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婴儿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是能够方便的婴儿休息睡觉的工具。目前大多数的婴儿床大多不能够方便的拆装,在护栏损坏后,也能方便的更换,同时在不使用婴儿床的时候,由于体积较大,非常的占用地方;并且也不能调节婴儿床的高度,在使用的时候,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婴儿床,它能够方便的组装拆卸,收纳的时候减少地方占用,同时也能调节婴儿床的高度,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婴儿床,包括床板、护栏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布在床板的底面四周,所述护栏装配在床板顶面边缘,所述床板顶面前后侧边缘均设有贯通侧壁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槽壁设有卡槽,所述护栏的底部设有与装配槽相适配的装配杆,所述装配杆侧壁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管和伸缩杆,所述固定管与床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装配在固定管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孔中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伸出安装孔开口,所述固定管的侧壁分布有与卡接块伸出端相适配的卡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与护栏端部之间设有护杆,一侧所述护栏两端部分布有通孔,所述护杆穿过通孔伸向另一侧的护栏,另一侧所述护栏的两端布分布有与通孔同一垂直线上的螺孔,所述护杆端部设有与螺孔相适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杆的设有定位孔,所述床板的侧壁设有与定位孔同一垂直线上的限位孔,所述定位孔和限位孔中装配有止动杆,所述止动杆凸出床板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拆装护栏,在护栏磨损损坏后能够便捷的更换,同时的收纳的时候能够将护栏拆卸,减少地方占用;同时通过支撑杆能够方便的调节婴儿床的高度,在调节高度的时候,先将卡接块压进安装孔内,然后移动伸缩杆,调节好高度后,所述卡接块在压簧弹力的作用下卡进卡接孔,将伸缩杆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组合式婴儿床,包括床板1、护栏2和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分布在床板1的底面四周,所述护栏2装配在床板1顶面边缘,所述床板1顶面前后侧边缘均设有贯通侧壁的装配槽11,所述装配槽11的槽壁设有卡槽12,所述护栏2的底部设有与装配槽11相适配的装配杆21,所述装配杆21侧壁设有与卡槽12相适配的卡块22,通过装配槽11和装配杆21搭配能够方便的拆装护栏2,在护栏2磨损损坏后能够便捷的更换,同时的收纳的时候能够将护栏2拆卸,减少地方占用。
所述护栏2与护栏2端部之间设有护杆23,一侧所述护栏2两端部分布有通孔24,所述护杆23穿过通孔24伸向另一侧的护栏2,另一侧所述护栏2的两端布分布有与通孔24同一垂直线上的螺孔25,所述护杆23端部设有与螺孔25相适配的外螺纹26,在护栏2装配好后,所述护杆23穿过通孔24旋进螺孔25中,使得护栏2和护杆23能够很好的保护婴儿不会从婴儿床上摔下;并且所述装配杆21的设有定位孔27,所述床板1的侧壁设有与定位孔27同一垂直线上的限位孔13,所述定位孔27和限位孔13中装配有止动杆14,所述止动杆14凸出床板1侧壁,在护栏2装好后,所述止动杆14插入限位孔13和定位孔27中,使得护栏2固定,不会随意移动。
所述支撑杆3包括固定管31和伸缩杆32,所述固定管31与床板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2装配在固定管31内腔,所述伸缩杆32的顶部侧壁设有安装孔33,所述安装孔33开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孔33中设有压簧34,所述压簧34的两端设有卡接块35,所述卡接块35伸出安装孔33开口,所述固定管31的侧壁分布有与卡接块35伸出端相适配的卡接孔36,通过支撑杆3能够方便的调节婴儿床的高度,在调节高度的时候,先将卡接块35压进安装孔33内,然后移动伸缩杆32,调节好高度后,所述卡接块35在压簧34弹力的作用下卡进卡接孔36,将伸缩杆32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