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聪明座。
背景技术:
饮水机已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为人们提供洁净的饮用水,确保人体健康。现有饮水机一般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用于承托水瓶的聪明组件以及出水管路结构,聪明组件具有将水瓶内饮用水导出以及将外界空气送入水瓶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聪明组件上的出水口和进气孔是共用一个开孔,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气体是由外界进入水瓶,而饮用水是从水瓶内向外流,气体与饮用水的流向相反,导致两者在流动时相互影响,既影响气流流速,妨碍水瓶内外气压平衡,还影响水流流速,使得水流时急时缓,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独立进气口和出水口的聪明座,通过在聪明座内设置互为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使得气流和水流互不干扰,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具有独立进气口和出水口的聪明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部开设朝上敞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底部设有聪明组件,所述聪明组件内设分别与容置腔通连且互为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将原有聪明组件上进气口和出水口共用开孔结构改进为具有独立进气口和出水口的结构,使得进入水瓶的气体和流出水瓶的饮用水具有各自独立的通道,确保流向相反的气流和水流互不干扰,进而提高两者流动速度,提高聪明组件的工作效率,通过匀速平缓实现气体流通来保证水流匀速平缓,有效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聪明组件包括设于容置腔底面的聪明柱以及插接在所述聪明柱内空腔的聪明芯,所述聪明芯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互为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为了聪明柱能顺利插入水瓶并推挤开启瓶塞,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置在聪明柱的空腔内,使得聪明柱表面能沿着水瓶瓶口滑动,聪明芯插置在聪明柱内,并与空腔内壁配合形成彼此互为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利用聪明柱内空腔形成互不干扰的气流水流输送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聪明柱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聪明柱的侧壁上开设通连容置腔与进气通道的进气口以及通连容置腔与出水通道的出水口。聪明芯从聪明柱底部敞口插入,并在空腔内形成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水口通连的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气口用于向水瓶输送从进气通道进入的气流,出水口用于将水瓶内的饮用水输入出水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聪明芯包括从聪明柱底部敞口以间隙配合方式插入的竖管、与所述竖管底端口通连的第一横管以及与外界通连的第二横管,与出水口通连的竖管连接第一横管并以此形成所述出水通道,所述聪明柱与竖管间设有与进气口通连的环形间隙,所述第二横管与所述环形间隙通连并形成所述进气通道。竖管的外壁直径小于聪明柱的内壁直径,使得竖管与聪明柱间围合形成环形间隙,外界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横管、环形间隙以及进气口进入水瓶;水瓶内的饮用水依次通过出水口、竖管以及第一横管实现外排。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均为横向设置,有效节省竖向空间,便于在水瓶下置式饮水机上实施。
作为优选,所述竖管上部外壁与聪明柱内壁间夹设第一密封圈,所述出水口高于进气口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的设置高度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水口之间,所述竖管外壁设有匹配嵌置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环槽。竖管插入聪明柱,将空腔分为竖管内腔和环形间隙两部分,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使得前述两个空间相对密封隔离,有效防止环形间隙内的空气与竖管内腔中的饮用水相互窜流。所述第一密封圈的设置高度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水口之间,使得进气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竖管内腔和环形间隙通连。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底面设有供螺纹孔,所述聪明柱通过其底部密封螺接在所述螺纹孔内。聪明柱通过其独步螺接在座体上,既确保两者连接稳固,方便拆装维护,还能起到密封聪明柱与座体间间隙的作用,防止饮水用从两者间隙处外流。
作为优选,所述竖管底部外周设有环形围板,所述环形间隙通过设于围板与竖管外壁间的衔接通道与所述第二横管通连,所述聪明柱内腔底部设有包裹所述围板的大径段。围板与竖管同轴设置,当竖管插入聪明柱时,围板匹配插入内腔的大径段处,围板为第二密封圈提供安装工位,且围板相对大径段壁面为水平向运动,确保竖管因松动作轴向运动时围板与大径段的间距始终不变,确保第二密封圈持久有效。
