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铲,具体地是指一种不容易偏移的塑料垃圾铲。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以塑料垃圾铲来说,现有塑料垃圾铲一般采用塑料制成,其整体单薄、质轻,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移,甚至被打倒掉,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容易偏移的塑料垃圾铲,其目的在于主要克服现有塑料垃圾铲结构设计不理想,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移,甚至被打倒掉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容易偏移的塑料垃圾铲,包括带有手柄的连接杆和与连接杆连接的铲本体,该铲本体由底面板以及设置在底面板上的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所述底面板为内外两层结构,外层为塑料层,内层为具有负重效果的钢板层;还包括均呈L形状的左抵触块和右抵触块,该左、右抵触块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并且该左抵触块和右抵触块的底面与底面板的底面持平。
所述左、右抵触块的底面均设有防滑条纹。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塑料垃圾铲结构理想,实用性强,设计简洁和大方同时又具备灵巧,所述底面板为内外两层结构(即外层为塑胶层,内层为具有负重效果的钢板层)以及左、右抵触块的设计,其整体比较重并且具有阻挡效果,使得塑料垃圾铲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移,也不容易被打倒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一种不容易偏移的塑料垃圾铲,包括带有手柄2的连接杆1和与连接杆1连接的铲本体3,该铲本体3由底面板以及设置在底面板上的后侧板31、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组成,所述底面板为内外两层结构,外层为塑料层300,内层为具有负重效果的钢板层301。
参照附图1。一种不容易偏移的塑料垃圾铲,还包括均呈L形状的左抵触块(图中未标出)和右抵触块4,该左抵触块(图中未标出)和右抵触块4分别固定连接于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的外侧壁上,并且该左抵触块(图中未标出)和右抵触块4的底面与底面板的底面持平。所述左抵触块(图中未标出)和右抵触块4的底面均设有防滑条纹5。该防滑条纹5的设计,进一步的提高了左抵触块(图中未标出)和右抵触块4的抓地效果。由于左抵触块和右抵触块4的形状结构相同,附图中塑料垃圾铲由于摆放角度的原因,在此未标出被遮挡的左抵触块的附图标号。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