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压枕,属于一种床上用品。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三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
现有的枕头,在使用时,头部贴合在枕头表面,因而空气无法进行流通,其透气性较差,容易产生闷热的感觉,而舒适性也较差。另外,现有的枕头,其填充物的高度是固定的,即枕头的整体高度是无法进行调节的,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透气性好,舒适性好的缓压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缓压枕,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表面具有支承面,该支承面上具有若干沿支承面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条状设置且呈凸起状。支撑结构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支撑,由于支撑结构间隔排布,相邻的支撑结构之间形成凹槽,该凹槽在使用时,可起到空气流通的作用,从而使得透气性更好,防止闷热,提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依次连接。第二层和第三层可选用不同软硬度的棉体,从而可调节支撑结构的软硬度,缓解头部的压力,可供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底部为敞口设置,所述本体的凹腔内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可拆卸式填充在凹腔内。支撑层为可拆卸式,因而可更换不同高度的支撑层,从而满足使用者对枕头的高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本体的支承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沿本体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内凹结构贴合使用者的后脑部,对头部起主要的支撑作用,其舒适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沿本体的上下方向贯穿本体。通孔的设置,使得整体的透气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腔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和支撑层在往凹腔的敞口侧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支撑结构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支撑,由于支撑结构间隔排布,相邻的支撑结构之间形成凹槽,该凹槽在使用时,可起到空气流通的作用,从而使得透气性更好,防止闷热,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缓压枕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缓压枕包括本体1,本体1表面具有支承面11,支承面11指的是本体1的表面,包括其顶面和侧面,该支承面11上具有若干沿支承面1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支撑结构12,支撑结构12为条状设置且呈凸起状。支撑结构12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支撑,由于支撑结构12间隔排布,相邻的支撑结构12之间形成凹槽,该凹槽在使用时,可起到空气流通的作用,从而使得透气性更好,防止闷热,提高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结构12包括第一层121、第二层122和第三层123,第一层121、第二层122和第三层123依次连接。第二层122和第三层123可选用不同软硬度的棉体,从而可调节支撑结构12的软硬度,可供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选择,此处选用不同软硬度的棉体指的是,生产时,采用不同软硬度的棉体组合。
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内开设有凹腔13,凹腔13底部为敞口设置,本体1的凹腔13内设置有支撑层14,支撑层14可拆卸式填充在凹腔13内。支撑层14为可拆卸式,因而可更换不同高度的支撑层14,从而满足使用者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使用时,将支撑层14嵌入凹腔13内,外部的枕套套装在本体1上之后,便可将支撑层14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的支承面1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内凹结构15,内凹结构15沿本体1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内凹结构15贴合使用者的后脑部,对头部起主要的支撑作用,其舒适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6,通孔16沿本体1的上下方向贯穿本体1。通孔16的设置,使得整体的透气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凹腔13设置有填充层17,填充层17和支撑层14在往凹腔13的敞口侧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所指的“宽度方向”指的是图1中的上下方向,“纵向方向”指的是图1中上下方向,“通孔16沿本体1的上下方向贯穿本体1”中的“上下方向”指的是图3中的上下方向,即使用时,枕头的上下方向。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