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26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组合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供婴儿、儿童及青少年使用的家具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具,而且这些家具之间几乎没有相关联系。我国大多数家庭都是按照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购买相应的家具款型,孩子长大后,不适用的家具便处理掉,大多数家具的使用年限都在10-20年之久,这势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同时孩子从婴儿到成年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势必对家具有着不同尺寸和功能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尚未有产品能够同时满足这些需求,多数产品不能相互组合,或者组合后不能根据需求再次变形组合,这对房屋户型空间的利用和孩子成长发育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床,旨在通过对该组合床的不同组合达到满足不同年龄段人均可使用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床,包括两个第一挡板、两个第二挡板和床身板,所述第一挡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床身板的两端,所述第二挡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床身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床身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组合床还包括置物结构,所述置物结构设于所述床身板上并容置于两个第一挡板之间。优选地,所述置物结构包括置物台和置物柜,所述置物柜设于所述置物台与所述床身板之间。优选地,每一第二挡板包括床侧板和床侧挡板,所述床侧板连接于所述床身板的两侧,所述床侧挡板连接于所述床侧板。优选地,所述床侧挡板为镂空结构。优选地,每一第一挡板包括多个床头板,所述床头板沿垂直于所述床身板方向并列设置。优选地,所述组合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床身板,所述床身板连接于所述床头板之间,所述组合床还包括楼梯,所述楼梯连接于所述床身板。优选地,所述组合床还包括墙面,所述墙面设于所述床身板下方,所述墙面连接所述床侧板,所述墙面设有门和镂空部,所述组合床还包括楼梯,所述楼梯连接于所述床身板和所述墙面。优选地,所述组合床还包括书桌和/或衣柜和/或书柜,所述书桌、衣柜和书柜均设于所述床身板下方,所述组合床还包括楼梯,所述楼梯连接于所述床身板。优选地,所述组合床还包括收纳柜,所述收纳柜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床身板的底部。优选地,所述组合床还包括床头柜,所述床头柜设于所述床身板上侧或设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床身板为基础结构,在其上安装或拆卸置物结构可使该组合床用作婴幼儿床或成人床,还可以添加其他结构实现更多的组合,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床一实施例的第一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组合床的第二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组合床的第三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组合床的第四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组合床的第五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组合床的第六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组合床的第七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组合床的第八组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第一床头板4置物结构12第二床头板41置物台13第一支承板42置物柜14第二支承板51第一楼梯21床侧板52第二楼梯22第一床侧挡板53第三楼梯23第二床侧挡板54第四楼梯24第三床侧挡板6墙面25第四床侧挡板61门26第五床侧挡板62镂空部3床身板7书桌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床。图1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床一实施例的不同组合形式。图1为该组合床一实施例的第一组合形式,组合床包括两个第一挡板(未标示)、两个第二挡板(未标示)和床身板3,第一挡板分别连接于床身板3的两端,第二挡板分别连接于床身板3的两侧,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床身板3形成容纳空间(未标示),组合床还包括置物结构4,置物结构4设于床身板3上并容置于两个第一挡板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组合床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床身板3形成的容纳空间(未标示)可容纳婴儿至成年人躺卧。该组合床当做婴幼儿床使用时,将置物结构4安装于所述组合床的床身板3上,该置物结构4占用了一部分的容纳空间,留出的另一部分容纳空间适用婴幼儿躺卧或玩耍。该置物台4用作给小孩更换尿布的平台,在更换完尿布之后,该置物结构4还可以用作摆放玩具的平台,方便小孩随时可以找到玩具,同时小孩在练习走路时该置物结构4还可以作为辅助其站立的工具,起到一物多用的效果。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具有一定的高度,防止小孩睡觉或玩耍时翻滚下床。当用户需要将该组合床组合作为儿童或成人床使用时,直接将置物结构结构4拆卸下来即可,无需丢弃原有的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或拆卸置物结构4,使组合床不仅适用于婴幼儿还适用于儿童或成人,实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而且使用周期长,节能环保。参见图1,进一步地,置物结构4包括置物台41和置物柜42,置物柜42设于置物台41与床身板3之间。将置物柜42设于置物台41与床身板3之间,可以有效利用置物台41与床身板3之间的空间。置物柜42可以用来存放小孩经常用到的东西,例如:换洗的衣物、口水巾、尿不湿等等,方便家长随时取用。