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构及电动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564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构及电动家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支撑用户身体或者具有缩进部分的其他物体的电动机构,以及使用所述电动机构的电动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床包括一个平台,该平台由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的几个部分组成。电动床最简单的设计仅包括一大的固定部分及一靠背。所述平台还可以包括一铰接至所述固定部分的腿靠板和铰接至所述腿靠板的脚靠。致动器,例如电动马达用于调整靠背和/或腿靠板以实现更舒适的姿势。

人体脊椎的自然形态为s型。缩进部称为脊椎前凸。有两个前凸的区域,分别在颈部(颈椎)和后背的底部(腰椎)。当用户平躺(或坐在椅子上)时,那些前凸区域并没有得到很多来自床垫的支撑,因此用户无法放松。很多解决方案被开发出来以实现支撑颈部区域、前凸区域或者身体的其他需要被支撑的部位。对于颈部区域,普通的枕头通常会填满缩进的部分以提供支撑。对于腰部区域,过去开发过其它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从简单的配件,如特制的枕头和腰带,到整合至家具的机械解决方案。举例来说,电动床包括横穿靠背的腰部支撑杆,腰部支撑杆在马达的驱动下向上推动床垫的顶部以填充腰部区域的前凸。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案要求安装额外的硬件并且需要马达来驱动。安装额外的硬件相当于增加了重量和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降低重量和成本,并为身体的缩进部分,例如但不限于颈部区域、腰部区域及其他物体的缩进部分提供支撑的新的电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为用户身体的缩进部分或者其他物体的缩进部分提供支撑的电动机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使用上述电动机构的电动床。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家具,所述电动家具通常包括家具架和支撑在所述家具架上的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可相对于所述家具架转动的靠背。所述靠背包括第一靠背部、第二靠背部及致动器。所述第二靠背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靠背部。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靠背上,并构造成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靠背部和第二靠背部相对转动,从而形成向上凸起的折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两相反的端部,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靠背部,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靠背部。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靠背部与所述第二靠背部共面时,所述致动器具有最大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为一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包括具有伸缩杆的电机本体,所述线性电机的电机本体与所述第一靠背部和第二靠背部中的其中一个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线性电机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靠背部和第二靠背部中的另一个可枢转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床包括第二线性电机,所述第二线性电机包括具有伸缩杆的电机本体,所述第二线性电机的电机本体与所述第二靠背部和所述家具架中的其中一个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线性电机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靠背部和所述家具架中的另一个可枢转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靠背部与所述第二靠背部利用铰链可转动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包括固定在所述家具架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靠背部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家具为电动床,所述家具架为床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沿所述平台的纵轴方向定义一脚端及与所述脚端相反的头端,在所述纵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靠背部相比,所述第一靠背部更靠近所述平台的脚端,在所述纵轴方向上,所述第二靠背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靠背部的长度。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定义一纵轴的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固定部、第一可转动部和第二可转动部。所述第一可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是可转动的。所述第一可转动部在所述纵轴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可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可转动部。所述第二可转动部在所述纵轴方向上具有第三端和与所述第三端相反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靠近所述第一可转动部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构造成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可转动部和第二可转动部相对转动,从而形成一凸起的支撑面。连接一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构造成用以驱动作为整体的所述第一可转动部和第二可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转动部具有沿所述纵轴方向上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二可转动部具有沿所述纵轴方向上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转动部和第一可转动部利用铰链可转动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致动器为一具有两相反端部的第一线性电机,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可转动部,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可转动部。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可转动部与所述第二可转动部共面时,所述第一线性电机具有最大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致动器为连接至所述第二可转动部下侧的第二线性电机。

综上所述,所述电动机构提供了向上凸起的折叠或者凸起的支撑面。在使用电动家具时,向上凸起的折叠可被用作腰部支撑或用于其他目的。所述腰部支撑或向上凸起的折叠被用于其他目的,例如被用作无需额外硬件的靠背,要使得靠背分开,只需要附加一额外的致动器来驱动它。这样在减小重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电动机构或电动家具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能体现本发明原理的电动机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动机构的示意图,展示位于一个角度的电动机构的部分结构。

图3是图1中电动机构的示意图,展示位于另一角度的电动机构的部分结构。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动床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电动床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电动床的部分结构的仰视立体图。

