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化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325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矿化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矿化水杯。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在饮用水矿化技术方面往往多是采用大型机器或矿化水器对自来水或纯净水进行矿化,而对饮用水杯的水进行矿化的技术十分稀少,由于我国桶装的饮用纯净水和纯净水机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居民使用和饮用纯净水的比例由日趋加大的趋势,由于饮用纯净水不是一种真正的健康水,因此,导致我国居民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由于企业和单位为了节省费用而购买桶装纯净水或安装纯净水机,因此,利用饮用水杯的矿化技术可以提高居民的矿物元素的摄入水平,有助于饮用水的健康普及,通过在饮用水杯内放置含矿滤料例如天然矿石,可以将饮用纯净水溶解性总固体即TDS几乎为零或极度偏低的局面得以改善,减少人们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率,提高人们饮用健康水的意识和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1、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与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之间通过带孔通道滤层相连通;有效防止含矿滤料从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进入到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之中

2、将含矿滤料内置于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或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之中,对水进行浸泡,提高水的矿物元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克服现有纯净水技术或部分地区饮用水质过软的不足,解决水的TDS值过低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求是这样的:

1、为防止烫手,单层或双层饮用水杯身(1)最好采用双层的。

2、含矿滤料可采用提纯材料或天然矿石,并根据科学配比科学配方。

3、单层或双层饮用水杯身科采用玻璃、水晶或陶瓷等材料做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1、一种矿化水杯,由单层或双层饮用水杯身、饮用水杯上部、饮用水杯下部、上密封杯盖、下密封杯盖、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含矿滤料、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带孔通道滤层(5)组成,单层或双层饮用水杯身的饮用水杯上部、饮用水杯下部分别与上密封杯盖、下密封杯盖相密封连接;单层或双层饮用水杯身的饮用水杯上部、饮用水杯下部分别是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和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与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之间通过带孔通道滤层相连通;含矿滤料内置于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或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之中。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方式和要求:

(1)、各种单元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2)、电源单元体积小的电池,例如最好采用纽扣电池,以降低电池的体积,并可以带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克服现有纯净水技术或部分地区饮用水质过软的不足,解决水的TDS值过低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和简图。

1、单层或双层饮用水杯身,1A、饮用水杯上部,1B、饮用水杯下部,1G1、上密封杯盖,1G2、下密封杯盖,2、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3、含矿滤料,4、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5、带孔通道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图1是本矿化水杯的剖视图。

打开上密封杯盖(1G1),将饮用水例如自来水、纯净水或山泉水或矿泉水等水倒进单层或双层饮用水杯身(1)的饮用水杯上部(1A)的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2),水从带孔通道滤层(5)进入到饮用水杯下部(1B)的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4)之中,内置于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2)和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4)含矿滤料(3)被水浸泡,水中的矿物元素浓度逐渐上升,当经过含矿滤料(3)浸泡的水从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2)倒出或饮用时,因带孔通道滤层(5)的阻拦,内置于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4)的含矿滤料(3)的体积直径因大于带孔通道滤层(5)的孔通道,无法进入到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2)之内,从而起到了有效的阻隔拦拦珊作用,根据需要,茶叶等也可放置于饮用水杯上部储水腔(2)用热水或开水浸泡,此时,水反过来从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4)端倒出,因含矿滤料(3)含有天然矿石等成分,比重比水要大得多,含矿滤料(3)一般不会从饮用水杯下部储水腔(4)端倒出,从而起到了可以将含矿滤料(3)和茶叶等单独或同时浸泡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唯一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