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减重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840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螺旋减重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传动更省力的螺旋减重杆,本螺旋减重杆特别适合用于胶棉拖把的挤干传动机构中,当然也可以用于其它省力的传动机构中。



背景技术:

传动结构在各领域中都有应用,以胶棉拖把为例,目前市场上的胶棉拖把结构大致相同,包括拖把杆、拖把头和挤水机构,胶棉拖把中的挤水结构就是一种传动结构,挤水机构包括拉手把、拉杆、卡钳座、胶棉夹和挤水棒,拖把头为胶棉夹所夹持住,胶棉夹固定在拉杆底端,拉杆的顶端与拉手把活动销接在一起,拉手把销接在拖把杆上,挤水棒是扁圆形的,其一端销接在卡钳座的下端。

如一专利号为ZL03231227.X(公告号为CN 262641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胶棉拖把》,专利号为ZL 200920121093.8(公告号为CN20140988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插入式挤水胶棉拖把》,专利号为ZL 200920075021.4(公告号为CN2014531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胶棉拖把》,专利号为ZL201110102067.2(公开号为CN102138771A)的中国发明专利《活动式多功能胶棉拖把》,它们均披露了这样一种用于胶棉拖把的挤水结构。

现有胶棉拖把的脱水或者清洁是靠拉动拖把杆上的拉手,使拖把杆下端叉头上的滚轴挤压胶棉来完成的,这种脱水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挤水机构(传动结构)设于拖把杆外,显得累赘,结构看起来有点杂乱、不简洁。

2、挤水过程中,因拉手把铰接在拖把杆外,扳动拉手把,使用者易夹到手而受伤。

3、要将吸附有水的胶棉移动至位于卡钳座的挤水棒之间,需要克服很大的阻力,而拉手把本身不是一个省力杠杆,故操作者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吸附有水的胶棉移动至位于卡钳座的挤水棒之间,操作非常费力。

综上所述,现有胶棉拖把的挤水结构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非常适合用于胶棉拖把挤水结构中的螺旋减重杆,采用该螺旋减重杆后的胶棉拖把,具有使拖把整体结构更为简洁,且挤水操作省力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旋减重杆,包括外周设有外螺纹的螺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上的外螺纹沿轴向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螺旋杆部和第二螺旋杆部,第一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距大于第二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距,还包括用以固定在第一部件上的第一带动块和用以固定在第二部件上的第二带动块,第一带动块内具有与第一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相配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套设在第一螺旋杆部上,第二带动块内具有与第二螺旋杆部相配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套设在第二螺旋杆部上。

作为改进,上述螺旋杆的中部设有环形挡肩部,所述第一螺旋杆部位于环形挡肩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旋杆部位于环形挡肩部的另一侧。设置环形挡肩部可将第一螺旋杆部和第二螺旋杆部阻断,确保第一带动块不会进入到第二螺旋杆部,同时也确保第二带动块不会进入到第一螺旋杆部,而且环形挡肩对第一带动块和第二带动块在螺旋杆上的移动有约束作用。

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螺旋杆部和第二螺旋杆部为独立的两个部件,其中,第一螺旋杆部为金属材质的麻花杆,第二螺旋杆部为螺旋杆,同时,环形挡肩与下螺旋杆部为一体件,第一螺旋杆部插设并固定在环形挡肩内。上螺旋杆部和下螺旋杆部为独立的两个部件,便于生产制造,并简化模具结构,另外可将上螺旋杆部和下螺旋杆部采用不同材质制成,利于力的传递并可节省成本;上螺旋杆部采用麻花杆结构更利于传递动力和运动,使得第一带动块在第一螺纹杆部上滑移更轻松,而下螺旋杆部采用螺纹杆利于对第二带动块的锁定,根据不同需求对应设计,使整个螺旋传动杆的结构布局更为合理。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螺旋杆部插设并通过定位销固定在环形挡肩内。采用定位销结构定位,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作为一种传动方式,上述第一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这样第一带动块与第二带动块在螺旋杆上滑移的方向保持一致,即若第一带动块沿螺旋杆上移,则第二带动块也沿螺旋杆上移,即若第一带动块沿螺旋杆下移,则第二带动块也沿螺旋杆下移。

