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凳子。
背景技术:
凳子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夹具,也是我们家庭中作为常见的,也是每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几小家具之一,凳子的作用很多,不但可以拿来坐,也可以摆放东西,还可以作为一种装饰,给家增加一份新意。
公开号为CN2041693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凳子,它包括凳面和四条凳腿,所述的每条凳腿的外表面上沿每条凳腿的高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的每条凳腿的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的凳面的背面设有多条加强筋,所述的每条凳腿与凳面的连接处为弧面,所述的每条凳腿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倾斜,所述的每条凳腿与凳面的接触部的内侧设有条形凸起。这种凳子虽然方便生产运输储存,但是在人坐上去的时候高度固定无法调节,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高度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方便调节的凳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凳子,包括凳面、凳腿,所述凳腿包括固定部分、伸长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包括横杆、竖杆,所述竖杆垂直固定在横杆的两端,所述横杆通过锁紧螺栓与凳面连接,所述伸长部分为伸缩调节凳子高度的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与竖杆插接配合,所述竖杆的侧面设有弹性凸块,所述加强管上设有与弹性凸块插接配合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分有效的将凳腿和凳面进行固定,保证了凳子的结构稳定避免凳子出现分离的现象,伸长部分实现了凳子高度的调节,实现凳子可以适用不同高度的需求,高度调节完成后弹性凸块和通孔插接配合,有效的保证了凳子在使用的过程不会受力出现高度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凳腿交叉设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凳腿交叉设置有两个有利于凳平稳的放置,避免出现歪斜不稳定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横杆长度方向中心处向内设有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中心向内凹陷保证了两个凳腿在交叉设置的过程可以与凳面有效的接触,避免出现横杆和凳面之间出现较大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凳面靠近凳腿端设有与锁紧螺栓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凳面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螺栓和螺母配合实现了凳子的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工作,螺母设置在凳面的内部避免出现锁紧螺栓影响凳面平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紧螺栓上设有旋转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凳子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旋转手柄方便了操作者对锁紧螺栓的拧紧和拧松提供了帮助,避免了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紧螺栓与横杆之间设有摩擦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锁紧螺栓和横杆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锁紧螺栓的锁紧力,减小了锁紧螺栓出现松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加强管靠近竖杆端设有橡皮保护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调节凳腿高度的时候,橡皮保护圈有效的保护了操作者,避免出现加强管锋利的棱边划伤操作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加强管远离竖杆端设有橡皮垫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凳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强管会出现划伤地板的现象,橡皮垫脚有利于减小加强管对地板产生的划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凳面上设有通气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长时间坐在凳子上的时候会出现凳面过热的现象,通气槽有利于热量的散发,避免凳面出现过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通气槽均匀分布在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坐在凳子上的时候,通气槽会让人产生凹陷的不舒服的感觉,均匀分布的通气槽,避免了出现局部凹陷过多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凳腿高度可调节,实现了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需求;
2、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
3、凳面便于散热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凳子的结构实体图;
图2为展现凳子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凳子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展现通气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凳面;11、通气槽;2、凳腿;21、固定部分;211、横杆;2111、凹陷;212、竖杆;2121、弹性凸块;22、伸长部分;3、锁紧螺栓;31、螺母;32、旋转手柄;33、摩擦垫片;4、加强管;41、橡皮保护圈;42、橡皮垫脚;4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凳子,如图1和4所示,包括凳面1、凳腿2,凳腿2和凳面1固定连接实现了凳子可以平稳的放置;凳腿2包括固定部分21、伸长部分22,固定部分21包括横杆211、竖杆212,将竖杆212垂直固定在横杆211的两端,竖杆212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在凳面1的内部设置有螺母31,使用锁紧螺栓3穿过横杆211与螺母31螺纹连接,实现了凳腿2与凳面1的固定连接。通过锁紧螺栓3和螺母31配合也实现了凳子的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工作,螺母31设置在凳面1的内部避免出现锁紧螺栓3影响凳面1的平整。为了保证凳子的平稳性,将凳腿2交叉设有两个与凳面1进行固定,有利于凳子平稳的放置,避免出现歪斜不稳定的现象。为了实现凳面1可以与交叉的凳腿2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凳腿2和凳面1之间出现较大的间隙,在横杆211长度方向中心处向内设有凹陷2111,凹陷2111使得两个凳腿2上的横杆211的高度可以在同一水平线上,有利于横杆211与凳面1完全接触,减小了横杆211与凳面1之间的间隙。
如图1和2所示,伸长部分22实现了凳子的高度调节,伸长部分22为与竖杆212插接配合的加强管4,使用者根据实际操作的需求调节竖杆212伸入加强管4内的长度,实现了凳子不同高度的调节。在高度调节完成了之后,为了避免人坐在凳子上面出现竖杆212伸入加强管4内的现象,导致凳子的高度发生改变,所以在竖杆212的侧面设有弹性凸块2121,同时在加强管4上设有与弹性凸块2121插接配合的通孔43。弹性凸块2121和不同高度的通孔43插接配合,实现了凳子不同高度的调节,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凳子在使用的过程不会受力出现高度的变化。
实施例二:一种凳子,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4所示,在凳子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实现快速的安装与拆卸工作,在锁紧螺栓3上设有旋转手柄32,旋转手柄32为锁紧螺栓3的安装与拆卸提供了着力点,操作者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避免了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对锁紧螺栓3的拧紧和拆卸,节约了安装拆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凳子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人体对与凳子产生的压力,造成凳腿2和地面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凳子在移动的过程中凳腿2会受到一的摩擦力,会导致锁紧螺栓3出现松动的情况;为了避免锁紧螺栓3出现松动的现象,在锁紧螺栓3与横杆211之间设有摩擦垫片33,摩擦垫片33增加了锁紧螺栓3和横杆211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锁紧螺栓3的锁紧力,减小了锁紧螺栓3出现松动的现象。
实施例三:一种凳子,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操作者在调节凳腿2高度的过程中,需要用手握住加强管4和竖杆212通过拉力或者压力实现竖杆212伸入加强管4内的长度调节,加强管4为金属管,端部锋利的边口可能会划伤操作者的手,为了避免加强管4端部边缘划伤操作的手,所以在加强管4靠近竖杆212一端设有橡皮保护圈41,橡皮保护圈41有效的将加强管4的端口包裹,避免了加强管4锋利的棱边外露出现划伤操作者的现象。
凳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强管4与地板接触端可能也会出现划伤地板的现象,为了避免加强管4划伤地板,所以在加强管4另靠近地面端设有橡皮垫脚42,橡皮垫脚42质地柔软有利于减小加强管4对地板产生的划伤。
实施例四:一种凳子,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长时间坐在凳子上的时候会出现凳面1过热的现象,当凳面1过热的时候,会使得坐在凳子上的使用者觉得不舒服,所以在凳面1上均匀设置有通气槽11,通气槽11有利于热量的散发,避免凳面1出现过热的现象;通气槽11会让人出现凹陷不舒服的感觉,此时均匀分布的通气槽11避免了出现局部凹陷过多的现象,减少了人体感觉不舒适的现象。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