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009阅读:1969来源:国知局
手术室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室门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术室门是用在医院手术室的门,其通常需要在门体上设置视窗,以便在不打开门的情况下观察手术室内外的情况。但是一般手术室门的视窗一般结构为,将框体嵌装在门体上,然后将玻璃装在框体内,通常框体凸出于门体外部,其外观不够美观,而且框体凸出于门体外部部分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手术室门安全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术室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室门结构,包括门体、框体和玻璃,所述门体上设置有方形安装孔,所述框体包括四个安装板和四个角板,所述角板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安装板,并将四个所述安装板拼接成四边形框体,所述的安装板与所述角板滑动连接,且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角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板侧壁呈阶梯状,其厚度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孔内部,其厚度较小的一端朝向与其相对的安装板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外部形成安装面,所述的玻璃设置在所述框体两侧,且所述玻璃一侧与所述安装面通过胶体粘结,所述玻璃外表面与所述门体表面齐平。

作为优选,为节省材料,便于安装,所述的安装板和角板均呈U型,所述的角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U型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沿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固定孔、设在所述角板上的通孔和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将所述角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根据门体上的安装孔大小调整好角板位置后,利用螺钉能够有效将角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形成结构稳定的框体。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采用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同样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优选,所述门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安装板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固定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有利于框体的设置,而且有利于减小门体材料用量,节省成本,同时门体内形成的空间有利于隔热和隔音。

进一步地,为使得玻璃与安装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所述胶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玻璃四周设置有涂层。利用涂层能够将玻璃内壁与安装面连接处遮住,提高手术室门的美观性。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将玻璃和框体设置在门体内部,使其表面不凸出门体,从而提高门体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将框体为可调节设置,能够根据不同安装孔大小进行调节,提高了其适用性和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手术室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术室门正视图;

图3是图2中B-B方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是玻璃结构示意图。

其中:1.门体,11.第一门板,12.第二门板,2.玻璃,21.涂层,3.安装板,31.固定孔,32.安装面,33.填充槽,4.角板,41.通孔,5.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手术室门结构,包括门体1、框体和玻璃2,所述门体1上设置有方形安装孔,所述门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板11和第二门板12,如图4~6所示,所述框体包括四个安装板3和四个角板4,所述角板4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安装板3,并将四个所述安装板3拼接成四边形框体,所述的安装板3与所述角板4滑动连接,且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角板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板3侧壁呈阶梯状,其厚度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孔内部,且其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板11和所述第二门板12固定连接,其厚度较小的一端朝向与其相对的安装板3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外部形成安装面32,所述的玻璃2设置在所述框体两侧,且所述玻璃2一侧与所述安装面32通过胶体5粘结,为提高粘结稳定性,所述安装面32上设置有填充槽33,所述填充槽33内填充有所述胶体5;所述玻璃2外表面与所述门体1表面齐平,如图7所示,所述的玻璃2四周设置有用于遮挡其与框体内部安装结构的涂层21。

具体地,如图5和6所示,所述的安装板3和角板4均呈U型,所述的角板4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的U型槽内;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沿所述安装板3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固定孔31、设在所述角板4上的通孔41和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41与所述固定孔31固定连接,将所述角板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上。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