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通用中式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288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学习型通用中式筷。



背景技术:

筷子古称"箸",是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普遍使用的餐具,筷子是由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美食文化的交流发展,筷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筷子对儿童、第一次接触筷子的西方国家的人以及手部控制能力弱的人群(如患有帕金森症的老人),筷子作为中餐的最主要的餐具使用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的筷子学习架只有适合于儿童的,结构复杂,使用姿势并不是很标准,通用性较差,并不适合成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姿势标准,通用性好的学习型通用中式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学习型通用中式筷,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筷子本体,所述两根筷子本体上设有将两根筷子本体弹性连接的筷子尾架,所述的筷子尾架包括分别对称设在每根筷子本体上的尾架座和连接两个尾架座的连接片,所述的尾架座位为C型结构,所述的筷子本体插接在C型结构的开口内,所述的筷子本体上还滑动连接有供手指套入的指套,指套包括滑动连接在筷子本体上的连接块和与连接块一体结构的指套部,所述的指套部为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通用性,连接片为V型结构。

更进一步的,筷子尾架具有两个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分别相对连接在尾架座顶面和底面,连接更加稳定,方便学习使用筷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学习型通用中式筷,结构简单,使用姿势标准,通用性好,可适用于儿童、成人、第一次接触筷子的西方国家的以及手部控制能力弱的人群(如患有帕金森症的老人)都能良好适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筷子本体 2.尾架座 3.连接片 4.连接块 5.指套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学习型通用中式筷,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筷子本体1。所述两根筷子本体1上设有将两根筷子本体1弹性连接的筷子尾架。所述的筷子尾架包括分别对称设在每根筷子本体1上的尾架座2和连接两个尾架座2的连接片3,筷子尾架具有两个连接片3,连接片3为V型结构,所述的连接片3分别相对连接在尾架座2顶面和底面。

为了方便筷子本体1插接,所述的尾架座2位为C型结构,所述的筷子本体1插接在C型结构的开口内,所述的筷子本体1上还滑动连接有供手指套入的指套。指套包括滑动连接在筷子本体1上的连接块4和与连接块4一体结构的指套部5。所述的指套部5为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便于不同粗细手指的插入持握。如此设计的学习型通用中式筷,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可通用于儿童、成人、第一次接触筷子的西方国家的人,以及手部控制能力弱的人群(如患有帕金森症的老人)。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