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佛像摆放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377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佛像摆放支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佛教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部可以调节高度同时背板可折叠方便收纳而且背板灯可以移动和取放的可折叠佛像摆放支架。



背景技术:

琉璃等透明材质的佛像因其色彩单纯,能够利用透明材料的透光、导光特性,通过补光增加佛像的装饰性、可视性,以更好表现佛像雕塑的细节,并且增加庄重感。通常光源设置在佛像摆放支架底座上,利用琉璃导光特性由底部向头部照射。因为光在琉璃内传导衰减,佛像往往底部较亮,头部较暗。随琉璃佛像体积加大、高度增加,会令光束无法传导到佛像头部,出现佛像“黑脸”现象,影响佛像的销售。

同时现有技术中设置在佛像摆放支架的光源不能根据佛像的大小对底座高度进行调节,对于佛像的背板部位不能折叠在收纳的时候很占空间,同时对于背板上的背板灯一般都是固定的不能移动调节左右位置,对于大型的佛像无法进行轻松的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佛像大小对底座可折叠背板高度进行调节,可折叠背板可以折叠在收纳的时候能够节省空间也可以随意组合调整可折叠背板高度,同时可折叠背板上的可移动背板灯也可以随意左右移动位置,底座也更方便移动,顶部设置有遮阳板不仅可以遮阳还能够遮挡酸雨的可折叠佛像摆放支架。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佛像摆放支座,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上板,上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底座高度调节装置,上板内部设置有底座灯;所述底座高度调节装置为设置在底座上端的若干个可调节支柱以及设置在上板底部的若干个空心柱构成,所述空心柱上设置有圆孔,可调节支柱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折叠背板,可折叠背板设置有底部折叠单元、若干个中间折叠单元和顶部折叠单元并通过U型固定件连接,所述中间折叠单元中部设置有可移动背板灯凹槽,所述可折叠背板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设置有遮阳板。可移动背板灯通过设置底座高度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底座的高度,这样可以根据佛像的大小来调节使得佛像的头部一直处于可移动背板灯的位置,不需要每一个尺寸的佛具都研究一个底座。使用时,将可调节支柱放入空心柱中并调节到合适高度,通过固定件穿过可调节支柱上的调节孔和空心柱上的圆孔进行固定,该结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同时设置若干个可调节支柱和对应的空心柱使得牢固性更好。可移动背板灯可折叠背板顶部还设置有遮阳板,能够防止在酸雨或 者其他腐蚀性物质对于佛像的损坏,延长了佛像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可折叠背板,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对背板进行拆卸或者折叠,减少了收纳所需要的空间,同时使用安装过程也更方便,可以根据佛具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背板折叠单元进行组合,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大小佛具的使用。通过在中间折叠单元设置可移动背板灯凹槽,可以将可移动背板灯在使用的时候从侧面放入可移动背板灯凹槽中,并可以调节左右位置,不使用的时候将可移动背板灯从可移动背板灯凹槽中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折叠单元中部的可移动背板灯凹槽内设置有可移动背板灯。使用时,将可移动背板灯从侧面放入可移动背板灯凹槽中,并可以调节左右位置,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可移动背板灯从可移动背板灯凹槽中取出,使用更方便,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折叠单元和底部折叠单元的左右两端内部设置有固定件凹槽和支杆凹槽,中间折叠单元和底部折叠单元上端设置有固定支柱;所述顶部折叠单元两端内部设置有固定件凹槽和支杆凹槽。通过设置固定件凹槽,使得U型固定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折叠单元中用于固定两个相邻折叠单元的左右位置,通过设置固定支杆和支杆凹槽,将固定支杆放入支杆凹槽中用于固定相邻折叠单元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得多个折叠单元能够相互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上设置有一个圆孔,可调节支柱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通过设置一个圆孔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减少了制造的繁琐性,使得制作更方便简单,利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上设置有两个圆孔,可调节支柱上设置有不少于三个调节孔。通过设置两个圆孔使得固定的效果更好,同时一旦有一个圆孔有损坏则另一个圆孔仍然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安全性能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的内径比可调节支柱的外径大,所述固定件凹槽内径比U型固定件外径大,所述支杆凹槽内径比固定支杆外径大,所述支杆凹槽的深度大于顶部折叠单元、中间折叠单元和底部折叠单元宽度的2/3。通过将空心柱的内径设置比可调节支柱的外径稍大,可以更方便可调节支柱的放入。通过设置固定件凹槽内径比U型固定件外径大以及支杆凹槽内径比固定支杆外径大能够更好的将U型固定件放入固定件凹槽中以及固定支杆放入支杆凹槽中。通过支杆凹槽的深度大于顶部折叠单元、中间折叠单元和底部折叠单元宽度的2/3,能够更好的保证背板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底座垫和若干个可收放滑轮。通过设置耐磨底座垫可以减少底座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从而延长了底座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可收放滑轮,可以在移动大型佛像时将滑轮放下方便移动,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使用过程中更便捷,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将滑轮折叠防止底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内部侧壁上设置有音响。通过设置音响,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发出诵经或者佛教音乐,使得使用者更好的进入氛围,满足更多人的使用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整体为圆台形。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圆台形,能够使得底座能够承受更大的佛像的重量,不仅美观也使得可折叠佛像摆放支架的整体使用寿命延长。

