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978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挂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钩,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挂钩。



背景技术:

挂钩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家居生活中,市面上的挂钩种类繁多,其固定的方式也千变万化,包括吸盘式、不干胶式、螺钉固定式,其中螺钉固定式最为稳固,而传统挂钩往往因自身材质及设计结构的原因,导致其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与此同时,传统挂钩整体结构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折叠或收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挂钩碰伤人或是意外勾住衣服等物品的现象发生。

中国专利CN 201410787622.3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吸盘挂钩,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一端凸起处固定有合页,合页上设有转轴,在合页上固定有挂钩,吸盘固定在底座的另一端。通过以上设置,本发明带有吸盘,可以固定在墙面上。本发明在闲置时可将挂钩折叠,不易断裂。

上述专利虽然实现了挂钩的折叠,但其折叠后不但外观美观性差,重要的是折叠后挂钩依旧裸露在外部,因此还是无法彻底解决意外勾住衣服等物品的现象发生,同时该发明采用吸盘固定,其承载能力差,只能固定于瓷砖玻璃等表面光滑的物体上。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挂钩,承载能力强,结构简单造型美观,折叠后整体表面平整光滑,杜绝意外碰伤使用者或是勾住衣服等物品的情况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挂钩,包括基体,及设置于基体上的翻板,所述基体为板状,所述板状基体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凹槽,所述翻板设置于凹槽内;所述基体的侧面设有销孔,所述销孔横穿过凹槽且在基体上呈对通设置,所述销孔内设有连接部件,所述翻板一端设有与连接部件相配合销接使翻板实现转动折叠的通孔;所述翻板设有通孔的一端还设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在翻板转动展开时与凹槽底面相接触实现展开角度的限位;还包括阻尼环,所述阻尼环设置于通孔的两端,所述阻尼环在翻板侧面与凹槽侧面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实现阻尼效果。

上述结构中,翻板展开时使预先设定带一定角度的定位面与凹槽底面相接触来实现展开角度的定位,其面与面接触定位可大幅减小接触应力,提高翻板与基体之间的刚性,可增加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阻尼环使翻板转动时形成阻力,在翻板折叠收纳后不容易因自身重量或是受到震动意外展开,同时阻尼环形成的阻尼效果可大幅度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提高产品的整体质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两端设有沉孔,所述阻尼环设置于沉孔内,所述阻尼环厚度高于沉孔深度。

上述结构中,沉孔在翻板安装于基体上时用于给安装于沉孔内的阻尼环定位,阻尼环厚度大于沉孔深度才能使阻尼环有效接触翻板侧面与凹槽侧面达到过盈配合实现阻尼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两侧面的销孔孔口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销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避免连接部件从销孔内脱出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板的展开角度为30度至60度,所述翻板折叠后翻板表面与基体表面持平。

上述结构中,翻板折叠后与基体表面持平可有效杜绝意外勾住用户衣服及撞伤用户身体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孔。

上述结构中,基体通过安装孔与固定于墙体上的螺栓连接,固定牢固可靠,同时设置于凹槽底部的安装孔可在翻板折叠后被翻版遮挡以提高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基体;11-凹槽;111-底面;112-安装孔;12-销孔;121-堵头;13-连接部件;20-翻板;21-通孔;211-沉孔;22-定位面;30-阻尼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折叠式挂钩,包括基体10,及设置于基体10上的翻板20,所述基体10为板状,所述板状基体10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凹槽11,所述翻板20设置于凹槽11内;所述基体10的侧面设有销孔12,所述销孔12横穿过凹槽11且在基体10上呈对通设置,所述销孔12内设有连接部件13,所述翻板20一端设有与连接部件13相配合销接使翻板20实现转动折叠的通孔21;所述翻板20设有通孔21的一端还设有定位面22,所述定位面22在翻板20转动展开时与凹槽11的底面111相接触实现展开角度的限位;还包括阻尼环20,所述阻尼环30设置于通孔21的两端,所述阻尼环30在翻板20的侧面与凹槽11的侧面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实现阻尼效果。

上述结构中,翻板20展开时使预先设定带一定角度的定位面22与凹槽11的底面111相接触来实现展开角度的定位,其面与面接触定位可大幅减小接触应力,提高翻板20与基体之间的刚性,可增加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阻尼环30使翻板20转动时形成阻力,在翻板20折叠收纳后不容易因自身重量或是受到震动意外展开,同时阻尼环30形成的阻尼效果可大幅度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提高产品的整体质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21两端设有沉孔211,所述阻尼环30设置于沉孔内211,所述阻尼环30的厚度高于沉孔211的深度。

上述结构中,沉孔211在翻板20安装于基体10上时用于给安装于沉孔211内的阻尼环30定位,阻尼环30厚度大于沉孔211深度才能使阻尼环30有效接触翻板20侧面与凹槽11侧面达到过盈配合实现阻尼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10两侧面的销孔12孔口设有堵头121,所述堵头121与销孔12通过过盈配合固定,避免连接部件13从销孔12内脱出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板20的展开角度为30度至60度,所述翻板20折叠后翻板20的表面与基体10的表面持平。

上述结构中,翻板20折叠后与基体10的表面持平可有效杜绝意外勾住用户衣服及撞伤用户身体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11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孔112。

上述结构中,基体10通过安装孔112与固定于墙体上的螺栓连接,固定牢固可靠,同时设置于凹槽11底部的安装孔112可在翻板20折叠后被翻板20遮挡以提高整体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