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240阅读:1188来源:国知局
清洗消毒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洗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洗消毒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民以食为天,人们对饮食的产品及餐具的卫生格外关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餐厅就餐时,通常用热水简单的将餐具洗涮一下,达不到真正清洗消毒的目的,而且自动化程度低,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消毒机多采用红外线加臭氧的方法,臭氧含量低、性能不稳定、耗电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洗消毒机,全程自动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性能稳定、耗电量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清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排气孔,壳体内设有清洗槽,壳体顶部的侧壁上穿过壳体设有从壳体外表面延伸至清洗槽内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壳体上设有控制器电路、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和加热指示灯,清洗槽底部设有加热器,清洗槽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液位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进水电磁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加热指示灯、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的侧壁上穿过壳体设有从壳体外表面延伸至清洗槽底部的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为“L”形。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电路通过继电器与加热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采用电热丝。

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电路包括包括微控制器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源电路用于给微控制器电路供电,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电源转换芯片U1、电源转换芯片U2、电源指示灯LED2和用于与市电连接的插头;插头的输出端连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出端与电源指示灯LED2阳极电连接,电源指示灯LED2的阴极经电阻R6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出端电压为5V,电源转换芯U2的输入端电压为5V,输出端电压为3.3V。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TM32F101R8T6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采用LM7805CT芯片,电源转换芯片U2采用ASM11173芯片。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型号为DS18B20。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消毒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性能稳定、耗电量小的特点,将餐具放入清洗消毒机后,全程自动操作,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对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元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清洗消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清洗消毒机的原理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清洗消毒机微控制器电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清洗消毒机电源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顶盖、3-排气孔、4-清洗槽、5-电源开关、6-电源指示灯、7-加热指示灯、8-加热器、9-继电器、10-控制器电路、11-温度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13-进水管、14-进水电磁阀、15-出水电磁阀、1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洗消毒机,如图1~图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设有顶盖2,顶盖2上设有排气孔3,壳体1内设有清洗槽4,壳体1顶部的侧壁上穿过壳体1设有从壳体1外表面延伸至清洗槽4内的进水管13,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14,壳体1上设有控制器电路10、电源开关5、电源指示灯6和加热指示灯7,清洗槽4底部设有加热器8,清洗槽4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液位传感器2和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11,进水电磁阀14、电源开关5、电源指示灯6、加热指示灯7、液位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1分别与控制器电路10电连接。

使用时将清洗消毒机的外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进水管13连接的外部水龙头打开,把餐具放进清洗消毒机,按下电源开关5,清洗消毒机就开始工作,控制器电路10控制注入的水量和加热的时间,全程自动工作,对餐具进行消毒。对水进行加热时,清洗消毒机内部的压强增加,排气孔3用于使内外压强平衡。控制器电路10设置于壳体1底部便于安装,电源开关5设置于壳体1底部的侧壁上便于操作。

壳体1底部的侧壁上穿过壳体1设有从壳体1外表面延伸至清洗槽4底部的排水管16,排水管16上设有排水电磁阀15,排水电磁阀15与控制器电路10电连接。餐具清洗消毒完成后,控制器电路10控制排水电磁阀15的打开和关闭,自动将水排出而无需人工操作,水排完以后将餐具取出即可。

排水管16为“L”形,可以将清洗消毒机底部的水完全排出。

控制器电路10通过继电器9与加热器8电连接。加热器8采用电热丝,加热器8的电源为220V,继电器9通电,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加热器8所在的电路导通,电流在通过电热丝时,电热丝温度升高产生热量,热量传递到水中,从而实现给水加热的目的。

液位传感器12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有发送器和接收器,超声波是利用压电效应的原理,将电能和超声波相互转化,在发射时,将电能转化为超声振动从而发射超声波,在接收超声波时,将超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超声波与返回接收的时间差与被测障碍物的距离成正比,从而确定被测障碍物的距离。

如图3、图4所示,控制器电路10包括包括微控制器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源电路用于给微控制器电路供电,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电源转换芯片U1、电源转换芯片U2、电源指示灯LED2和用于与市电连接的插头;插头的输出端连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出端与电源指示灯LED2阳极电连接,电源指示灯LED2的阴极经电阻R6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出端电压为5V,电源转换芯U2的输入端电压为5V,输出端电压为3.3V。

微控制器外接存储模块,微控制器的内存比较小,不具备大容量数据的存储能力,外接存储模块对微控制器进行扩容。

调试模块对控制器电路进行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静态调试一般是指在不加输入信号,或只加固定的电平信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直流测试,及时发现电路中已损坏或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的元器件。通过更换器件或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直流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信号,按信号的流向,顺序检测各测试点的输出信号,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其原因,并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直到满足要求。

微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TM32F101R8T6单片机。

电源转换芯片U1采用LM7805CT芯片,电源转换芯片U2采用ASM11173芯片。

温度传感器11型号为DS18B20。

如图2所示,清洗消毒机的工作原理框图,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下电源开关5,电源指示灯6亮,清洗消毒机开始工作,控制器电路10控制进水电磁阀14打开,进水管13往清洗消毒机里注水;

步骤2:液位传感器12对水位进行检测,将检查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电路10,当水位达到预设的值时,控制器电路10控制进水电磁阀14关闭;

步骤3:进水电磁阀14关闭后,控制器电路10控制继电器9通电,继电器9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加热回路导通,加热器8给水加热,加热指示灯7亮;

步骤4:温度传感器11检测水的温度,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电路10,当水温达到90°时,延迟2分钟,控制器电路10控制继电器9断电,加热器8失电,停止给水加热,加热指示灯7灭;

步骤5:停止加热后,控制器电路10控制排水电池阀15打开将水排出;

步骤6:水排完以后,控制器电路10控制排水电磁阀15关闭,电源指示灯6灭,清洗消毒机停止工作。

在步骤6中,可以通过液位传感器12检测清洗消毒机内是否还有水,从而确定水是否排完。

本实施例可以家用,也可以用于餐厅。在餐厅使用时,餐厅的每个包厢可以设有一个清洗消毒机,客人用餐前,可以将本包厢的餐具放入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后将餐具取出,全程自动操作且只需用三四分钟的时候,快速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消毒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性能稳定、耗电量小的特点,把餐具放到清洗消毒机,自动加水、自动加热、自动排水,全程自动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