再次参见图1,每一第二挡板包括床侧板21和床侧挡板(未标示),床侧板21连接于床身板3的两侧,床侧挡板连接于床侧板21。床侧挡板(未标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种不同的结构,图1中该组合床的组合形式用到了两种结构的床侧挡板,具体为第一床侧挡板22和第二床侧挡板23,第一床侧挡板22连接于床身板3一侧的床侧板21上部,第二床侧挡板23连接于床身板3另一侧的床侧板21上部,床侧挡板增加了床侧板21的高度,防止小孩睡觉时翻滚下床。图2为该组合床一实施例的第二组合形式,具体为将图1中的第二床侧挡板23更换为第三床侧挡板24,用户只需另购买一个第三床侧挡板24,将原有的第二床侧挡板22从床侧板21上拆卸下来并将第三床侧挡板24安装于该床侧板21的侧壁上,第三床侧挡板24安装于组合床后,在组合床的一侧留出供使用者进出的空位,便于使用。当用户需要将该组合床组合成供儿童或成人床使用时,直接将图1中第一床侧挡板22、第二床侧挡板23和置物结构4拆卸即可,无需整体丢弃并换新。进一步地,床侧挡板23、24为镂空结构。为了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将床侧挡板设置为镂空结构,在图1中该组合床作为婴幼儿床使用时,床侧挡板为镂空结构可以方便家长对小孩的动态进行观察。图2至图8中的床侧挡板均为镂空结构,不仅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还可增加该组合床的美感。第一挡板包括多个床头板(未标示),床头板沿垂直于床身板3方向并列设置。在图1所示的组合形式中,该第一挡板由两个床头板(未标示)组合而成,两个床头板分别为第一床头板11和第二床头板12,两个第一挡板的第一床头板11分别连接于床身板3的两端,两个第二床头板12分别连接于第一床头板11,第二床头板12连接于第一床头板11背离组合床底部的一端。当用户需要将图1所示的组合床更改为供儿童或成人床使用时,参见图3,图3为该组合床一实施例的第三组合形式,具体为将图1中第一床侧挡板22、第二床侧挡板23、置物结构4和第二床头板12拆卸之后的组合形式,该图3所示的组合床可供儿童或成人使用,用户在将该组合床从婴幼儿床改装为儿童或成人床时,只需进行简单的变换,无需整体丢弃并换新。图4为该组合床一实施例的第四组合形式,具体为为图1中的组合床将第一床侧挡板22、第二床侧挡板23、置物结构4拆卸之后,再将第一床头板11拆下并连接于第二床头板12的下部,接着将第四床侧挡板25和第五床侧挡板26分别安装于床身板3两侧的床侧板21,该组合床的第四组合形式中床身板3距离地面高度得到提升,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第一挡板除了上述组合形式外还可以为图5至图8中的组合形式,图5至图8分别为该组合床一实施例的第五至第八组合形式。图5至图8中的第一挡板还包括可拆卸的支撑板(未标示),支撑板为多种不同的结构,分别与床头板相连组合成不同的第一挡板,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参见图5,组合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床身板3,床身板3连接于床头板之间,组合床还包括楼梯(未标示),楼梯连接床身板3。楼梯供使用者由地面达到床身板上,具体根据床身板3位于的不同高度可以有多种不同选择,该楼梯具体可以选择为第一楼梯51、第二楼梯52、第三楼梯53和第四楼梯54等,且并不限于这几种。图5为该组合床一实施例的第五组合形式,该组合形式包括两个床身板3,具体为将新增的第一支承板13连接于图4中第一床头板11和第二床头板12之间,再将新增的一个床身板3连接于两个第二床头板12之间,将第一楼梯51连接于两个床身板3的同一侧,供使用者从地面爬至位于高处的床身板3。该组合形式可供更多人休息。参见图6,该组合床还包括墙面6,墙面6设于床身板3下方,墙面6连接床侧板21,墙面6设有门61和镂空部62,组合床还包括楼梯(未标示),所述楼梯连接床身板3和墙面6。图6为该组合床一实施例第六组合形式,具体将新增的第二支承板14连接于图4中第一床头板11和第二床头板12之间,再将新增的墙面6连接于床侧板21的底部,并将墙面6的一侧面连接于第二床头板12,最后将第二楼梯52连接于该组合床的一侧,供使用者爬至离地较高的床身板3。该组合形式中,床身板3的下方由墙面6和第一挡板围合形成供小孩玩耍的游乐区域,墙面6设有供使用者进出的门61,墙面6还设有镂空部62,该镂空部62为各种形状的通孔,镂空部62的设置不仅增强了该游乐区域的透气性还可以增加墙面6的美感,在游乐区域可以堆放小孩的玩具,供小孩玩耍。参见图7,该组合床还包括书桌7和/或衣柜(未图示)和/或书柜(未图示),书桌7、衣柜和书柜均设于床身板3下方,所述组合床还包括楼梯,所述楼梯连接身板3。图7为该组合床一实施例的第七组合形式,具体将新增的第一支承板13连接于图4中第一床头板11和第二床头板12之间,再将书桌7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承板13之间,第三楼梯53连接于该组合床的一侧。除了上述方式以外还可以直接将普通书桌置于该组合床的床身板3下方空位处,达到同样的使用目的。该组合形式的组合床同时满足了睡觉和工作的功能,还可以将图1中第一组合形式中拆卸下来的置物结构4放置于书桌7的下方,供使用者储物用,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该组合床的目的。参见图8,图8为该组合床一实施方式的第八组合形式,具体为直接将图7中第一床头板11、书桌7和第三楼梯53拆卸后,安装新增的第四楼梯54于该组合床的一侧,利用第二支撑板和第四楼梯54对该组合床进行支承。床身板3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其下方可放置衣柜、书柜或任何需要的物品。进一步地,该组合床还包括收纳柜(未图示),收纳柜可拆卸连接于床身板3的底部。收纳柜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利用床下方的空间,在收纳柜中可放置被子或床上用品,方便随时取用。进一步地,组合床还包括床头柜(未图示),床头柜设于床身板3上侧或设于第一挡板的外侧。床头柜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利用床上方的空间,床头柜可以设置成无门或有门的结构,其中可以放置装饰物品或者书籍等,方便在床上看书或者进行其他休闲活动。该组合床通过床头板、床身板3和床侧板21为基础结构,在其上安装可拆卸的置物结构4,通过安装或拆卸该置物结构4达到将该组合床由婴幼儿床和成人床之间转换的目的,使该组合床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进一步地,在该组合床上增设置物柜、床头柜、书桌7、收纳柜、楼梯等结构,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连接方式形成不同风格、满足不同需求的家具系统。该组合床的各部件之间通用性强,不仅可以随时改变家居风格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该组合床的各个部件,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