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容腔的功能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456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容腔的功能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子,更具体地是指一种带容腔的功能被。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人们选择的睡眠用的被子品种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各种保健被,例如远红外暖疗,磁疗,中草药香薰、安神等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热衷。但是,此类保健被通常都是采用将起到保健作用的材料编织或填充于整个被芯内,不但使用量较大,而且由于被子通常使用的时间较长(如整晚),在这种长时间的大面积贴身的超时超剂量使用下,很难保证这些材料不会对人体、器官等产生不良的副作用,一旦打破身体平衡,反而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会产生过敏反应,血液、神经系统的紊乱,影响胎儿、婴儿的发育等,甚至还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带容腔的功能被,不但能够减少用量,而且能够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还能为睡眠提供更多的智能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容腔的功能被,包括被子本体,所述的被子本体的边部设有用以容置功能物的容腔。

所述的被子本体的一边部、两边部、三边部或四边部分别设有所述的容腔。

所述的容腔设于被子本体的边部内或设于被子本体的边部之外。

所述的被子本体的同一边部设有的容腔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的容腔由套袋构成,且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被子本体的边部相连接。

所述的套袋上还设有供功能物装取且可封闭的开口。

所述的功能物为中药包、磁疗元件、远红外暖疗元件、电热元件、温度检测元件、被子活动检测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温度检测元件、被子活动检测元件与电热元件形成相应的反馈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带容腔的功能被通过在被子本体的边部设置容腔,用以容置相应的功能物,不但能够减少功能物的用量,而且能够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并且还可根据被子边部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功能物,起到更好的助眠、保健、舒适、智能控制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边部设有容腔);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两边部设有容腔);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边部设有容腔);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四边部设有容腔);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四边部设有一圈容腔);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被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内、外边部均设有数个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容腔的功能被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同样也包括被子本体1,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的被子本体1的边部还设有用以容置功能物的容腔2,通过在容腔2内设置相应的功能物,从而在使用时起到对应的功能,同时,由于功能物被设于被子本体1的边部,不会与人体长时间接触,因此可有效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还能够减少使用量,减低成本。

所述的容腔2可设于被子本体1的一边部,也可根据需要设于两边部、三边部或四边部(分别见图1~图4)。

所述的容腔2可设于被子本体的边部内,也可以设于被子本体的边部之外(见图6)。

所述的被子本体1的同一边部设有的容腔2可以根据需要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容腔2大小可根据相应的功能物大小及功能位置进行相应设计,如图5中的四边部所设的容腔2首尾相连通围成了一圈。

所述的容腔2由套袋等类似结构构成,且可通过拉链、纽扣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被子本体1的边部相连接,可根据需要,进行拆装以实现功能的增减和功能物的更替,也会不影响被子的洗晒。

所述的套袋上还设有供功能物装取且可封闭的开口,例如拉链口等类似结构。

所述的功能物可采用例如用于助眠的中药包、用于保健的磁疗元件、远红外暖疗元件以及用于加热的电热元件、用于监测被内外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用以监测睡眠习惯和质量的被子活动检测元件(检测被子的侧部活动情况,便可获得睡眠翻身习惯和频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能够起到一种或多种功能。

所述的温度检测元件、被子活动检测元件与电热元件还可形成相应的反馈控制,根据检测数据,进行自动加热,以调节温度,提高睡眠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以实现被子的智能化。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被,通过在被子本体1的边部设置容腔2,用以容置相应的功能物,不但能够减少功能物的用量,而且能够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并且还可根据被子边部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功能物,起到更好的助眠、保健、舒适、智能控制等效果。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