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07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雾拖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雾拖把。



背景技术:

清洁工具,如喷雾拖把、喷雾擦窗器等,可向地面、玻璃喷出水雾、并通过水雾将粘附在如地面上的污渍,进行软化而达到快速清洁的目的。喷水工具,如喷壶、喷瓶等,可以进行浇水、浇花。但无论是清洁工具或者喷水工具,都只能实现其单一的功能。

拖把是常用于家居卫生清洁的器具,其结构主要是由拖把杆和铰接在拖把杆下端的拖把头等构成,因其结构设计简单、清洁面积大、清洁效果好等优点而广受人们喜爱,发展到现在已出现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结合的拖把,如上述的喷雾拖把。并且喷雾拖把为了克服功能单一的问题,通过可更换拖把头为擦窗器,实现两种喷雾工具的切换。无论是喷雾拖把还是喷雾擦窗器,需要进行喷水,就势必要在拖把杆上配备喷水装置。目前的喷水装置一般包括喷头、与喷头相连通的水管、与水管相连通的泵压装置以及储液容器,泵压装置上连接有触发开关。在现有技术中,喷头、储液容器都设置在拖把杆上靠近拖把头的位置。该种结构的设置使其作为拖把在进行拖地时,对喷水的使用均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一旦将拖把换成擦窗器反向用于擦窗时,泵压装置容易出现吸不到倒置的储液容器中水的情况,使喷水功能失效;同时喷头的角度固定,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喷水,操作也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雾拖把。

在本申请中,位置的前、后、上、下均以操控件为相对参照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雾拖把,包括:拖头组件、连接杆件、操控件以及喷头,所述的拖头组件的后部与所述的连接杆件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的操控件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喷头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杆件上,泵压装置与储液容器相连通以将所述的储液容器中的液体输送至所述的喷头,所述的操控件包括握把、触发开关,所述的触发开关控制所述的泵压装置动作,所述的储液容器内设置有吸水软管,所述的吸水软管具有与所述的储液容器相对固定的固定部,所述的吸水软管的一端为自由端部,所述的吸水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泵压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吸水软管的自由端部连接有重物。

优选地,所述的储液容器至少包括一个向下凸出的圆弧形底面,所述的吸水软管的自由端部靠近所述的储液容器的圆弧形底面。

优选地,所述的操控件还包括操控件本体,所述的握把、泵压装置以及储液容器均设置在所述的操控件本体上,所述的操控件本体具有位于前部的第一连接部、位于后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件的后端部,所述的握把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的握把自上而下朝所述的操作件本体的后部倾斜,所述的储液容器设置在所述的握把的前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操控件本体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储液容器的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形成与储液容器至少部分外形相匹配的收容仓,所述的储液容器可拆卸地收容在所述的收容仓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操控件本体和/或所述的握把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的泵压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所述的触发开关位于所述的握把与所述的储液容器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杆件的内腔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管道,所述的管道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喷头相连通,所述的管道的后端部与所述的泵压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杆件包括喷头管体、中空杆件,所述的喷头连接在所述的喷头管体上,所述的拖头组件的后部与所述的喷头管体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的喷头管体的后端部与所述的中空杆件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的中空杆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的操控件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管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喷头管体内腔中的第一管道、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的中空杆件内腔中的第二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喷头相连通,所述的第一管道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管道的前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管道的后端部与所述的泵压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喷头与连接杆件通过转轴相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连接杆件的轴心线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的拖头组件包括擦布和后部与所述的连接杆件的前端部相连接的支架,所述的擦布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储液容器中增加吸水软管及重物,使喷雾拖把无论是处于向下拖地或是处于向上擦窗,均能实现吸水、喷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拖头组件未示出);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操控件的剖视示意图一;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操控件的剖视示意图二;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喷头管体、喷头的拆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喷头管体、喷头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中喷头管体、喷头的示意图一;

