的高度、厚度与中间板体相同,所述连接板体的宽度小于中间板体的宽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干个连接机构在水平平面上的投影组成正的多角形结构。

一种便携式折叠椅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折叠椅子时,首先取下椅面,橡皮筋从第二开合板体的背面取下,解除两开合板体的拉紧,其次两开合板体分别沿着背面方向旋转,两开合板体带动布体首尾分离展开、经连接机构带动若干个中间板体收拢,两开合板体、若干个中间板体收拢到相互平行的状态,若干个中间板体收拢于两开合板体的背面之间,两开合板体的正面位于外侧,最后橡皮筋从第一开合板体的正面绕过中间板体,环绕于第二开合板体的正面进行拉紧,使其不会散开;

(2)使用椅子时,首先橡皮筋从第二开合板体的正面取下,解除两开合板体、若干个中间板体的拉紧,其次两开合板体分别沿着正面方向旋转,两开合板体带动布体首尾相接弯曲、经连接机构带动若干个中间板体展开,两开合板体、若干个中间板体展开到呈圆形放射状的状态,两开合板体的正面相贴,两开合板体的背面位于外侧,最后橡皮筋从第一开合板体的正面绕过第二开合板体的正面,环绕于第二开合板体的背面,两开合板体拉紧为一体,再将椅面放置于支撑腿的顶部,即可作为椅子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椅子折叠后的整体结构类似书籍,可摆在车上或者家里的书架上,不占空间并且美观,出门携带方便,可以直接放在包里,当需要座椅时,将本发明展开,即可变成非常实用的椅子,既实用又可作为美观的家居装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椅面上设有垫子,较为柔软,舒适性更好,椅面直接放置在支撑腿顶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便携式折叠椅及其使用方法。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