进一步的,所述可收放滑轮由滑轮和可折叠支腿构成。当需要移动佛像时,将可折叠支腿放下,滑轮接触底座完成移动,当不需要移动佛像时,可折叠支腿折叠,滑轮远离地面,防止佛像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高度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底座的高度,这样可以根据佛像的大小来调节使得佛像的头部一直处于可移动背板灯可移动背板灯的位置,不需要每一个尺寸的佛具都研究一个底座。使用时,将将可调节支柱放入空心柱中并调节到合适高度,通过固定件穿过可调节支柱上的调节孔和空心柱上的圆孔进行固定,该结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同时设置若干个可调节支柱和对应的空心柱使得牢固性更好。通过将空心柱的内径设置比可调节支柱的外径稍大,可以更方便可调节支柱的放入。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耐磨底座垫可以减少底座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从而延长了底座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可收放滑轮,可以在移动大型佛像时将滑轮放下方便移动,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使用过程中更便捷,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将滑轮折叠防止底座移动。当需要移动佛像时,将可折叠支腿放下,滑轮接触底座完成移动,当不需要移动佛像时,可折叠支腿折叠,滑轮远离地面,防止佛像移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音响,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发出诵经或者佛教音乐,使得使用者更好的进入氛围,满足更多人的使用便捷。

4、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折叠背板,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对背板进行拆卸或者折叠,减少了收纳所需要的空间,同时使用安装过程也更方便,可以根据佛具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背板折叠单元进行组合,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大小佛具的使用。通过设置固定件凹槽,使得U型固定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折叠单元中用于固定两个相邻折叠单元的左右位置,通过设置固定支杆和支杆凹槽,将固定支杆放入支杆凹槽中用于固定相邻折叠单元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得多个折叠单元能够相互固定。通过支杆凹槽的深度大于顶部折叠单元、中间折叠单元和底部折叠单元宽度的1/2,能够更好的保证背板的稳定性能。可移动背板灯同时在可折叠背板顶部还设置有遮阳板,能够防止在酸雨或者其他腐蚀性物质对于佛像的损坏,延长了佛像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折叠单元设置可移动背板灯凹槽,可以将可移动背板灯 在使用的时候从侧面放入可移动背板灯凹槽中,并可以调节左右位置,不使用的时候将可移动背板灯从可移动背板灯凹槽中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折叠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中间折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中间折叠单元的侧视图。

