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443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充气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软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垫。



背景技术:

室内软装饰是在装修完毕后布置于室内的装饰物品,有容易改变位置和容易更换的优点,是对室内的二次装饰装潢。居室空间的面积有限,室内软装饰又分为以美观为主的展示物和以实用为主的日常用品,如今的室内软装饰设计者通常将美观与适宜结合,但是,室内软装饰的首要目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居室内地面的装修通常是铺设瓷砖或者地板,但是通常的瓷砖或者地板都为硬质材料结构并且表面比较光滑,因此如果瓷砖或者地板的表面稍有潮湿,非常容易使人滑倒,造成摔伤。

为避免所述问题,人们通常会在已经装修完毕的地面上进一步加装地毯、棉垫以及PVC垫等一些软垫,此类软装饰的表面粗糙度非常大,人们踩在上述软垫上,软垫表面上作用有压力,具有较大表面粗糙度的软垫与地面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力,所述有益摩擦力能够避免人们滑倒。上述软垫通常由针织物构成,针织物是由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相邻的上下两层针织物之间构成的空间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功能,但是,由于普通织物的特点,上述软垫的缓冲效果不非常明显,人们在地毯之类的软垫上跌倒后仍然会摔伤软组织,轻者造成局部淤青肿胀。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垫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软垫所提供的缓冲力小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垫,包括表层软垫和充气管层;

所述表层软垫和所述充气管层层叠设置;

所述充气管层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充气管,多根所述充气管均为密封的充气软管;

相邻的所述充气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充气管层与所述表层软垫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所述充气管层设置有多层,相邻的两层所述充气管层之间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相邻的两根所述充气管之间通过绑带捆扎。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每根所述充气管的周侧均设置有四条魔术贴,四条所述魔术贴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充气管的长度方向相同,四条所述魔术贴围绕所述充气管的周侧环形阵列布置;

相邻的两根所述充气管通过所述魔术贴粘接,所述表层软垫与多根所述充气管均通过魔术贴粘接。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所述充气管为圆管。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所述充气管的截面为矩形。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所述充气管的一个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另一个与之相对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凸起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相邻的两根所述充气管通过多个所述凸起与多个所述凹槽顺次插接。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还包括底层软垫,所述底层软垫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吸盘,多个所述吸盘与所述底层软垫缝合;

所述底层软垫的另一侧与最外层的充气管层通过多个魔术贴粘接。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多根所述充气管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充气孔,每个所述充气孔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可选的,上述充气垫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气嘴和密封盖;

所述气嘴呈圆管状,所述气嘴的一端设置有一圈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充气孔的边沿密封固接;

所述密封盖盖装在所述气嘴的另一端,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气嘴螺接;

所述密封盖的内端面与所述气嘴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包括表层软垫和充气管层,充气管层由多根充气管构成,其中,每根充气管均为密封的充气软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使用前为未充气状态,市面常见的充气筒均可为其充气。将充气垫的每根充气管均充满气后,并列排布在地面或者其他使用基面上,相邻的两根充气管之间可拆卸连接。并排设置的充气管形成了充气垫的一层骨架,随后将表层软垫放置于其上,表层软垫和充气管层通过层叠设置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充气并简单安装完成的充气垫与较硬的地面之间通过空气形成了较大的距离,上述较大的距离提供了较大的缓冲空间。充气管里空气的由于是流体,在日常使用的温度环境下,充气管层受挤压变形后能够迅速自动恢复原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具有缓冲的作用,并且能够提供较大的缓冲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所述充气管层包括多根独立的充气管,每根充气管均包含独立的充排气部件,不同于现有的充气垫。现有的充气产品只有一个充气结构,以及只有一个充排气部件,一旦充气垫整体有一个漏气点,整个充气垫既无法完成缓冲的功能。即使对漏气点的外壁材料做了修补工作,此时的强度较原先也有很大幅度的降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充气管层的多个充气管均包括独立的充排气部件,即使某一根或者某几根充气管破损漏气,不会造成整个充气垫整体无法使用。并且无需进行修补工作,只需更换其中坏损的充气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即可继续使用,使用效果完全不受影响。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铺在硬质地面上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具有在出现漏气点时易于修复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充气垫的充气管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气垫的充气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气垫的充气管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充气垫的底层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表层软垫; 2-充气管层; 3-绑带;

4-凸起; 5-凹槽; 6-底层软垫;

7-吸盘; 8-密封结构; 9-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气垫,所述充气垫包括表层软垫1和充气管层2;

所述表层软垫1和所述充气管层2层叠设置;

所述充气管层2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充气管9,多根所述充气管9均为密封的充气软管;

