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8205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饭煲温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烹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一般有两种加热方式,一种是电热管加热方式,一种是电磁加热方式,或称磁感应加热。磁感应加热的电磁由通电的线圈产生,线圈固定在线圈盘支座的外壁面上。因磁感应加热的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煮出来的米饭效果更好,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

电饭煲内部均设置有温控器,温控器的作用是在电饭煲的内胆中达到一定的温度后,温控器控制开关关闭或者跳开。因此,温控器能够影响电饭煲的煮饭口感,温控器的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自身安全。

但是,由于煲体的尺寸限制,以及煲体内部的整体布局,目前的电饭煲温控器还存在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饭煲温控器,煲体中设置有压紧内锅的温控器,温控器内设置有热熔断器,所述的热熔断器与温控器压紧方向一致。

所述的温控器与内锅的外壁或者底壁压紧。

所述的温控器包括与内锅面接触的金属盖,金属盖与支座相连,支座通过弹簧与煲体相连,支座内的通孔中设置有热熔断器,支座端面设置有与金属盖相接触的热敏电阻。

所述的金属盖侧壁通过铆钉铆接有接地线。

所述的热熔断器的引脚与热熔断器导线相连,所述的热敏电阻的引脚与热敏电阻导线相连。

所述的热熔断器侧壁外部设置有Ⅱ号绝缘套管。

所述的热熔断器的引脚外部设置有热缩套管,所述热缩套管容纳在绝缘套管中。

所述的热敏电阻外部设置有Ⅰ号绝缘套管。

所述的金属盖下端设置有两个以上卡脚,所述的金属盖、支座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压铆。

所述的支座上形成容纳弹簧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热熔断器与压紧方向一致能够有效提高煲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相应的减小了温控器的体积,使温控器的可控性和安全性更高,Ⅰ号绝缘套管、Ⅱ号绝缘套管、热缩套管能够提高温控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中温控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 是图2中沿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 是图3中沿B-B截面的剖视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中热敏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中热熔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煲体 2 温控器

3 金属盖 4 支座

5 热敏电阻 6 热熔断器

7 弹簧 8 接地线

9 热熔断器导线 10 热敏电阻导线

11 铆钉 12 Ⅰ号绝缘套管

13 热缩套管 14 Ⅱ号绝缘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电饭煲温控器,包括煲体1,煲体1中设置有压紧内锅的温控器2,温控器2内设置有热熔断器6,所述的热熔断器6与温控器2压紧方向一致。

所述的温控器2与内锅的外壁或者底壁压紧。

所述的温控器2与内锅的外壁压紧时,热熔断器6处于内锅直径的延长线上。

所述的温控器2与内锅的底壁压紧时,热熔断器6与内锅的轴线平行。

所述的温控器2包括与内锅面接触的金属盖3,金属盖3与支座4相连,支座4通过弹簧7与煲体1相连,支座4内的通孔中设置有热熔断器6,支座4端面设置有与金属盖3相接触的热敏电阻5。

所述的温控器2、内锅处于压紧状态下,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的金属盖3与热敏电阻5的外侧壁相接触。

所述的金属盖3侧壁通过铆钉11铆接有接地线8。

所述的热熔断器6的引脚与热熔断器导线9相连,所述的热敏电阻5的引脚与热敏电阻导线10相连。

所述的热熔断器6侧壁外部设置有Ⅱ号绝缘套管14。

所述的热熔断器6的引脚外部设置有热缩套管13,所述热缩套管13容纳在绝缘套管14中。

所述的热缩套管13能够避免铆钉11刺破Ⅱ号绝缘套管14。

更优的,所述的热敏电阻5外部设置有Ⅰ号绝缘套管12,绝缘套管12与金属盖3相接触。

所述的金属盖3下端设置有两个以上卡脚,所述的金属盖3、支座4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压铆。

所述的支座4上形成容纳弹簧7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为圆环槽,圆环槽的槽宽大于弹簧钢丝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热熔断器与压紧方向一致能够有效提高煲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相应的减小了温控器的体积,使温控器的可控性和安全性更高,Ⅰ号绝缘套管、Ⅱ号绝缘套管、热缩套管能够提高温控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