作为一种传动方式,上述第一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这样第一带动块与第二带动块在螺旋杆上滑移的方向保持相反。即若第一带动块沿螺旋杆上移,则第二带动块也沿螺旋杆下移,即若第一带动块沿螺旋杆下移,则第二带动块也沿螺旋杆上移。

作为改进,上述螺旋杆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螺纹连接孔。设置螺纹连接孔便于螺旋杆与轴承组件连接。

为便于第一带动块与第一部件连接,上述第一带动块的上部具有弹性卡扣部,第一带动块的下部具有环形挡部,所述环形挡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槽。其可通过弹性卡扣部与第一部件连接,另外导向槽的设置,可通过第二部件上设置的导向条进行导向配合,确保第二带动块与第二部件之间仅轴向滑移,不能旋转。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螺旋杆部上外螺纹为多头螺纹。多头螺纹更利于传递动力和运动,使得第一带动块在第一螺旋杆部上滑移更轻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因第一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距大于第二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距,第一带动块相对第一螺旋杆部移动的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第二带动块相对第二螺旋杆部移动的距离小于第一带动块相对第一螺旋杆部移动的距离,同时意味着,在第二带动块受到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带动第一带动块移动的力小于第二带动块受到的阻力,第一螺旋杆部和第二螺旋杆部上外螺纹的螺距相差越大,越省力。本减重杆适合用于胶棉拖把的挤干传动机构上,具体应用时,将螺旋杆设于胶棉拖把的外管和内管内,螺旋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卡钳座内,第一带动块与内管固定,第二带动块与外管及胶棉头固定,挤干操作时,一手握外管,另一手握内管并将内管相对外管前推或后拉,第一带动块相对第一螺旋杆部下移或上移,因内、外管及第一、第二带动块均不会旋转,在内、外管相对运动时,只会带动螺旋杆部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根据螺纹传动原理,根据两个螺旋杆部上螺纹的螺旋方向是否相同或相反,保证第一带动块相对第一螺旋杆部下移或上移,第二带动块均相对第二螺旋杆部上移,从而使得外管相对卡钳座上移,最终带动胶棉头相对卡钳座上移,胶棉头的海绵部分进入卡钳座的挤水棒之间进行挤水。当然也可以用于其它省力的传动机构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正常状态);

图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带动块上移状态);

图3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螺旋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带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带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正常状态);

图7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带动块上移状态)

图8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螺旋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正常状态);

图10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带动块下移状态);

图11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在胶棉拖把上的应用立体结构示意图(正常工作状态);

图13为图12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A处放大图;

图15为图13的B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在胶棉拖把上的应用立体结构示意图(前推挤干状态);

图17为图16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的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一种螺旋减重杆,包括外周设有外螺纹的螺旋杆1,螺旋杆1上的外螺纹沿轴向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螺旋杆部11和第二螺旋杆部12,第一螺旋杆部11上外螺纹的螺距大于第二螺旋杆部12上外螺纹的螺距,第一螺旋杆部11上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杆部12上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旋杆部11上外螺纹优选为多头螺纹。。螺旋杆的中部设有环形挡肩部13,第一螺旋杆部11位于环形挡肩部13的一侧,第二螺旋杆部12位于环形挡肩部13的另一侧。

还包括用以固定在第一部件上的第一带动块5和用以固定在第二部件上的第二带动块6,第一带动块5内具有与第一螺旋杆部11上外螺纹相配的第一螺纹孔51,第一螺纹孔51套设在第一螺旋杆部11上,第二带动块6内具有与第二螺旋杆部12相配的第二螺纹孔61,第二螺纹孔61套设在第二螺旋杆部12上。

