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把用座架及拖把。
背景技术:
公知的设置有挤水机构的拖把制作比较麻烦,使用不够轻便,挤水效果不够理想,能拖地但不便于扫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拖把用座架及拖把,具备拖地、擦地和扫地的多种功能,挤水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拖把用座架,拖把用座架上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用于安装拖把杆,拖把用座架下端用于安装清洁头,连接座偏离拖把用座架的中心轴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连接座偏离拖把用座架的中心轴的距离L为2cm~10cm。
按上述方案,所述拖把用座架为条块体。
按上述方案,所述条块体为长方体或梯体。
按上述方案,所述拖把用座架的上端面设有轨道,轨道沿拖把用座架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座可沿轨道移动,清洁头设置于拖把用座架的下端,清洁头采用吸水材料制作。
按上述方案,吸水材料为胶棉、棉纱、棉条、无纺布、棉布和海绵中的任意一种或6种中的任意组合。
一种拖把头,它包括以上所述的拖把用座架,它还包括清洁头。
一种拖把,它包括以上所述的拖把头,它还包括拖把杆,拖把杆偏居于拖把头的中心轴的一旁。
按上述方案,拖把杆下端通过铰接轴与连接座铰接,铰接轴的长度方向与拖把用座架的长度方向一致。
按上述方案,所述拖把杆包括上杆和下杆,上杆与下杆套接,上杆可沿下杆上下伸缩调节。
按上述方案,上杆与下杆之间设有套管,套管通过螺纹与下杆连接,拧紧套管使下杆的上端缩紧,通过套管锁紧上杆,实现上杆与下杆之间的位置固定。
按上述方案,拖把杆向距离连接点较近的拖把头一端倾斜。
按上述方案,所述拖把杆的外壁上设花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连接座偏居设置于拖把用座架上,使与之连接的拖把杆偏居于拖把用座架上,形成拖把杆的偏心设置结构,拖把杆适当偏居于拖把用座架中心轴的一旁,拖把用座架上方的中段位置空出,脚踩在拖把用座架的中段位置可以均衡挤压整个拖把用座架,对拖把用座架进行挤压,可以很容易将安装于拖把用座架下方的清洁头中的水挤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挤水效果好,另外连接座偏居设置于拖把用座架上,使与之连接的拖把杆偏居,使拖把用座架的一端离拖把杆的距离近,便于人从侧方握住拖把杆,进行侧扫,使拖把同时具备拖地、擦地和扫地的多种功能,挤水时将拖把放置于挤水板,进行踩压挤水,能够更好的挤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时图1的K局部示意图;
图中,1-拖把杆,2-拖把用座架,3-清洁头,4-连接座,5-套管,6-下杆,7-上杆,8-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把用座架,拖把用座架2上端设置有连接座4,连接座4用于安装拖把杆1,拖把用座架2下端用于安装清洁头3,连接座4偏离拖把用座架2的中心轴设置;拖把用座架2上偏居的连接座4,使与之连接的拖把杆1偏居于拖把用座架2上,形成拖把杆1的偏心设置结构(拖把用座架2的中心轴是指拖把用座架2两端的中心对称轴),拖把杆1适当偏居于拖把用座架2中心轴的一旁,拖把用座架2上方的中段位置空出,脚踩在拖把用座架2的中段位置可以均衡挤压整个拖把用座架2,对拖把用座架2进行挤压,可以很容易将拖把用座架2下方的清洁头3中的水挤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挤水效果好,另外连接座4偏居设置于拖把用座架2上,使与之连接的拖把杆1偏居,使拖把用座架2的一端离拖把杆1的距离近,便于人从侧方握住拖把杆1,进行侧扫,使拖把同时具备拖地、擦地和扫地的多种功能,挤水时将拖把放置于挤水板,进行踩压挤水,能够更好的挤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座4偏离拖把用座架2的中心轴的距离L为2cm~10cm。
进一步地,在最佳实施例中,连接座4偏离拖把用座架2的中心轴的距离L为5cm、6cm、7cm和8cm,均具有很好的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座不仅包括凸出设置于拖把用座架2上,也包括凹陷设置于拖把用座架2上。
进一步地,所述拖把用座架2为条块体。
进一步地,所述条块体为长方体或梯体。
进一步地,所述拖把用座架2的上端面设有轨道,轨道沿拖把用座架2的长度方向布置,连接座4可沿轨道移动。
一种拖把头,它包括以上所述的拖把用座架2,它还包括清洁头3,清洁头3设置于拖把用座架2的下端,清洁头设置于拖把用座架的下端,清洁头采用吸水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吸水材料为胶棉、棉纱、棉条、无纺布、棉布和海绵中的任意一种或6种中的任意组合。
一种拖把,它包括以上所述的拖把头,它还包括拖把杆1,拖把杆1偏居于拖把头的中心轴的一旁(显而易见,拖把用座架2的中心轴也是拖把头的中心轴,拖把头的中心轴是指拖把头两端的中心对称轴);拖把杆1与拖把头的连接点偏离拖把头的中心轴设置,形成拖把杆1的偏心设置结构,拖把头的中心轴是指拖把头两端的中心对称轴,拖把杆1适当偏居于拖把头中心轴的一旁,拖把头上方的中段位置空出,脚踩在拖把头的中段位置可以均衡挤压整个拖把头,对拖把头进行挤压,可以很容易将拖把头中的水挤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挤水效果好,另外拖把杆1的偏心设置结构,使拖把头的一端离拖把杆1的距离近,便于人从侧方握住拖把杆1,进行侧扫,使拖把同时具备拖地、擦地和扫地的多种功能,挤水时将拖把放置于挤水板,进行踩压挤水,能够更好的挤水。
进一步地,拖把杆1下端通过铰接轴8与连接座4铰接,铰接轴8的长度方向与拖把用座架2的长度方向一致;拖把杆1可以铰接轴8为中心在拖把用座架2宽度方向实现180°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拖把杆1与拖把头的连接点距离拖把头中心的偏心距离L为2cm~10cm。
进一步地,最佳实施例中,拖把杆1与拖把头的连接点距离拖把头中心的偏心距离L为5cm、6cm、7cm和8cm,均具有很好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拖把杆1包括上杆7和下杆6,上杆7与下杆6套接,上杆7可沿下杆6上下伸缩调节;能够调节拖把杆1的长度。
进一步地,上杆7与下杆6之间设有套管5,套管5通过螺纹与下杆6连接,拧紧套管5使下杆6的上端缩紧,通过套管5锁紧上杆7,实现上杆7与下杆6之间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拖把杆1向距离连接点较近的拖把头一端倾斜;拖把杆1向人站的方向倾斜,便于握住拖把杆1,进行侧扫。
进一步地,所述拖把杆1的外壁上设花纹;起到防滑的作用。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