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95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管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式书架。



背景技术:

书架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具,图书馆内大多采用书架上放置铁皮或塑料材质的书立来固定书籍。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一、书立夹持力较小,容纳的书籍不多,放多了容易倾斜歪倒;二、图书馆书籍较多,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书籍堆放在很高的书架上,整理书籍和取书都需要借助云梯,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如何提供一种避免书籍倾斜歪倒,方便整理书籍和取书的书架,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公开了一种旋转式书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书籍倾斜歪倒,方便整理书籍和取书的旋转式书架。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旋转式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密封的桶体,所述桶体内滚动安装书架,桶体圆周面上开设窗口,所述书架由转轴和挡板组成,所述转轴的横截面为六边形,转轴侧面的每个面上垂直固定两块挡板,所述转轴两端转动安装在桶体的底面中心,所述转轴一端从桶体底面伸出,转轴伸出部上安装手轮,所述桶体放置在底台上,底台上表面设有与桶体配合的圆弧槽。

优选的是,所述挡板一边固定在转轴上,另一边垂直挡板向内延伸出防滑条。

优选的是,所述手轮转动安装在桶体靠下的底面上,手轮通过传动带与转轴伸出部传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桶体两端底面中心上分别固定轴承,所述转轴两端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上。

优选的是,所述窗口宽度与略大于书本高度,窗口长度与桶体长度基本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窗口开设在桶体圆周面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桶体内旋转安装书架,桶体上开设窗口,转轴伸出部上安装手轮,桶体放置在底台上,因此书籍摆放在书架表面,通过转动手轮将书架上的书籍转动至窗口处,窗口高度低,方便整理书籍和取书,底台提高了桶体放置的平稳性;由于挡板上均延伸出防滑条,挡板之间的距离与书籍吻合,因此书籍卡扣在挡板之间,防止书籍倾倒,防滑条避免书籍跟谁书架旋转时,书籍从挡 板之间滑出;由于手轮转动安装在桶体靠下的底面上,手轮与转轴伸出部传动连接,因此手轮高度降低,便于更加方便的使力转动手轮,使书架转动,方便整理书籍和取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书架中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书架中书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至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两端密封的桶体1,所述桶体1内滚动安装书架2,桶体1圆周面上开设窗口3,所述书架2由转轴21和挡板22组成,所述转轴2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转轴21侧面的每个面上垂直固定两块挡板22,所述转轴21两端转动安装在桶体1的底面中心,所述转轴21一端从桶体1底面伸出,转轴21伸出部上安装手轮4,所述桶体1放置在底台5上,底台5上表面设有与桶体1配合的圆弧槽6。

所述挡板22一边固定在转轴21上,另一边垂直挡板22向内延伸出防滑条7。

所述手轮4转动安装在桶体1靠下的底面上,手轮4通过传动带8与转轴21伸出部传动连接。

所述桶体1两端底面中心上分别固定轴承9,所述转轴21两端固定在轴承9的内圈上。

所述窗口3宽度与略大于书本高度,窗口3长度与桶体1长度基本一致。

所述窗口3开设在桶体1圆周面的下方。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桶体内旋转安装书架,桶体上开设窗口,转轴伸出部上安装手轮,桶体放置在底台上,因此书籍摆放在书架表面,通过转动手轮将书架上的书籍转动至窗口处,窗口高度低,方便整理书籍和取书,底台提高了桶体放置的平稳性;由于挡板上均延伸出防滑条,挡板之间的距离与书籍吻合,因此书籍卡扣在挡板之间,防止书籍倾倒,防滑条避免书籍跟谁书架旋转时,书籍从挡板之间滑出;由于手轮转动安装在桶体靠下的底面上,手轮与转轴伸出部传动连接,因此手轮高度降低,便于更加 方便的使力转动手轮,使书架转动,方便整理书籍和取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桶体内旋转安装书架,桶体上开设窗口,转轴伸出部上安装手轮,桶体放置在底台上,因此书籍摆放在书架表面,通过转动手轮将书架上的书籍转动至窗口处,窗口高度低,方便整理书籍和取书,底台提高了桶体放置的平稳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