螺旋杆1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螺纹连接孔16。第一带动块5的上部具有弹性卡扣部52,第一带动块5的下部具有环形挡部53,所述环形挡部53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槽531。

本螺旋减重杆的工作原理以应用到胶棉拖把上作为示例说明,如图9~15所示。

胶棉拖把,包括由套装一起的内管4和外管7组成的拖把杆,外管7一般位于内管2下部,同时,内管4和外管7之间还需要设置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第一带动块5通过弹性卡扣部52固定在内管4的下端。

外管2的下端固定有带动座8,带动座8具有插入管81,插入管81插入并固定在外管7的下端,第二带动块6成型在插入管81内,胶棉头3通过螺钉10与带动座8连接在一起;故胶棉头3与外管7连接在一起并能随外管7移动。

卡钳座9,设于拖把杆下方,卡钳座9的下部前后两侧壁上均安装有挤水棒92,挤水棒92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胶棉头3设于卡钳座3下部的前后两侧壁之间并能上下移动。卡钳座9的上部具有插管部91,卡钳座9上的插管部91从插入管81的下端插入并能上下滑移,插管部91从插入管81的下端插入并能上下滑移。

螺旋杆1设于拖把杆内,螺旋杆1的第二螺旋杆部12的下端通过轴承14安装在插管部91内,螺旋杆1能绕自身轴线旋转并能随插管部91一起移动。

如图1~7所示,挤干操作时,一手握外管7,另一手握内管4并将内管4相对外管7前推,第一带动块5相对第一螺旋杆部11下移,因内管4、外管7及第一带动块5、第二带动块6均不会旋转,在内管4、外管7相对轴向运动时,只会带动螺旋杆1能绕自身轴线旋转,因第一螺旋杆部11和第二螺旋杆部12的螺纹转向相反,根据螺纹传动原理,第一带动块5相对第一螺旋杆部11下移,第二带动块6则相对第二螺旋杆部12上移,从而使得外管7相对卡钳座9上移,最终带动胶棉头3相对卡钳座9上移,胶棉头3的海绵部分进入卡钳座9的挤水棒92之间进行挤水;前推挤水的操作方式更为简单,且无需在拖把杆外额外设置把手和连杆结构,简化胶棉拖把的结构。又因,第一螺旋杆部11上外螺纹的螺距大于第二螺旋杆部12上外螺纹的螺距,第一带动块5相对第一螺旋杆部11移动的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第二带动块6相对第二螺旋杆部12移动的距离小于第一带动块5相对第一螺旋杆部11移动的距离,同时意味着,在第二带动块6受到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带动第一带动块5移动的力小于第二带动块6受到的阻力,第一螺旋杆部11和第二螺旋杆部12上外螺纹的螺距相差越大,越省力。

如图6~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螺旋杆部11上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杆部12上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以胶棉拖把为例,其不过是上拉内管4实现挤水。

如图9~1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螺旋杆部11和第二螺旋杆部12为独立的两个部件,其中,第一螺旋杆部11为金属材质的麻花杆,第二螺旋杆部12为螺旋杆,同时,环形挡肩13与下螺旋杆部12为一体件,第一螺旋杆部11插设并通过定位销15固定在环形挡肩13内。

上螺旋杆部11和下螺旋杆部12为独立的两个部件,便于生产制造,并简化模具结构,另外可将上螺旋杆部11和下螺旋杆部12采用不同材质制成,利于力的传递并可节省成本;上螺旋杆部11采用麻花杆结构更利于传递动力和运动,使得第一带动块5在第一螺纹杆部11上滑移更轻松,而下螺旋杆部12采用螺纹杆利于对第二带动块6的锁定,根据不同需求对应设计,使整个螺旋传动杆的结构布局更为合理。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如下带动块也可以是带动卡钳座前后移动实现挤水的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