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0081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干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干手机。



背景技术:

干手机是一种卫浴间用于烘干双手或者吹干双手的洁具电器,广泛应用于宾馆、餐馆、科研机构、医院、公共娱乐场所和每个家庭的卫生间等。

为保证干手效果,现有技术中对出风口距离进行了约束,以能插入手的距离且相对尺寸偏小而设置。为达到距离尽量小的目的,一般会采用干手机干燥室口部比底部更小的结构,或在壁面上设置突起,或讲出风口位于突起上来实现。

但是,设置突出部后导致干燥室宽度方向空间减小,使用者擦入手时更易碰擦手部造成手部污染,且此种结构不便于产品维护人员的清洁工作。

另外,还有一些干手机的手插入部采用下大上小的结构,这样使得位于干燥室上方的喷嘴之间的距离相对接近,当人手擦入干燥室时会导致顶部开口过窄原因,易于触碰到干燥室壁面而使手再次污染,且此种结构不便于产品维护人员的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使用者的手部不容易触碰到避免的干手机。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手机,该干手机包括具有开口的手插入部,所述手插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侧壁,至少一侧所述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相对设置的两侧侧壁相互平行或在指向所述开口的方向上间距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嵌设于所述手插入部的相应侧壁。

优选的,在指向所述开口的方向上,所述手插入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框或圆角矩形框。

优选的,在指向所述开口的方向上,所述手插入部的口径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相对的两侧侧壁之间的间距不低于75mm。

优选的,所述手插入部与其开口相对的一侧设有底壁。

优选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为弧面过渡。

优选的,所述开口朝向斜上方设置。

优选的,所述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所述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手插入部的相应侧侧壁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干手机,通过将手插入部相对设置的两侧侧壁相互平行或在指向所述开口的方向上间距逐渐变大,由此可以使使用者的手部在插入和拔出的过程中不容易触碰到壁面,由此减小了手部受到二次污染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手机的侧视角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手机的主视角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手机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干手机本体;2、手插入部;3、前侧壁;4、后侧壁;5、左侧壁;6、右侧壁;8、底壁;9、排水孔;1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手机,包括干手机本体1,在该干手机本体1的顶部设有具有开口的手插入部2,使用者的手部由该开口插入到手插入部2的内部,而该开口优选为朝向斜上方设置,以方便使用者的手部能够自然的插入;手插入部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侧壁,该相对设置的两侧侧壁可以是与使用者手背相对的前侧壁3和与使用者手心相对的后侧壁4;在该前侧壁3和/或后侧壁4上设有用于出风的出风口10,用于对使用者的手部形成单侧或双侧吹拂;且该出风口10的数量优选为多个,多个出风口10均匀分布于手插入部2的相应侧侧壁上,以对使用者的整个手部形成均匀吹拂。

另外,相对设置的两侧侧壁相互平行或在指向开口的方向上间距逐渐变大,即,在手插入的方向上,该相互平行的两侧侧壁宽度一致,或呈敞口式设计,优选设置为在指向开口的方向上间距逐渐变大,以方便注塑制造;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使用者的手部在插入和拔出的过程中不容易触碰到壁面,由此减小了手部受到二次污染的机会。

但该相对的两侧侧壁之间的间距优选不低于75mm,以保证出风口10与使用者手部之前的间距能够达到有效的吹拂干燥效果。

其中,出风口10优选嵌设于手插入部2的相应侧壁,即,出风口10的开口未探出于其所设置的那一侧手插入部2的内壁。由于出风口10嵌设于手插入部2的相应侧内壁,所以不会占用手插入部2的内部空间,从而使使用者的手部不容易触碰到壁面,以防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便,由于手插入部2的内壁上并无凸起的结构,表面光滑,所以并不存在清洁不到的死角,清洁起来更加方便。

在指向开口的方向上,手插入部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框或圆角矩形框,即,手插入部2为由四侧内壁首尾相接围成的结构,且每相邻的两侧内壁之间优选为弧面过渡连接,以方便清洁。也就是说,除与使用者的手背和手心相对的两侧内内壁之外,手插入部2的其余两侧也是封闭的,这样可以防止从使用者手上飞离的水通过左右两侧飞落到地面上,避免影响到环境的整洁。

而且,在指向开口的方向上,手插入部2的口径优选为逐渐变大,也就是说,不仅上述前侧壁3与后侧壁4是敞口式结构,左侧壁5与右侧壁6之间也是敞口结构,由此可进一步避免受用者的手部受到二次污染。

手插入部2与其开口相对的一侧设有底壁8,该底壁8限定出了手插入部2的深度,当使用者在将手部插入时,会自然的使指尖与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即该底壁8的存在将使用这相对于开口的插入深度限定在了一定范围之内,由此消除了使用者对插入深度的不确定性,既可以使使用者的手部更容易与出风口10所在区域相对,还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部因插入过深而使手腕或衣袖等触碰到手插入部2开口。进一步的,侧壁与底壁8之间为弧面过渡,以免出现难以清洁的死角。

在上述底壁8上优选还设置有排水孔9,该排水孔9用于将手部滴落的水分排出于手插入部2,防止在手插入部2的底部形成积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