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搅拌耙及具有其的烹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04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搅拌耙及具有其的烹饪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搅拌耙及具有其的烹饪机,属于厨房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烹饪方式都需要人工手动翻炒食物,翻炒的过程中,油烟溢出,容易烫伤,对人体和环境均造成损害;翻炒过程中直接敞开锅盖或者频繁揭开锅盖翻炒,锅内热量容易散失,能耗增加。目前是实现自动翻炒的设备有电动搅拌器,搅拌器等种类。目前,一般的食物搅拌器并不适用于翻炒食物,炒菜过程容易导致菜堆积、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烹饪搅拌耙及具有其的烹饪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食物搅拌器并不适用于翻炒食物,炒菜过程容易导致菜堆积、不均匀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烹饪搅拌耙,包括旋转轴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且靠近其一端位置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上端边缘向旋转方向的前方或后方倾斜且从其下端边缘至上端边缘为光滑的曲斜面过渡;所述搅拌叶片远离旋转轴的一端为外侧端,所述外侧端所在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小于所述搅拌叶片中部所在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搅拌叶片设置为向旋转方向的后方倾斜布置的方式且所述搅拌叶片远离旋转轴的一端部为外侧端,所述外侧端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小于所述搅拌叶片中部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可以较好的实现旋转搅拌和翻转食物的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搅拌耙,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为内侧端,从所述内侧端所在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至所述外侧端所在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均匀过渡递减。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食物在搅拌的过程中,可以较好的实现翻炒,抛,打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搅拌耙,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外侧端所在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为10-20度;所述搅拌叶片中部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为25-35度。更优选地,所述搅拌叶片的外侧端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为15度;所述搅拌叶片中部所述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为30或35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搅拌转动的过程,搅拌叶片端部的倾斜度较低,食物会沿搅拌叶片向的外侧运动实现翻铲的效果,且上述不同部位的倾斜角度能较好的实现旋转搅拌和翻炒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搅拌耙,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上端边缘的中部且沿着其倾斜方向向上延伸一凸片。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搅拌耙,进一步,所述凸片从所述搅拌叶片上端边缘处至远离所述搅拌叶片上端边缘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搅拌耙,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下端中部为向所述搅拌叶片旋转方向的后方凹陷的弧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更好实现食物向外实现翻炒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搅拌耙,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的厚度为 1至2毫米,保证耙片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机,包括内锅及上述一种烹饪搅拌耙,所述烹饪搅拌耙的旋转轴竖直布置在所述内锅内,所述内锅的侧壁上均匀设有两条以上沿着内锅高度方向布置的内锅凸筋;所述搅拌叶片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内锅凸筋之间的距离为3-5毫米。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内锅凸筋,内锅凸筋配合搅拌叶片的旋转动力,可以更好的防止食物推挤在内锅的四周边缘,将堆积的食物挤散。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机,进一步,所述凸片的高度为内锅深度的1/3至2/3。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机,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下端的形状与所述内锅的锅底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搅拌叶片下端距离所述内锅的锅底的距离为1~4毫米,更能贴合锅底,又要防止叶片刮到锅底。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种烹饪机,进一步,还包括上端开口且具有内腔的底座、上盖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内锅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上盖组件一侧与所述底座上端一侧铰接,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上盖组件,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远离内锅的锅底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烹饪过程无需人工翻炒,可以将烹饪过程隔离在锅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搅拌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搅拌耙旋转过程中受力的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机运行中食物运行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机中内锅凸筋的阻力及搅拌叶片的转动力的作用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机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旋转轴,2、搅拌叶片,3、凸片,4、内锅凸筋,10、电机,20、上盖组件、30、烹饪搅拌耙,40、内锅,5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烹饪搅拌耙,包括旋转轴1 及设置所述旋转轴上且靠近其一端的位置的搅拌叶片2,所述搅拌叶片2的上端边缘向旋转方向的前方或后方倾斜且从其下端边缘至上端边缘为光滑的曲斜面过渡;所述搅拌叶片2远离旋转轴1的一端部为外侧端,所述外侧端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小于所述搅拌叶片2中部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上述的中部为搅拌叶片中心及其两侧的位置,如可以是搅拌叶片宽度(即从旋转轴一端至外侧端的距离)的1/4至3/4的位置,也可以是搅拌叶片宽度的1/3至2/3的位置。也就是说所述搅拌叶片2远离旋转轴1的一端部所在的曲斜面上下端边缘至上端边缘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所述搅拌叶片2中部(即所述搅拌叶片2下端边缘与对应的上端边缘的连接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该烹饪搅拌耙由于将搅拌叶片2设置为向旋转方向的后方倾斜布置的方式且所述搅拌叶片远离旋转轴的一端部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搅拌叶片2中部的倾斜角度,可以较好的实现旋转搅拌和翻转食物的功能。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搅拌叶片2为两个以上且均匀布置在所述旋转轴上,优选地为2个或3个。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2连接所述旋转轴1的一端为内侧端,从所述内侧端所在的倾斜面至所述外侧端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均匀过渡递减。可以较好的实现翻炒,抛,打散的效果。具体地,所述搅拌叶片2的中部的高度高于两侧的高度。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2的外侧端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为15度;所述搅拌叶片2中部所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为30或35度。也就是说所述搅拌叶片2中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度,所述搅拌叶片2外侧端所在倾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度。该结构安装在所述内锅内进行搅拌和翻炒的时候,搅拌叶片2在搅拌转动的过程,其端部的倾斜度较低,食物会沿搅拌叶片向的外侧运动实现翻铲的效果,能保持食物较好的上色度。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搅拌叶片上端边缘的中部且沿着其倾斜方向向上延伸一凸片3。上述的述凸片3可以与所述搅拌叶片2一体成型。该凸片在搅拌叶片搅拌转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起到打散上部食物的作用,使得翻炒更加均匀。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凸片3从靠近所述搅拌叶片2至远离所述搅拌叶片2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