图7是图4中电动床的侧视图,展示形成凸起支撑的靠背部。

图8-10与图7类似,但其展示位于不同角度的靠背部。

图11是图4中电动床的侧视图,展示位于一个角度的处于平躺状态的靠背部。

图12与图11类似,但其展示位于另一角度的靠背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发明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发明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图1是能体现本发明原理的电动机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电动机构包括定义一纵轴x的平台。该平台包括沿该纵轴x设置的固定部10、第一可转动部12及第二可转动部14。第一可转动部12相对固定部10可转动。第一可转动部12通过铰链16连接至固定部10或者连接至与固定部10固定连接的其他结构,以使得第一可转动部12可转动。第一可转动部12沿纵轴x方向具有第一端18和与第一端18相反的第二端20,第一端18靠近固定部10。第二可转动部14与第一可转动部12通过铰链2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可转动部14沿纵轴x方向具有第三端24和与第三端24相反的第四端26,其中第三端24靠近第一可转动部10的第二端20。

如图2,第一可转动部12和第二可转动部14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固定部10可转动。此外,请参考图3,第一可转动部12和第二可转动部14也可以相对转动,以在第一可转动部12和第二可转动部14的连接处形成向上凸起的折叠28。为了实现这些转动动作,电动机构上可连接致动器,例如电机。例如,第一致动器用于驱动第一可转动部12和第二可转动部14以形成向上凸起的折叠,第二致动器用于驱动第一可转动部12和第二可转动部14作为一个整体相对固定部10转动。

上述电动机构可方便地应用于电动家具,例如电动床或者电动座椅。下面本发明将以电动床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文的内容后应当明白,本发明也可以同样应用在其他具有相似转动结构的家具中,例如电动座椅等类似家具。

图4-12例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动家具。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家具实施为电动床。

请参考图4-6,电动床通常包括床架30和支撑在床架30上的平台32。床架30包括用于将床架30支撑在一平面,例如地面上的支撑腿(图未示出)。平台32沿一纵轴x定义一头端和与所述头端相反的脚端。平台32包括靠背34,靠背34靠近平台32头端,用于支撑躺在床上的用户的后背。靠背34可相对床架30转动以调整靠背角度。一般来说,平台32上还设有一床垫(图未示出)。

如图所示,靠背34沿平台32的纵轴x方向分裂成第一靠背部36和第二靠背部38。第二靠背部38与第一靠背部36在二者分裂的部位可转动地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靠背部36和第二靠背部38利用一个或多个铰链40连接。虽然本实施例中,铰链40设置在分裂部位的横向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铰链40也可以设置在靠背34的中心区域。当靠背34向上转动时,第二靠背部38位于第一靠背部36上侧。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有的时候第二靠背部38也被称为上靠背部38,第一靠背部36被称为下靠背部36。

第一靠背部36沿纵轴x方向具有第一端42和与第一端42相反的第二端44。第二靠背部38沿纵轴x方向具有第三端46和与第三端46相反的第四端48。第一靠背部36的第一端42连接至一枢转点以便于靠背34实现其枢转动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枢转点设置在床架30上。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枢转点也可以设置在固定安装在床架30的其他结构上,例如将在后面描述的平台32的固定部上。第一靠背部36的第二端44和第二靠背部38的第三端46位于所述分裂部位,且二者彼此相邻。

请继续参考图7,靠背34上安装一第一致动器50,第一致动器50构造成用以驱动第一靠背部36和第二靠背部38相对转动,从而形成一向上凸起的折叠52。具体而言,第一致动器50具有两相反的端部。第一致动器50的其中一端部枢转连接至第一靠背部36,另一端部枢转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更具体地,第一致动器50的所述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的纵向杆51,与位于第二靠背部38上的第一致动器50的枢转点相比,位于第一靠背部36上的第一致动器50的枢转点更靠近所述分裂部位。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致动器50的所述另一端可以枢转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的任何合适的部位。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致动器50为第一线性电机,该第一线性电机包括电机本体54和伸缩杆56,第一线性电机的电机本体54枢转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第一线性电机的伸缩杆56枢转连接至第一靠背部36。

当第一靠背部36与第二靠背部38共面时,第一线性电机50具有最大长度。当第一线性电机50启动后,其开始收缩,因此其长度缩短。第一靠背部36和第二靠背部38因受力而向上折起并互相形成一角度。这样,第一靠背部36和第二靠背部38与整个靠背34的基线58形成一三角形。向上凸起的折叠52具有一凸起的支撑面,该支撑面可提供腰部支撑。支撑在平台30上的床垫(图未示出)被迫在凸起的折叠52上弯折,从而提供所述腰部支撑。通过操作第一线性电机50,进而调整第一靠背部36和第二靠背部38之间的角度,从而调整向上凸起的折叠52的高度h。

