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性心衰患者睡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1396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慢性心衰患者睡眠椅,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头晕乏力、身体水肿等,患者最痛苦的是不能平睡,被迫采取半坐位睡眠、趴睡或床边端坐位睡眠并要求双下肢下垂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不适症状。特殊睡姿带来以下风险:一是半坐位时,因上身抬高,普通病床护栏高度起不到保护作用容易导致患者坠床;二是患者趴睡时导致颈部肌肉疲劳或损伤;三是病床高度偏高,床边端坐位时脚不着地且身体没有任何依靠,极易跌倒;四是患者强迫半坐位或坐位,骶尾部长时间受压加上皮肤水肿,很容易发生压疮。基于以上原因,急待设计一款既能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又能保护患者安全的睡眠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慢性心衰患者半坐位或坐位睡眠时的安全及舒适度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慢性心衰患者睡眠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慢性心衰患者睡眠椅,为靠背椅,包括椅面、椅背、椅腿、扶手、桌板和头枕;椅背、椅面和椅腿从上到下顺序相接;扶手有两个,分别设在椅背两侧的椅面上;桌板转动连接在其中一扶手上,桌板中央设有圆孔;头枕活动连接在椅背的顶部。

使用前,检查睡眠椅各部件完好状态,然后搀扶慢性心衰患者入坐睡眠椅,头部放置在头枕内,双手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或放在睡眠椅双侧扶手上,以舒适为准,双腿自然下垂。当患者欲趴睡时,将扶手侧桌板转动置于患者胸前,患者双眼、鼻子和嘴巴放置于桌板圆孔部分,便于患者趴睡时自由呼吸,避免患者头部转向左侧或右侧趴睡时颈部肌肉疲劳或拉伤。

桌板与扶手转动连接处设有限位板,使用时,将桌板向内转动,当桌板转动到患者面前、且与水平面平行时,桌板不能继续向下转动,不使用时,将桌板向外转动270°,直至桌板被扶手挡住不能继续转动为止。将指向椅子内的方向称为椅内,指向椅子外的方向称为椅外。

为了提高使用稳定性,保证患者坐位时身体不倾斜,以免睡眠中患者跌倒,椅背正面设有交叉设置的两条弹性保护带。使用时,保护带由上而下交叉固定在胸前,不使用时,解开保护带。

椅背的正面指人坐在椅子上时与人体接触的面,另一面为反面。

为了使用方便,便于各种身高的人群使用,弹性保护带上设有调节长度的攀扣。

为了提高舒适度,头枕正面为内凹的圆弧面结构;头枕转动连接在椅背的顶部。使用时,头部放置在内凹的圆弧面内,能使患者坐位时头部左右两侧有了依托,减轻了患者疲劳感,提高了睡眠质量;并可根据个人舒适情况调整头枕的角度。

上述头枕正面指人坐在椅子上时与人体头部接触的面,使用时,患者头部落在内凹的圆弧面内。

为了减轻患者坐位时骶尾部的压力,防止压疮,椅面上设有可拆卸式减压座垫。

为了提高舒适度,椅面和椅背均设有弹性层;为了使用方便,桌板铰链在其中一扶手上。

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桌板上圆孔直径为15-20cm。

为了进一步提高舒适程度,靠背椅的高度为105-115cm。

靠背椅的高度指椅腿的最低端到椅背最顶端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睡眠椅按人体腿长设计坐椅高度,既能保证坐位睡眠的舒适度,又能防止患者起身时双脚踩空,更加安全。为了满足日常所需,椅腿的高度为45-50cm。椅面宽为55-60cm。

椅面宽指两扶手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慢性心衰患者睡眠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慢性心衰患者半坐位或坐位睡眠时的安全及舒适度难题,减轻了患者疲劳感,提高了睡眠质量;便于患者趴睡时自由呼吸,避免患者头部转向左侧或右侧趴睡时颈部肌肉疲劳或拉伤;睡眠椅按人体腿长设计坐椅高度,既能保证坐位睡眠的舒适度,又能防止患者起身时双脚踩空,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慢性心衰患者睡眠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趴睡时慢性心衰患者睡眠椅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头枕立体图;

图中,1为头枕,2为弹性保护带,3为扶手,4为减压座垫,5为桌板,6为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的慢性心衰患者睡眠椅,为靠背椅,包括椅面、椅背、椅腿、扶手、桌板和头枕;椅背、椅面和椅腿从上到下顺序相接;扶手有两个,分别设在椅背两侧的椅面上;桌板转动连接在其中一扶手上,桌板中央设有圆孔;头枕活动连接在椅背的顶部。

椅背正面设有交叉设置的两条弹性保护带;头枕正面为内凹的圆弧面结构;椅面上设有可拆卸式减压座垫。

桌板上圆孔直径为18cm;靠背椅的高度为110cm;椅腿的高度为48cm;椅面宽为58c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弹性保护带上设有调节长度的攀扣。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椅面和椅背均设有弹性层;头枕转动连接在椅背的顶部。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桌板铰链在其中一扶手上。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桌板上圆孔直径为20cm;靠背椅的高度为115cm;椅腿的高度为50cm;椅面宽为60cm。

上述实施例中头部内凹的圆弧面靠枕,能使患者坐位时头部左右两侧有了依托,减轻了患者疲劳感,提高了睡眠质量;桌板中间圆孔设计,放置五官位置,便于患者趴睡时自由呼吸,避免患者头部转向左侧或右侧趴睡时颈部肌肉疲劳或拉伤;上身保护带保证患者坐位时身体不倾斜,以免睡眠中患者跌倒;椅面上加减压座垫,以减轻患者坐位时骶尾部的压力,防止压疮;与病床相比,睡眠椅按人体腿长设计坐椅高度,既能保证坐位睡眠的舒适度,又能防止患者起身时双脚踩空,更加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