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柜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
背景技术:
柜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如衣柜、橱柜、鞋柜等等,当需要取用物品时,则打开柜门,当取用物品结束时,则关上柜门,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物品受潮,另一方面使整个空间布置更加美观。
但是,在普通居民的生活中,由于使用面积比较狭小,空间有限,现有技术中的柜子在柜门打开后,势必会影响家人的行走。
为此,人们期盼一种柜门既可以全部打开,在柜门打开后,又可以留出足够的空间,不影响室内有效使用空间的柜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该柜子在柜门打开后不会占用室内的有效使用空间,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
为了能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的柜门,所述柜门包括有第一扇页、第二扇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扇页和第二扇页的第三扇叶;所述柜体上设有柜门隐藏区。
在外力的作用力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扇叶折叠在一起,所述柜门打开并进入所述柜门隐藏区。
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柜门从所述柜门隐藏区退出,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扇叶展开,柜门关闭。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该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还包括铰链合页,其设于所述第三扇叶上;所述铰链合页包括有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所述第一合页片与第一扇叶连接,所述第二合页片与所述第二扇叶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该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还包括导向滑轨,其设于所述柜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连接。
进一步地,该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还包括活动联铰,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扇叶和/或第二扇叶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柜体上的导向滑轨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柜体包括有上遮板、下托板、左侧板、右侧板、后背板,分别设于柜体的上、下、左、右、后侧,以形成一储物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还包括有设于所述储物容纳空间内的隔板,用以在所述储物容纳空间内形成用以容纳柜门的柜门隐藏区。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柜门隐藏区设于柜体的左侧或右侧或在所述柜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柜门隐藏区。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柜门隐藏区设于所述储物容纳空间的中部,且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平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通过在柜体的容纳空间内设置隔板,以在容纳空间形成柜门隐藏区,打开柜门后,可以将柜门隐藏推入隐藏区,而不需要占用室内的有效使用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向滑轨,通过活动联铰连接柜门扇叶与导向滑轨,使柜门扇叶在导向滑轨上滑动,在柜门隐藏区自由进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柜门设计成多扇叶型柜门,通过铰链合页连接多扇扇叶,以使柜门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也不需要占用太多空间。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的柜门扇叶折叠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的柜门进入柜门隐藏区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的柜门隐藏于柜门隐藏区的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的柜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的柜门关闭的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其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柜子在柜门打开或关闭时占用室内使用空间,同时,还容易发生磕碰,造成健康伤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柜子,通过在柜体的容纳空间内设置隔板,以在容纳空间形成柜门隐藏区,打开柜门后,可以将柜门隐藏推入隐藏区,而不需要占用室内的有效使用空间,并且在柜门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也不需要占用太多空间。
实施例1
下面,参考图1-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进行阐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包括:柜体1;设于柜体1上的柜门2。
其中,所述柜体1包括有上遮板11、下托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后背板15,分别设于柜体1的上、下、左、右、后侧,以形成一储物容纳空间。
所述柜体1上设有柜门隐藏区3。具体地,所述柜体1包括有设于所述储物容纳空间内的隔板16,用以在所述储物容纳空间内形成用以容纳柜门2的柜门隐藏区3。
所述柜门包括有第一扇页21、第二扇页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扇页21和第二扇页22的第三扇叶23。
该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还包括铰链合页4,其设于所述第三扇叶23上;如图7所示,所述铰链合页4包括有第一合页片41和第二合页片42,所述第一合页片41与第一扇叶21连接,所述第二合页片42与所述第二扇叶22连接。
该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还包括导向滑轨,其设于所述柜体1上,分别与所述第一扇叶21和第二扇叶22连接。
该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还包括活动联铰5,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扇叶21和/或第二扇叶22连接,另一端与设于柜体1上的导向滑轨6连接。
所述第三扇叶23上设有执手或把手,用户可以通过执手或把手对柜门进行力的作用,以使柜门打开或关闭。
在外力的作用力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扇叶折叠在一起,所述柜门打开并进入所述柜门隐藏区。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扇叶通过活动联铰沿着所述导向滑轨运动,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为第一扇叶的运动方向,通过所述铰链合页慢慢地折叠,最后与第二扇叶通过折叠在一起,最终形成如图3所示状态。再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柜门进入柜门隐藏区,如图3中箭头方向所述为折叠后的柜门的运动方向。最终柜门打开并隐藏于柜门隐藏区,如图4、5所示。
如图6所示,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柜门从所述柜门隐藏区退出,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扇叶展开,柜门关闭。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门隐藏区设于柜体的左侧或右侧或在所述柜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柜门隐藏区。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只提供了柜门隐藏区设置在柜体右侧的结构示意图,其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隐藏区设置位置的限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区别点主要在于: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门隐藏区3设于所述储物容纳空间的中部,且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平行。具体地,在所述储物容纳空间的中部,设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所述储物容纳空间隔开,并在储物容纳空间的中部形成一新的容纳空间,换言之,此时,柜子包括有三个容纳空间,左容纳空间、中间容纳空间、右容纳空间,其中,中间的容纳空间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柜门隐藏区,用以容纳折叠打开后的柜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隐藏式柜门的柜子,通过在柜体的容纳空间内设置隔板,以在容纳空间形成柜门隐藏区,打开柜门后,可以将柜门隐藏推入隐藏区,而不需要占用室内的有效使用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向滑轨,通过活动联铰连接柜门扇叶与导向滑轨,使柜门扇叶在导向滑轨上滑动,在柜门隐藏区自由进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柜门设计成多扇叶型柜门,通过铰链合页连接多扇扇叶,以使柜门在打开的过程,也不需要占用太多空间。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