附图8为本实施例中喷头管体、喷头的示意图二。

其中:1、拖头组件;10、支架;2、喷头;20、转轴;21、第一转动配合部;210、第一齿面;3、连接杆件;30、喷头管体;300、第一管道;301、第二转动配合部;3010、第二齿面;31、中空杆件;310、第二管道;4、操控件;40、操控件本体;400、第一连接部;401、第二连接部;41、握把;42、触发开关;43、安装部;5、泵压装置;6、储液容器;60、吸水软管;61、重物;62、圆弧形底面;63、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喷雾拖把,包括拖头组件1、连接杆件3、操控件4以及喷头2,喷头2连接在连接杆件3上,喷头2通过液体通道与泵压装置5相连接,泵压装置5与储液容器6相连通。操控件1包括操控件本体40、握把41以及触发开关42,泵压装置5、储液容器6以及握把41均设置在操控件本体40上,触发开关42控制泵压装置5动作。拖头组件1的后部与连接杆件3的前端部相连接,连接杆件3的后端部与操控件4的前部相连接;连接杆件3的内腔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管道,管道的前端部与喷头2相连通,管道的后端部与泵压装置5相连接,管道32形成喷头2与泵压装置5之间的液体通道。

连接杆件3可以采用直杆、伸缩杆等均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件3具体分为两段,包括喷头管体30、中空杆件31,喷头2连接在喷头管体30上,拖头组件1的后部与喷头管体30的前端部相连接,喷头管体30的后端部与中空杆件31的前端部相连接,中空杆件31的后端部与操控件4的前部相连接;管道包括设置在喷头管体30的内腔中的第一管道300、沿长度方向设置在中空杆件31的内腔中的第二管道310,第一管道300的前端部与喷头2相连通,第一管道300的后端部与第二管道310的前端部相连接,第二管道310的后端部与泵压装置5相连接,第一管道300、第二管道310形成液体通道。

如图3、4所示,操控件本体40具有位于前部的第一连接部400、位于后部的第二连接部401,第一连接部400连接连接杆件3的后端部,握把41连接在第二连接部401,握把41自上而下朝操作件本体40的后部倾斜,便于握持的方便。

操控件本体4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储液容器6的安装部43,安装部43位于操控件本体40的下方、握把41的前方,安装部43形成与储液容器6至少部分外形相匹配的收容仓,储液容器6可拆卸地收容在收容仓内,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容器6上设置卡槽,安装部43上转动地设置卡扣,当卡扣卡在卡槽中时,储液容器6固定在安装部上;转动卡扣使其脱离卡槽,储液容器6从安装部43上拆下。触发开关42位于握把41与储液容器6之间,当握住握把41时,可以直接触摸到触发开关42进行喷水。

操控件本体40和/或握把41内形成有空腔,泵压装置5设置在空腔内,泵压装置5如针筒式的结构,包括筒体、活塞,筒体内与活塞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触发开关42与活塞的另一端能够相抵。泵压装置5不是本申请的发明点,在此不进行详细描述。

储液容器6内设置有吸水软管60,吸水软管60具有与储液容器6相对固定的固定部63,本实施例中,固定部63与储液容器6的开口处相固定,吸水软管60一端为自由端部,吸水软管60的另一端与泵压装置5相连通,吸水软管60的自由端部连接有重物61。储液容器6至少包括一个向下凸出的圆弧形底面62,当转动工具时,吸水软管60的自由端部通过重物61的重力始终靠近储液容器6的圆弧形底面62,可以吸到水。

如图5-8所示,喷头2与喷头管体30通过转轴20相转动连接,转轴20的轴心线与喷头管体30的轴心线相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喷头2的轴心线aa与喷头管体30的轴心线bb之间形成夹角α,喷头2与喷头管体30之间夹角α通过转轴20可进行调节,即喷头2与喷头管体30之间可以相对转动,调节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20为能够自锁的阻尼转轴,用手转动喷头2,当手的作用力大于阻尼转轴的阻力时,喷头2即可以实现转动调节角度;当松开喷头2时,阻尼转轴本身的阻力使得喷头2与喷头管体30处于相对固定状态。

如图5所示,或者在喷头2设置第一转动配合部21,第一转动配合部21上设置有第一齿面210,喷头管体30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配合部301,第二转动配合部301上设置有第二齿面3010,第一齿面210与第二齿面3010相配合。用手转动喷头2,当手的作用力克服第一齿面210与第二齿面3010之间的相对阻力时,喷头2即可以实现转动调节角度;当松开喷头2时,第一齿面210与第二齿面3010配合,喷头2与喷头管体30处于相对固定状态。

拖头组件1包括后端与喷头管体30的前端部相连接的支架10、可拆卸第安装在支架10上的擦布,擦布可以进行擦地、擦窗或擦桌子。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