1、支撑杆,2、遮阳板,3、上板,4、底座灯,5、音响,6、可调节支柱,7、调节孔,8、可收放滑轮,9、耐磨底坐垫,10、底座,12、底座高度调节装置,13、空心柱,14、可折叠背板,15、可移动背板灯,16、支杆凹槽,17、顶部折叠单元,18、固定件凹槽,19、U型固定件,20、中间折叠单元,21、底部折叠单元,22、固定支杆,23、可移动背板灯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可折叠背板14,底座10上方设置有上板3,上板3与底座10之间设置有底座高度调节装置12,上板3内部设置有底座灯4,可折叠背板14上设置有可移动背板灯15;所述底座高度调节装置12由设置在底座10上端的若干个可调节支柱6以及设置在上板3底部的若干个空心柱13构成,所述空心柱13上设置有圆孔,可调节支柱6上设置有调节孔7。所述可折叠背板14设置有底部折叠单元21、若干个中间折叠单元20和顶部折叠单元17并通过U型固定件19连接,所述中间折叠单元20中部设置有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所述可折叠背板14顶部通过支撑杆1固定设置有遮阳板2。通过设置底座高度调节装置12可以调节底座10的高度,这样可以根据佛像的大小来调节使得佛像的头部一直处于可移动背板灯15的位置,不需要每一个尺寸的佛具都研究一个底座10。使用时,将可调节支柱6放入空心柱13中并调节到合适高度,通过固定件穿过可调节支柱6上的调节孔7和空心柱13上的圆孔进行固定,该结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同时设置若干个可调节支柱6和对应的空心柱13使得牢固性更好。可折叠背板14顶部还设置有遮阳板2,能够防止在酸雨或者其他腐蚀性物质对于佛像的损坏,延长了佛像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可折叠背板14,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对背板进行拆卸或者折叠,减少了收纳所需要的空间,同时使用安装过程也更方便,可以根据佛具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背板折叠单元进行组合,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大小佛具的使用。通过在中间折叠单元20设置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可以将可移动背板灯15在使用的时候从侧面放入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 中,并可以调节左右位置,不使用的时候将可移动背板灯15从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中取出。

其中中间折叠单元20中部的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内设置有可移动背板灯15。使用时,将可移动背板灯15从侧面放入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中,并可以调节左右位置,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可移动背板灯15从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中取出,使用更方便,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折叠单元20和底部折叠单元21左右两端内部设置有固定件凹槽18和支杆凹槽16,中间折叠单元20和底部折叠单元21上端设置有固定支柱22;所述顶部折叠单元17两端内部设置有固定件凹槽18和支杆凹槽16。通过设置固定件凹槽18,使得U型固定件19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折叠单元中用于固定两个相邻折叠单元的左右位置,通过设置固定支杆22和支杆凹槽16,将固定支杆22放入支杆凹槽16中用于固定相邻折叠单元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得多个折叠单元能够相互固定。

其中空心柱13上设置有一个圆孔,可调节支柱6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7。通过设置一个圆孔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减少了制造的繁琐性,使得制作更方便简单,利于操作。

其中空心柱13的内径比可调节支柱6的外径大,所述固定件凹槽18内径比U型固定件19外径大,所述支杆凹槽16内径比固定支杆22外径大,所述支杆凹槽16的深度大于顶部折叠单元17、中间折叠单元20和底部折叠单元21宽度的2/3。通过将空心柱13的内径设置比可调节支柱6的外径稍大,可以更方便可调节支柱6的放入。通过设置固定件凹槽18内径比U型固定件19外径大以及支杆凹槽16内径比固定支杆22外径大能够更好的将U型固定件19放入固定件凹槽18中以及固定支杆22放入支杆凹槽16中。通过支杆凹槽16的深度大于顶部折叠单元17、中间折叠单元20和底部折叠单元21宽度的2/3,能够更好的保证背板的稳定性能。