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搅拌叶片2下端中部为向所述搅拌叶片2旋转方向的后方凹陷的弧形。由于弧形的设计更加有利于食物从搅拌叶片2靠近外侧端部的位置向外进行翻炒。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搅拌叶片2的厚度可以选择为1至2毫米。

如图3至6所示的实施例一种烹饪机,包括内锅40及上述一种烹饪搅拌耙,所述烹饪搅拌耙30的旋转轴1竖直布置在所述内锅40内,所述内锅 40的侧壁上均匀设有两条以上沿着内锅40高度方向布置的内锅凸筋4;所述搅拌叶片2远离所述旋转轴1的一端与所述内锅凸筋4之间的距离为3-5 毫米。由于设置有内锅凸筋4,内锅凸筋4配合搅拌叶片2的旋转动力,所述内锅凸筋可以设置有2至4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内锅侧壁内侧,(180 度/120度/90度等分圆),可以更好的防止食物推挤在内锅的四周边缘,将堆积的食物挤散,使菜更均匀分布。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2远离旋转轴的一端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为β15度;所述搅拌叶片2中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α为35度,且倾斜角度是从35度到15度平稳过度。如图3所示,在搅拌转动过程中,在F1(离心力)和F2(食物摩擦力)的合力下(F):中间因为倾斜度小,上端高度较高,食物会沿叶片方向B和方向C所示方向抛起,中部12 的倾斜度不应过大,过大容易抛烂;搅拌叶片2远离旋转轴的一端部11因为倾斜度下,其上端高度较低,食物会沿叶片方向A所述方向实现翻铲的效果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凸片3的高度为内锅深度的1/3至2/3。

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搅拌叶片2下端的形状与所述内锅40锅底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搅拌叶片2下端距离所述内锅的锅底的距离为1~4 毫米,更能贴合锅底,又要防止叶片刮到锅底。也就是说内锅40锅底为平面锅底,所述搅拌叶片2的下端为平面结构,所述内锅40锅底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所述搅拌叶片2的下端为向上的弧形结构;所述内锅40锅底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所述搅拌叶片2的下端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

如图5和6所示,还包括上端开口且具有内腔的底座50、上盖组件20 和驱动机构,所述内锅40安装在所述底座50内,所述上盖组件20一侧与所述底座50上端一侧铰接,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上盖组件20,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1远离内锅40锅底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该具体示例中驱动机构为电极10。烹饪过程无需人工翻炒,并且将烹饪过程隔离在锅体内。

实施例1

烹饪机,包括内锅40及上述一种烹饪搅拌耙,所述烹饪搅拌耙30的旋转轴1竖直布置在所述内锅40内,所述内锅40的侧壁上均匀设有两条以上沿着内锅40高度方向布置的内锅凸筋4;所述搅拌叶片2远离所述旋转轴1 的一端与所述内锅凸筋4之间的距离为3毫米,内锅凸筋为两条对称一体连接在内锅的内侧壁上;搅拌叶片的厚度为1毫米,其上端边缘的中部且沿着其倾斜方向向上延伸一凸片,所述凸片的高度为内锅深度的1/3。

根据实施例1的具体结构测试所述搅拌叶片2远离旋转轴1的一端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β与所述搅拌叶片2中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α对炒菜打散效果、翻炒效果、食物上色度效果的影响如表1所示,其它设置的条件均相同。打散效果、翻炒效果、食物上色度的评价标准表2所示。

表1.所述搅拌叶片2远离旋转轴1的一端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与所述搅拌叶片2中部的倾斜面与旋转平面之间角度对炒菜打散效果、翻炒效果、食物上色度效果的影响

表2.打散效果、翻炒效果、食物上色度的评价标准表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旋转”、“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