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枕。
背景技术:
在工作之余,多数上班族会通过午睡舒缓疲劳,减轻压力。目前午睡大多通过直接趴在办公桌上休息,然而此种姿势使压力集中于腰椎及颈椎,有午睡习惯的人容易出现腰椎及颈椎病。
目前现有的靠枕由于设计缺陷,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头部位置,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腰部压力,然而由于使用者迫于将头部转向一侧,对于颈椎更为不利,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折叠枕,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头部位置而头部无需偏向,同时在不用时可以折叠,便于收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折叠枕,包括枕面及支架,枕面中心部贯穿开口,其四角与支架四脚固定连接,所述开口处的边缘形状与人脸型相适应,所述支架为框型,枕面中心部的开口位于支架的中心,使用时,用户脸部边缘直接靠于开口上,透过开口呼吸;支架四脚通过四根撑杆与推动机构连接,所述推动机构能够控制支架撑开或收缩,撑开时,支架枕面部分与水平面呈30°~60°的夹角。
进一步的,推动机构撑开时,支架与水平面呈夹角优选为45°,一方面有利于休息,另一方面最大程度缓解腰部与颈部压力。
推动机构可以这样设置,包括一根中辊,一端设有可沿四周插入四根支架骨的支点座,支点座下方与桌面接触处用软塑做成摩擦体,中辊上套有可沿辊体轴向滑动的套型构件,套型构件四周通过四根撑骨与支架骨的一端连接,支架骨另一端与支点座活动连接,使得撑骨随着套型构件的上下滑动而达到撑开或收拢折叠枕的目的。
中辊表面还设有位于中辊上端的限位节片,通过节片限制套型构件下滑,以确保枕面在工作时的张力,套型构件可以通过人力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折叠枕,包括枕面1、支架2,枕面1中心部贯穿开口3,枕面四角与支架2的四个支架骨固定连接,所述开口处的边缘形状与人脸型相适应;所述支架2为锥型,枕面1中心部的开口;支架2一侧通过撑骨与推动机构连接,所述推动机构能够控制支架2撑开或折叠,撑开时,枕面1与水平面呈30°~60°的夹角。
一般的,枕面1与水平面呈45°的夹角。
如图2所示,所述推动机构是这样设置的,包括一根中辊41,一端设有支点座42,中辊41上套有可沿辊体轴向滑动的套型构件43,套型构件43四周通过四根撑骨44与支架骨2的一端连接,支架骨另一端与支点座42活动连接,使得撑骨44随着套型构件43的上下滑动带动折叠枕的撑起或收拢。
中辊表面还设有位于套型构件滑动范围上端的限位节片4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