相邻的所述充气管9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充气管层2与所述表层软垫1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包括表层软垫1和充气管层2,表层软垫1铺设在充气管层2上方。所述充气管层2包含多根充气管9,多根充气管9并列排布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平面,上述平面起到为充气垫提供可供支持的骨架。充气管层2采用多根充气管9,所述充气管9为密封充气软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使用前充气管9处于压缩状态,采用任一种类充气泵均可为其充气,将所有的充气管9充满气后即可开始铺装。充气管9并列排布,每个充气管9的外侧壁互相抵接,就形成充气管层2。表层软垫1和充气管层2层叠设置,在充气管层2上铺装表层软垫1,表层软垫1和充气管层2可拆卸连接,即完成充气垫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充气管层2的多个充气管9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充气管9都含有相对独立的充排气部件,如果充气管层2的多个充气管9中有一个损坏,只需更换以坏损的充气管9即可。由于充气垫通常铺在地面上,地面上不可避免的会有尖利的杂物会扎伤充气管9,更常见的一些石子颗粒长期置于充气垫和地面之间,再加上充气垫表面所受的压力通常都很大,此类石子颗粒通常会使充气垫出现针眼。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针眼处填涂专用修补用的胶水,这种做法主要有很多弊端,首先,涂胶前必须将充气垫放气,以减小气体流动影响胶水的流向,而放气后的充气垫针眼部分的直径也将有所减小,很多情况下不易寻找,因此修补工作操作复杂。其次,用上述方法涂胶完成修补的充气垫必须静置,至少等待数小时后才能充气使用。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所述方法修补后的充气垫,在漏气的部位强度较原先的充气垫肯定会大幅降低,通过上述方法修补后的充气垫只能临时使用,基本无法继续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充气管9有针孔之类的坏损时,可以临时按上述方法进行修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整体更换其中一根充气管9。也就是说,无论充气管9出现针眼状孔洞,还是被尖锐物体划开长口,亦或是被打火机烫伤,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继续充气使用,均可以通过更换坏损的其中一根充气管9来解决。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是,更换的操作过程简单,更换后不需要等待即可继续使用,更换后充气管9的充气垫较原先在工作强度方面没有任何影响。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铺在硬质地面上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具有在出现漏气点时易于修复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充气管层2设置有多层,相邻的两层所述充气管层2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表层软垫1和充气管层2层叠设置,当需要加大充气垫的厚度的时候,可在已经铺装好的充气垫的表层软垫1上再加装一层充气管层2,并在后装好的充气管层2上方铺装另一层表层软垫1。也可以只用一层表层软垫1,直接增加充气管层2的层数,均可以达到增加充气垫厚度的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相邻的两根所述充气管9之间通过绑带3捆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每根充气管9均采用密封软管,充气软管通常采用尼龙布,并且表面涂胶处理。每根充气管9均有独立的充排气系统,充气完成的充气软管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相邻两根充气管9之间通过绑带3捆扎,即两根已充满气的充气管9抵接后采用绑带3捆扎固定住。所述绑带3可以使用普通绑带,优选的,采用魔术贴绑带,在牢固联结的同时不会出现打结处。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每根所述充气管9的周侧均设置有四条魔术贴,四条所述魔术贴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充气管9的长度方向相同,四条所述魔术贴围绕所述充气管9的周侧环形阵列布置;

相邻的两根所述充气管9通过所述魔术贴粘接,所述表层软垫1与多根所述充气管9均通过魔术贴粘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在每根充气管9的周侧均设置有魔术贴,优选的,使用长条状魔术贴,魔术贴的长度方向和充气管9的长度方向一致,这样布置粘接好的两根充气管9连接更紧密,在受到瞬间冲击的时候,充气管9的连接处不易开裂。进一步的,在每根充气管9的四周均设置了四条魔术贴,四条魔术贴间隔90度环形阵列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根据室内空间的面积确定充气管9的数量,进一步还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的形状确定充气管9的长度,和并列排布充气管9时的起始位置。如果室内的面积较大,或者其他情况,可能两两之间使用绑带3固定操作繁琐,那么可以采用在四周包含魔术贴的充气管9。使用时,确定好充气管9的位置后,通过充气管9左右两侧的魔术贴,将一层充气管层2内的两两充气管9粘接;如果需要使用多层充气管9,充气管层2之间通过充气管9上下两侧的魔术贴粘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充气管9为圆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充气管9采用涂胶尼龙材料,防水性强,方便日常打理,圆形截面管的充气管9表面平滑,充满气后的管的侧表面的应力集中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充气管9的截面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充气管9也可以设计成矩形,采用矩形充气管9按上述方法连接后的充气管层2表面比圆管平整,使用时,可以不加装表层软垫1。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充气管9的一个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4,另一个与之相对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5,多个所述凸起4与多个所述凹槽5一一对应,相邻的两根所述充气管9通过多个所述凸起4与多个所述凹槽5顺次插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相邻两根充气管9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还可以采用插接的形式。采用类似于可拼接泡沫地板所使用的齿状接缝结构,在充气管9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每个凸起4的形状近似为等边梯形;在充气管9的另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5,此处凹槽5的形状和上述凸起4相同。使用时,将拟连接的两根充气管9的并排布置,将相邻的凸起4和凹槽5对应插接。充气完成后的充气管9,在凸起4和凹槽5结构部分均填充空气,填充完成的凸起4和凹槽5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凸起4和凹槽5呈现梯形快形状,插接后相互咬合的更加紧密,当充气管层2表面受到较大冲击外力的时候,连接处更不易脱落。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垫;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是对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充气垫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上述充气垫还包括底层软垫6,所述底层软垫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吸盘7,多个所述吸盘7与所述底层软垫6缝合;

