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领域,特别指一种泡茶杯,与其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为避免茶叶和水长时间浸泡在一起,以及喝茶时容易有茶叶进入口中造成的不便,市场上推出各种可隔离茶叶的泡茶杯,比较常见的一种泡茶杯是在外杯内套置一可放置茶叶或待冲泡物的内杯,冲泡后使茶叶与茶水分离,该内杯的底部设有与外杯相通的出水孔,该出水孔的上方设置阻挡茶叶的滤网,内杯的边缘上设置一可纵向移动的压杆,压杆的顶部突出杯盖外供操作,底部连接一拨杆,通过拨杆带动设置在出水孔上的钢珠 ,按压压杆令拨杆翘起钢珠,导通出水孔,上述泡茶杯控制出水结构较复杂,而且压杆设置在内杯的边缘上,施力点远离杯体的轴心,操作起来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捷、操作轻便省力的泡茶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茶杯,包括外杯、内胆杯体和控水组件,所述内胆杯体套置在外杯顶部开口内,内胆杯体的底部布设滤孔;所述控水组件包括出水压杆、封水底盖、按键、压杆弹簧和按键弹簧,出水压杆纵向可移动的设置在内胆杯体的轴心线上,压杆弹簧套设在出水压杆上,出水压杆的底端与封水底盖连接,封水底盖设置在内胆杯体底部外侧,在出水压杆带动下上下移动与滤孔形成通断水的配合,出水压杆的顶端与按键连接,按键弹簧套设在按键上。
所述内胆杯体中部沿轴心线设置一中空轴供安装出水压杆。
所述内胆杯体的开口上设有可开启的杯盖,按键与按键弹簧配合设置在该杯盖上。
所述杯盖中部设有供出水压杆穿出的通孔,
所述杯盖上设有杯盖柄,该杯盖柄的中部设有供安装按键与按键弹簧的孔。
所述内胆杯体采用不锈钢材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结构相比可达如下有益功效:
本实用新型内胆杯体采用不锈钢材制成,滤孔直接冲压成型在内胆杯体的底部,结构更简捷、稳固并且简化了制作工艺,此外本实用新型控水组件设置在内胆杯体的轴心线上,操作更轻便省力,而且控水组件拆装容易,便于清洗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茶杯,包括有外杯1、内胆杯体2和控水组件3。
所述外杯1中部形成一容腔11,容腔11的顶部设有开口12。
所述内胆杯体2套置在外杯顶部开口12内,采用不锈钢材制成,中部成型一供放置茶叶或待冲泡物的腔室21,内胆杯体2的开口上设有可开启的杯盖22,内胆杯体2的底部布设一定密度的滤孔23,水通过滤孔23与外杯1相通;
所述控水组件3由出水压杆31、封水底盖32、按键33、压杆弹簧34和按键弹簧35组成,所述出水压杆31纵向可移动的设置在内胆杯体2的轴心线上,该内胆杯体2中部沿轴心线设置一中空轴24供安装出水压杆31,压杆弹簧34套设在出水压杆31上以帮助出水压杆31移动后复位,所述出水压杆31的底端穿过中空轴24与封水底盖32可拆连接,该封水底盖32设置在内胆杯体底部外侧,在出水压杆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与滤孔211形成通断水配合,所述出水压杆31的顶端与按键33连接,该按键33与按键弹簧34配合设置在杯盖22上,该杯盖22中部设有供出水压杆31穿出的通孔,按键弹簧34套设在按键33上以帮助按键33移动后复位。
所述杯盖22上还设有杯盖柄221,该杯盖柄221的中部设有供安装按键33与按键弹簧34的孔222,按键33的顶部突出孔222外供使用者操作。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按压按键33,使出水压杆31纵向向下移动,带动封水底盖32向下移动离开内胆杯体2的滤孔23,内胆杯体2内的茶水可以从滤孔23透出流入外杯1内,放开按键33,按键33在按键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同时出水压杆31也在压杆弹簧34的顶持下向上移动复位,出水压杆31移动时也带动封水底盖32向上移动并紧盖在内胆杯体的滤孔上封闭滤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具有如下有益功效:
1、本实用新型内胆杯体采用不锈钢材制成,滤孔直接冲压成型在内胆杯体的底部,结构更简捷、稳固,并且简化了制作工艺。
2、本实用新型控水组件设置在内胆杯体的轴心线上,操作更轻便省力,而且控水组件拆装容易,便于清洗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