底座10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底座垫9和若干个可收放滑轮8。通过设置耐磨底座垫9可以减少底座10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从而延长了底座10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可收放滑轮8,可以在移动大型佛像时将滑轮放下方便移动,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使用过程中更便捷,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将滑轮折叠防止底座移动。其中上板3内部侧壁上设置有音响5。通过设置音响5,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发出诵经或者佛教音乐,使得使用者更好的进入氛围,满足更多人的使用便捷。底座10整体为圆台形。通过将底座10设置为圆台形,能够使得底座10能够承受更大的佛像的重量,不仅美观也使得可折叠佛像摆放支架的整体使用寿命延长。所述可收放滑轮8由滑轮和可折叠支腿构成。当需要移动佛像时,将可折叠支腿放下,滑轮接触底座完成移动,当不需要移动佛像时, 可折叠支腿折叠,滑轮远离地面,防止佛像移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可折叠背板14,底座10上方设置有上板3,上板3与底座10之间设置有底座高度调节装置12,上板3内部设置有底座灯4,可折叠背板14上设置有可移动背板灯15;所述底座高度调节装置12由设置在底座10上端的若干个可调节支柱6以及设置在上板3底部的若干个空心柱13构成,所述空心柱13上设置有圆孔,可调节支柱6上设置有调节孔7。所述可折叠背板14设置有底部折叠单元21、若干个中间折叠单元20和顶部折叠单元17并通过U型固定件19连接,所述中间折叠单元20中部设置有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所述可折叠背板14顶部通过支撑杆1固定设置有遮阳板2。通过设置底座高度调节装置12可以调节底座10的高度,这样可以根据佛像的大小来调节使得佛像的头部一直处于可移动背板灯15的位置,不需要每一个尺寸的佛具都研究一个底座10。使用时,将可调节支柱6放入空心柱13中并调节到合适高度,通过固定件穿过可调节支柱6上的调节孔7和空心柱13上的圆孔进行固定,该结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同时设置若干个可调节支柱6和对应的空心柱13使得牢固性更好。可折叠背板14顶部还设置有遮阳板2,能够防止在酸雨或者其他腐蚀性物质对于佛像的损坏,延长了佛像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可折叠背板14,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对背板进行拆卸或者折叠,减少了收纳所需要的空间,同时使用安装过程也更方便,可以根据佛具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背板折叠单元进行组合,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大小佛具的使用。通过在中间折叠单元20设置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可以将可移动背板灯15在使用的时候从侧面放入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中,并可以调节左右位置,不使用的时候将可移动背板灯15从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中取出。

其中中间折叠单元20中部的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内设置有可移动背板灯15。使用时,将可移动背板灯15从侧面放入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中,并可以调节左右位置,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可移动背板灯15从可移动背板灯凹槽23中取出,使用更方便,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折叠单元20和底部折叠单元21左右两端内部设置有固定件凹槽18和支杆凹槽16,中间折叠单元20和底部折叠单元21上端设置有固定支柱22;所述顶部折叠单元17两端内部设置有固定件凹槽18和支杆凹槽16。通过设置固定件凹槽18,使得U型固定件19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折叠单元中用于固定两个相邻折叠单元的左右位置,通过设置固定支杆22和支杆凹槽16,将固定支杆22放入支杆凹槽16中用于固定相邻折叠单元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得多个折叠单元能够相互固定。

其中空心柱13上设置有两个圆孔,可调节支柱6上设置有不少于三个调节孔7。通 过设置两个圆孔使得固定的效果更好,同时一旦有一个圆孔有损坏则另一个圆孔仍然能够起到固定的效果,安全性能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其中空心柱13的内径比可调节支柱6的外径大,所述固定件凹槽18内径比U型固定件19外径大,所述支杆凹槽16内径比固定支杆22外径大,所述支杆凹槽16的深度大于顶部折叠单元17、中间折叠单元20和底部折叠单元21宽度的2/3。通过将空心柱13的内径设置比可调节支柱6的外径稍大,可以更方便可调节支柱6的放入。通过设置固定件凹槽18内径比U型固定件19外径大以及支杆凹槽16内径比固定支杆22外径大能够更好的将U型固定件19放入固定件凹槽18中以及固定支杆22放入支杆凹槽16中。通过支杆凹槽16的深度大于顶部折叠单元17、中间折叠单元20和底部折叠单元21宽度的2/3,能够更好的保证背板的稳定性能。

底座10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底座垫9和若干个可收放滑轮8。通过设置耐磨底座垫9可以减少底座10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从而延长了底座10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可收放滑轮8,可以在移动大型佛像时将滑轮放下方便移动,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使用过程中更便捷,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将滑轮折叠防止底座移动。上板3内部侧壁上设置有音响5。通过设置音响5,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发出诵经或者佛教音乐,使得使用者更好的进入氛围,满足更多人的使用便捷。底座10整体为圆台形。通过将底座10设置为圆台形,能够使得底座10能够承受更大的佛像的重量,不仅美观也使得可折叠佛像摆放支架的整体使用寿命延长。可收放滑轮8由滑轮和可折叠支腿构成。当需要移动佛像时,将可折叠支腿放下,滑轮接触底座完成移动,当不需要移动佛像时,可折叠支腿折叠,滑轮远离地面,防止佛像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