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家用婴儿床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用婴儿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婴儿床的产品还在发展之中,绝大部分婴儿用品的设计是参照成人对应用品进行缩放,并不能很好满足婴儿的需求。国外的婴儿产品更多推崇专务专用,而且制造成本较高,相应的价格也很昂贵。近几年,我国婴儿的人数会有一段增长期,人们对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愈加重视,好的适用性的婴儿床成为一种需求。
好的婴儿床要用高质量的材料,但是婴儿床的使用周期一般较短,这种矛盾对其用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目前,也用部分婴儿床的生产企业和研究人员对婴儿床的多功用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多功用婴儿床,通常的做法是对婴儿床所用的木板等材料进行简单的拆装,拼装成桌子等常用家具,但总体结构还是以婴儿床为主体,其他形态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拆装灵活、实用性强的多功用婴儿床及其组装方法,从而方便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用婴儿床,包括扶手支架1和床板2,所述扶手支架1通过连接杆3固定设置于床板2两侧,且扶手支架1对床板2进行固定支撑;扶手支架1包括上下两条横梁,其中一条为直线形横梁、另一条为弧线形横梁,所述两条横梁均可置于地面,当弧线形横梁置于地面时婴儿床呈摇椅形态,将婴儿床上下进行翻转,当直线形横梁置于地面时婴儿床呈扶手形态或儿童床形态,所述床板2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条状木板单元21,相邻木板单元21之间通过边铁22连接,每两块木板单元21之间的角度通过装配的连杆23调节。
优选的,所述扶手支架1包括扶手木11、固定杆12和底架13,所述扶手木11为弧线形结构,固定杆12为采用不锈钢冲压的椭圆形支架,底架13为折线结构,底架13的横梁为直线形,所述扶手木11和固定杆12之间用螺钉连接,固定杆12与底架1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扶手木11的弧度为40-120°,半径为80-120cm。
优选的,所述木板单元21的长度为50-70mm,宽度为5-13cm,厚度为1.2-2.6cm。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用婴儿床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边铁22包覆于床板2两侧四周,通过挤压变形与摩擦力连接,边铁22表面冲坑或钻孔安装铆钉;
(b)任意两个木板单元21之间通过连杆23进行连接,木板单元21两侧进行冲压变形定位,木板单元21之间可添加柔软条状物进行连接,条状物与木板单元21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数量为2条或3条,位置居中;
(c)底板2通过柔软片状物包覆并于扶手连接杆3通过螺钉连接,其包方式可为整体包覆与两侧条状物包覆,根据包覆物强度采用;
(d)扶手支架1与扶手连接杆3可通过螺钉垫片进行连接,扶手支架1处设计为U型槽;
(e)所述扶手木11和固定杆12之间用螺钉连接;
(f)所述固定杆12与底架1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婴儿床的扶手支架部分,进行了弧面和平面的设计,使多功用婴儿床可以有摇摆式支撑和平稳支撑两种支撑方式;
(2)床板任意两木板单元间通过连杆调整角度,可以根据使用者身高、习惯调节最舒适的底板曲线,在婴儿摇床(0-6月)、婴儿床(0-3岁)、儿童床(3-9岁)、扶手椅、摇椅等形态间转换,节约资源、丰富产品价值;(3)床板部分化整为零,整体可拆装,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功用婴儿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功用婴儿床中扶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功用婴儿床中床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60°装配示意图,(b)为0°装配示意图,(c)为30°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功用婴儿床的使用形态图,其中(a)为扶手形态图,(b)为摇椅形态图,(c)为儿童床形态图。