作为优选,所述围板外侧壁与所述空腔的大径段壁面间夹设第二密封圈,所述空腔的大径段壁面上设有匹配嵌置第二密封圈的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对第二密封圈既具有定位作用,还具有增加接触面积而提高密封效果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聪明柱底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连接件,所述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上设有卡接件,聪明柱通过连接件匹配卡置所述卡接件实现与聪明芯定位连接。当聪明芯的竖管插入聪明柱时,卡接件匹配卡入连接件内,在聪明芯和聪明柱间同时起到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聪明柱顶部设有倒角结构,既利于聪明柱顶端顺利插入水瓶瓶口,还通过减小聪明柱顶面面积来提高其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确保瓶塞被顺利推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原有聪明组件上进气口和出水口共用开孔结构改进为具有独立进气口和出水口的结构,确保流向相反的气流和水流互不干扰,进而提高两者流动速度,提高聪明组件的工作效率,通过匀速平缓实现气体流通来保证水流匀速平缓,有效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聪明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体,2、容置腔,3、聪明柱,4、聪明芯,5、进气口,6、出水口,7、竖管,8、第一横管,9、第二横管,10、环形间隙,11、第一密封圈,12、螺纹孔,13、围板,14、第二密封圈,15、卡接件,16、连接件,17、倒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独立进气口和出水口的聪明座,由座体1,所述座体1上部开设朝上敞口的容置腔2组成,所述容置腔2底部设有聪明组件,所述聪明组件内设分别与容置腔2通连且互为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
在实际操作中,水瓶通过其瓶口插置在容置腔2内,并使得聪明组件推挤瓶塞并插入瓶内,聪明柱3的外侧壁与水瓶内空间接触。在使用时,进气通道内连端通过进气口5与水瓶内空间通连,外连端与外界通连,外连端的开口高于所述水瓶设置,确保水瓶内的饮用水不会在气压作用下通过进气通道外排;出水通道的内连端通过出水口6与水瓶内空间通连,外连端与出水管路通连。
在实际操作中,本技术方案所述聪明座既可以用于水瓶上置式饮水机,也可以用于水瓶下置式饮水机。当使用在水瓶下置式饮水机时,出水通道的外连端与一低于水瓶高度设置的水泵通连,确保饮用水能在水泵作用下被输送至饮水机上部的出水管路。
在使用时,聪明座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安装:
1.将第一密封圈11和第二密封圈14分别套置在聪明芯4上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上;
2.将聪明芯4的竖管7插入聪明柱3的内腔中,并以此分隔形成相对密闭的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
3.将座体1通过其下部的螺纹孔12套置在聪明柱3上,并通过螺接固定,在此过程中,卡接件15匹配卡入连接件16中。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聪明座安装,再将聪明座安装到饮水机上。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聪明组件包括设于容置腔2底面的聪明柱3以及插接在所述聪明柱3内空腔的聪明芯4(如图2所示),所述聪明芯4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互为独立的进气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聪明柱3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聪明柱3的侧壁上开设通连容置腔2与进气通道的进气口5以及通连容置腔2与出水通道的出水口6。所述进气口5和出水口6的尺寸应根据气流和水流流量进行确定,且两者相互匹配,确保饮用水顺利平稳地流出。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聪明芯4包括从聪明柱3底部敞口以间隙配合方式插入的竖管7、与所述竖管7底端口通连的第一横管8以及与外界通连的第二横管9,与出水口6通连的竖管7连接第一横管8并以此形成所述出水通道,所述聪明柱3与竖管7间设有与进气口5通连的环形间隙10,所述第二横管9与所述环形间隙10通连并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竖管7中部空间为柱状,在输送饮用水或空气时阻力较小,而竖管7外的环形间隙10在输送饮用水或空气时,由于输送用的空间位于竖管7两侧,空间利用效果较低,输送时阻力较大,所以优选竖管7中部用于输送饮用水,环形间隙10用于输送空气。此外,竖管7和环形间隙10中的输送对象可以互换,以能实现水流和气流独立输送,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竖管7上部外壁与聪明柱3内壁间夹设第一密封圈11,所述出水口6高于进气口5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11的设置高度位于所述进气口5和出水口6之间,所述竖管7外壁设有匹配嵌置第一密封圈11的第一环槽。所述围板13外侧壁与所述空腔的大径段壁面间夹设第二密封圈14,所述空腔的大径段壁面上设有匹配嵌置第二密封圈14的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设置位置还可以为聪明柱3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圈11的水平厚度应大于第一环槽深度以及环形间隙10宽度之和,利用第一密封圈11的弹性回复力确保密封性能;所述第二环槽的设置位置还可以为聪明柱3大径段内侧壁,所述第二密封圈14的水平厚度应大于第二环槽深度以及围板13与大径段内侧壁间间隙之和。由于第一密封圈11和第二密封圈14被牢固夹持,有效防止聪明芯4从聪明柱3中脱离。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聪明柱3底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连接件16,所述第一横管8和第二横管9上设有卡接件15,聪明柱3通过连接件16匹配卡置所述卡接件15实现与聪明芯4定位连接。所述聪明柱3顶部设有倒角结构17。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容置腔2底面设有供螺纹孔12,所述聪明柱3通过其底部密封螺接在所述螺纹孔12内。所述座体1与聪明柱3间还可以设置密封件,进一步确保饮用水不会从两者间缝隙渗出,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竖管7底部外周设有环形围板13,所述环形间隙10通过设于围板13与竖管7外壁间的衔接通道与所述第二横管9通连,所述聪明柱3内腔底部设有包裹所述围板13的大径段。由于围板13外侧壁与大径段内侧壁间不需要输送气流,所以两者尺寸可以匹配设置,优选为两者间预留一定间隙,既能通过有效降低部件加工精度,还方便竖管7插置装入聪明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