本实施例中,第一线性电机50为牵引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线性电机50也可以是推进电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线性电机50的安装方向可能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而改变,即,电机本体54可能连接至第一靠背部36,伸缩杆56可能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

第一靠背部36沿平台30的纵轴x方向具有一第一长度,第二靠背部38沿纵轴x方向具有一第二长度。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特别地,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大约为1:2。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度可以被设计成小于,等于,或者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向上凸起的折叠52被描述成用以提供一腰部支撑,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向上凸起的折叠52也可以用于其他目的。因此,向上凸起的折叠52的腰部支撑功能仅为例示性,本发明不对此限定。

连接一第二致动器60,第二致动器60构造成用于驱动第一靠背部36和第二靠背部38作为一个整体相对床架30转动。具体来说,第二致动器60为第二线性电机,该第二线性电机包括电机本体62和伸缩杆64。第二线性电机的电机本体62枢转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第二线性电机的伸缩杆64枢转连接至第一靠背部3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机本体62枢转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的横杆63,横杆63与纵向杆51垂直连接。应当理解的是,电机本体62可枢转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的任何合适的部位。本实施例中,第二线性电机60为推进电机,当其运转时,驱动整个靠背34向上转动。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线性电机60也可以是牵引电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线性电机60的安装方向可能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而改变,即,电机本体62可能连接至第一靠背部36,伸缩杆64可能连接至第二靠背部38。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平台32进一步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架30上的固定部64。第一靠背部36的第一端42紧邻平台32的固定部64,因此,相比第二靠背部38,第一靠背部36更靠近固定部64。由于固定部64是固定安装在床架30上的,因此靠背34也可相对固定部64转动。平台32还包括与固定部64可转动连接的腿靠68,以及可转动地安装至腿靠68的脚靠70。靠背34、固定部64、腿靠68和脚靠70沿平台32的纵轴x方向依次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可额外增加一致动器用于调整腿靠68以实现更舒适的姿势。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平台32可以仅由延伸至平台脚端的较大的固定部和一靠背组成。

在操作过程中,可选择地对第一致动器50和第二致动器60进行操作以实现靠背34的各种支撑角度和相对于整个靠背34的基线58向上凸起的折叠52的各种高度。图8-10例示了同时操作第一和第二致动器50、60时靠背34的各种范例性的姿势。如图8,靠背34向上转动以使得下靠背部36相对床架30位于35度角的位置,而靠背34在向上凸起的折叠52位置凸升至一高度。如图9,通过操作第二致动器60,靠背34进一步向上转动以使得下靠背部36相对床架30位于50度角的位置,而向上凸起的折叠52的高度保持不变,即,操作第二致动器60并没有改变上靠背部38与下靠背部36之间形成的角度,或者说向上凸起的折叠52的高度。如图10,通过进一步操作第二致动器60,靠背34进一步向上转动以使得下靠背部36相对床架30位于70度角的位置,同时向上凸起的折叠52的高度依然不变。应当理解的是,通过操作第一致动器50和第二致动器60,第一靠背部36可以位于任何合适的角度,靠背34可以凸起到任何合适的高度。

图11和12例示了仅操作第二致动器60时靠背34的各种姿势。在这些实施例中,上靠背部38和下靠背部36共面,第一致动器50具有最大长度,也就是说,没有形成凸起的支撑面。靠背34可以像任何常规的靠背那样被操作,即,靠背没有被分成多个部分。具体而言,如图11,靠背34向上转动至35度,同时上靠背部38和下靠背部36共面。如图12,靠背34继续向上转动至70度,同时上靠背部38和下靠背部36共面。也应当理解的是,通过操作第二致动器60,靠背34可以位于任何合适的角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凸起的支撑面是通过靠背形成的,所述凸起的支撑面可被用作腰部支撑或者用于其他目的。腰部支撑或用于其他目的的向上凸起的折叠被设计到靠背中而无需额外的硬件,只需要使靠背分开以及额外的致动器来驱动它。这样在减小重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电动机构或电动家具的成本。

电动机构已经结合用于支撑用户身体的电动家具,描述如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的电动机构可同样适用于支撑其他具有缩进部分的物体。电动机构通过折叠平台自身的结构以形成凸起的支撑进而对于用户身体的缩进部分或者其他物体的缩进部分提供支撑。

在上述实施例中,靠背被分成第一和第二靠背部以形成唯一的一个凸起支撑。应当理解的是,靠背也可以分成多于两个的可转动部以形成更多的凸起支撑,或者形成凸起支撑与凹陷支撑的组合。所述凹陷支撑可用于支撑用户身体突出的部分或者支撑其他物体突出的部分。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