所述底层软垫6的另一侧与最外层的充气管层2通过多个魔术贴粘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还可以用于墙面。设计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发现,在空间面积比较小的场所,时常会出现小朋友冲撞墙面的情况,又或者是小朋友喜欢在墙面上涂画、玩耍。现有技术中,墙面通常铺有壁纸,为了达到一定的缓冲目的,市面上还有适当加厚的壁纸。但是,壁纸的缺点是不能轻易替换、缓冲力小、以及铺装壁纸时必须使用粘合剂,此类粘合剂对环境污染很大,可能严重危害人们的呼吸系统健康。基于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充气垫还包括底层软垫6,底层软垫6上附有吸盘7,吸盘7用于与墙面吸附贴合。

优选的,所述吸盘7使用塑料真空吸盘7,此类吸盘7在未发生变形时,吸盘7的内凹面与基面组成了相对封闭的锥形空间,通过挤压吸盘7把所述锥形空间里的空气排出,此时吸盘7凹面内部的气压减少,而背离所述内凹面的外侧的气压没变,在吸盘7内外就出现了压力差,利用此压力差就将吸盘7与地面吸附牢固。

优选的,底层软垫6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魔术贴,包含吸盘7的底层软垫6与原先紧挨墙面的最外层的充气管层2通过多个魔术贴粘接。

另外,在瓷砖地面、复合地面以及普通地板地面上使用时,可能由于地面相对光滑,在充气垫表面收到不垂直于表面的冲击载荷时,充气垫容易发生整体移位。为避免上述情况,在某些使用场景下,本申请所提供的充气垫铺在地面上使用时也以加装底层软垫6。底层软垫6的一侧设置有吸盘7,吸盘7与地面连接,可以抵挡一定的沿充气垫上表面的冲击载荷分量。

实施例三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垫;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是对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充气垫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气垫,多根所述充气管9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充气孔,每个所述充气孔均设置有密封结构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无论何种形状的充气管9,其材质均为密封软管,每根充气管9均设置有密封结构8。密封结构8设置在每根充气管9的端面处,不会影响到充气垫表面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密封结构8包括气嘴和密封盖;

所述气嘴呈圆管状,所述气嘴的一端设置有一圈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充气孔的边沿密封固接;

所述密封盖盖装在所述气嘴的另一端,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气嘴螺接;

所述密封盖的内端面与所述气嘴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密封结构8包括气嘴,气嘴与充气管9之间的连接必须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以保证在充满气体时,气嘴和充气管9之间不会由于管内表面气压较大而撕裂。因此气嘴的一端设置有折边,折边的面积较大,与充气管9上的充气孔热压焊接,以保证气嘴和充气管9气孔边沿密封固接。

气嘴用于为充气管9充放气。为充气管9充气时,可以直接通过气孔充气,也可以在气孔上加装充气阀门后,再对充气管9充气。由于使用充气阀门能够进一步实现快速充放气,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将充气嘴设计为环柱体,气嘴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螺纹,其中,气嘴的内侧壁处的螺纹用于连接充气阀门,气嘴外侧壁处的螺纹用于对应连接密封盖。优选的,在密封盖的内端面上,气嘴和密封盖连接的部分还设置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充气垫,包括表层软垫1和充气管层2,表层软垫1铺设在充气管层2上方。充气管层2使用多根充气管9并排布置,充气管9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所述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椭圆、曲边梯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充气管层2中,层内两两充气管9之间的连接和层间充气管9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捆扎、通过魔术贴连接、插接,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