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710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桌面板。



背景技术:

桌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设施,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实木拼接的板材作为桌面板,更为美观和具有自然的感觉。然而实木的板材本身具有比较大的质量,作为桌面板后对使整个桌体笨重,不利于移动;同时,实木板材用于桌面板必须经过指接,由于幅面较大,稳定性不如复合板或密度板等其他种类的人造板,指接的工序也会使桌面板产生一定的甲醛挥发,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桌面板,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质轻、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桌面板,包括基板以及通过胶黏剂分别设于所述基板正面和背面的面板和背板,所述基板包括多个相互指接接长和拼宽的基板块;所述基板块呈矩形,其包括一对对置的基板木条;所述基板木条包括相互垂直呈“L”形设置的木条短部和木条长部;一对基板木条的木条长部的端部和木条短部的内侧相互抵靠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木条长部远离所述木条短部的端部设有公榫,所述木条短部的内侧且远离所述木条长部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公榫相配合的母榫。

作为优选,所述木条短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木条长部的宽度;所述木条短部的外侧设有指接齿。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的厚度为3~7mm,所述背板的厚度为3~7mm。

作为优选,一对基板木条的木条长部之间等间距的设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两端设有加强公榫,所述木条长部的内侧设有加强母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整体质量轻、便于移动,稳定性好,环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桌面板的一种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基板木条的一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桌面板的基板块的一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桌面板的指接齿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优选的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桌面板,包括基板以及通过胶黏剂分别设于基板正面和背面的面板200和背板300,面板厚度为4mm,背板厚度为4mm,基板包括多个相互指接接长和拼宽的基板块100;基板块100呈矩形,其包括一对对置的基板木条110;基板木条110呈“L”形,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木条短部111和木条长部112;一对基板木条110的木条长部112的端部和木条短部111的内侧(内侧指基板木条110收拢的一侧)相互抵靠设置。

如图2所示,木条长部112远离木条短部111的端部设有公榫,木条短部111的内侧且远离木条长部112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公榫相配合的母榫,榫形为平榫,公母榫的设置位置以使公榫和母榫配合后一对基板木条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为准。木条短部111的长度大于木条长部112的宽度;木条短部111的外侧设有指接齿,齿形为明齿。

一种桌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基板干燥步骤,将基板置于炭化窑中,以8℃/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47~48℃,升温过程中保持干湿球温度差为2~3℃,保温4h;以3℃/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54℃,干燥至含水率8~12%(4%的含水率偏差);

b. 预热的步骤,以9℃/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78℃,喷蒸并保温1h;再以5℃/h的升温速度升至112℃;

c. 高温热处理的步骤,以8~10℃/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125℃,干湿球温度差为0℃,保温0.5~1h;再以6~8℃/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145℃,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2h;

d. 降温及氨气处理的步骤,将炭化窑中的温度降至120℃,并保温0.5h,同时向炭化窑中喷雾化水;当炭化窑中的温度降至110℃时,保持湿球温度100℃,向喷射的雾化水中加入氨气,且雾化水与氨气的体积比例为1100:1,并保温1h,后停止氨气的通入;

e.含水率回调的步骤,将板材的含水率调整至8~10℃(2%的含水率偏差);

f. 压贴的步骤,面板200和背面300单面施胶、分别置于基板的正面和背面进行组坯,后进行冷压,冷压时间为40min,使用白乳胶,冷压压力为。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桌面板,包括基板以及通过胶黏剂分别设于基板正面和背面的面板200和背板300,面板厚度为7mm,背板厚度为7mm,基板包括多个相互指接接长和拼宽的基板块100;基板块100呈矩形,其包括一对对置的基板木条110;基板木条110呈“L”形,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木条短部111和木条长部112;一对基板木条110的木条长部112的端部和木条短部111的内侧(内侧指基板木条110收拢的一侧)相互抵靠设置。木条长部112远离木条短部111的端部设有公榫,木条短部111的内侧且远离木条长部11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公榫相配合的母榫,榫形为平榫。

如图4所示,木条短部111的长度大于木条长部112的宽度;木条短部111的外侧设有指接齿,齿形为明齿,且齿顶中点到齿根中点的连线与木条短部111的端面的夹角α为30°,齿顶宽为0.4-0.8mm。

一对基板木条110的木条长部112之间等间距的设有加强条113;加强条113两端设有加强公榫,木条长部112的内侧与加强公榫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加强母榫,加强母榫也可以是贯穿木条长部112的整体榫槽。

一种桌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基板干燥步骤,将基板置于炭化窑中,以5℃/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49~50℃,升温过程中保持干湿球温度差为2~3℃,保温6h;以4℃/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55℃,干燥至含水率9~11%(2%的含水率偏差);

b. 预热的步骤,以10℃/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80℃,喷蒸并保温0.5h;再以8℃/h的升温速度升至115℃;

c. 高温热处理的步骤,以9℃/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130℃,干湿球温度差为0℃,保温1h;再以8℃/h的升温速度将炭化窑中的温度升至150℃,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4h;

d. 降温及氨气处理的步骤,将炭化窑中的温度降至125℃,并保温1h,同时向炭化窑中喷雾化水;当炭化窑中的温度降至115℃时,保持湿球温度100℃,向喷射的雾化水中加入氨气,且雾化水与氨气的体积比例为1200:1,并保温2h,后停止氨气的通入;

e.含水率回调的步骤,将板材的含水率调整至10~12℃(2%的含水率偏差);

f. 压贴的步骤,面板200和背面300单面施胶、分别置于基板的正面和背面进行组坯,后进行冷压,冷压时间为45min,使用白乳胶,冷压压力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