图5为本发明多功用婴儿床的边铁包覆于床板两侧四周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c)为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多功用婴儿床的板单元与连杆进行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本发明多功用婴儿床,包括扶手支架1和床板2,所述扶手支架1通过连接杆3固定设置于床板2两侧,且扶手支架1对床板2进行固定支撑,床板2的水平角度能够调节;扶手支架1包括上下两条横梁,其中一条为直线形、另一条为弧线形,该两条横梁均可置于地面,当弧线形横梁置于地面时婴儿床呈摇椅形态,将婴儿床上下进行翻转,当直线形横梁置于地面时婴儿床呈扶手形态或儿童床形态。
结合图2,所述扶手支架1包括扶手木11、固定杆12、底架13,所述扶手木11为弧线形结构,固定杆12为采用不锈钢冲压的椭圆形支架,底架13为折线结构,底架13的横梁为直线形;所述扶手木11和固定杆12之间用螺钉连接,固定杆12与底架1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扶手木11的弧度为40-120°,半径为80-120cm。
结合图3,所述床板2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条状木板单元21,相邻木板单元21之间通过边铁22连接,每两块木板单元21之间的角度通过装配的连杆23调节。图3为本发明多功用婴儿床中床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60°装配示意图,(b)为0°装配示意图,(c)为30°装配示意图。所述木板单元21的长度为50-70mm,宽度为5-13cm,厚度为1.2-2.6cm。
结合图4,当弧线形横梁置于地面时婴儿床呈摇椅形态如图4(b),将婴儿床上下进行翻转,使直线形横梁置于地面时婴儿床呈扶手形态如图4(a)或儿童床形态如图4(c)。
本实施例中多功用婴儿床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扶手支架1和床板2。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扶手支架1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扶手支架1由三个零件组成,扶手上面的扶手木11、椭圆形固定杆12、折线状底架13。扶手木11和椭圆形固定杆12之间用螺钉连接,椭圆形固定杆12与折线状底架1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扶手木11材料选用松木,要去除表面毛刺,因产品使用周期较长,固定杆12、底架13采用不锈钢冲压,防锈,美观。扶手支架1总的高度为524cm,宽度为10cm,扶手木11的最大长度为100cm,固定杆12部分最大长度124cm。固定杆12、底架13冲压板件厚度为0.8cm。
下面结合附图3对床板2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床板2由两个零件组成,床板2中间的木板单元21,木板单元21两侧的边铁22,床板2的总宽度为65cm,长度为130cm,厚度为2.4mm。木板单元21材料选用松木,边铁22材料选用不锈钢。每两块木板单元21之间采用边铁22相互连接,每两块木板单元21之间的角度由装配的连杆23决定,可以通过更换连杆23改变木板单元21间的角度。
下面结合图4对多功用婴儿使用情况进行说明:
通过选择扶手支架1弧面部分接触地面还是平面部分接触地面,从而决定多功用婴儿床是否可以摇晃。通过选用不同的连杆23来调整任意木板单元21之间的角度,从而改变整个床板2的曲线。使之适用多功用的需求,和适应个人不同的身高和习惯,如婴儿摇床0-6月、婴儿床0-3岁、儿童床3-9岁、扶手椅、摇椅。实现在摇晃的婴儿摇床、非婴儿摇椅到平稳的婴儿床、扶手椅之间的转换。婴儿床木板单元21部分可进行调节,组合以适应各种功用的需求。
实现可拆装需求:采用管状,棒状及其他可适用形状及其弯折变形作为主体结构,用塑件及其他方式进行连接、用螺钉、螺栓螺母径向连接紧固,使婴儿床可以拆装和变形。
上述多功用婴儿床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边铁(22)包覆于床板2两侧四周,通过挤压变形与摩擦力连接,(目前采用方式,见图5),边铁(22)表面冲坑或钻孔安装铆钉。
(b)任意两个木板单元(21)之间通过连杆(23)进行连接(见图6),底板之间木板单元(21)两侧进行冲压变形定位,添加连接:木板单元(21)之间可添加柔软条状物进行连接,条状物与木板单元(21)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数量为2条至3条,位置居中;其一,限制底板转动;其二,分散底板受力。
(c)底板(2)通过柔软片状物包覆并于扶手连接杆(3)通过螺钉连接,其包方式可为整体包覆与两侧条状物包覆,根据包覆物强度采用;
(d)扶手支架(1)与扶手连接杆(3)可通过螺钉垫片进行连接,因此处需要调节,扶手支架(1)处设计为U型槽;
(e)所述扶手木(11)和固定杆(12)之间用螺钉连接;
(f)所述固定杆(12)与底架(1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