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刷锅效率的锅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693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提高刷锅效率的锅刷。



背景技术:

锅刷通常由手柄、刷把、刷头和螺旋式弹性钢丝组成。螺旋式弹性钢丝的线径为0.03-0.25mm。由于对铁锅的去污力强,颇受消费者欢迎。但市场上的铁锅大小尺寸不一,现有的锅刷无法适应尺寸大小不一的铁锅的清洁,对大铁锅的刷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刷,能适应尺寸大小不一的铁锅的清洁,明显提高对大铁锅的刷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能提高刷锅效率的锅刷,包括手柄、刷把和线径0.03-0.25mm的螺旋式弹性钢丝一,所述手柄的下端中央设有上方形槽一,所述刷把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上方柱和下方柱,所述上方柱向上插入上方形槽一内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所述下方柱向下插入刷头一的上端中部的下方形槽一内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所述螺旋式弹性钢丝一通过多个紧固圈一锁紧在刷头一的径外及其顶部和底部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所述手柄的下端外缘的周圈设有均布的6个上方形槽二,弹性钢片向上延伸形成的上插片向上插入上方形槽二内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所述弹性钢片向下延伸形成的下插片向下插入刷头二的上端中部的下方形槽二内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弹性钢片的长度方向与刷把的轴线之间呈30°夹角,线径0.03-0.25mm的螺旋式弹性钢丝二通过多个紧固圈二锁紧在刷头二的径外及其顶部和底部表面。

所述的手柄的下部的外径端设有环状凸台,套管的内螺纹与环状凸台的外螺纹配合联接,所述套管的下部能在弹性钢片的外面上下移动,套管的外径与手柄的外径相同,套管的外径端沿轴向设有均布的防滑条。

向下旋转套管时,弹性钢片向内收拢,适用于尺寸较小的铁锅的清洁;向上旋转套管时,弹性钢片在弹力作用下向外张开,适用于尺寸较大的铁锅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能适应尺寸大小不一的铁锅的清洁,明显提高对大铁锅的刷锅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环状凸台,3-外螺纹,4-上方形槽二,5-上插片,6-套管,7-弹性钢片,8-螺旋式弹性钢丝二,9-下插片,10-紧固圈二,11-下方形槽二,12-刷头二,13-螺旋式弹性钢丝一,14-下方形槽一,15-刷头一,16-紧固圈一,17-下方柱,18-刷把,19-上方柱,20-上方形槽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设计制造一种能提高刷锅效率的锅刷,包括手柄1、刷把18和线径0.13mm的螺旋式弹性钢丝一13,手柄1的下端中央设有上方形槽一20,刷把18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上方柱19和下方柱17,上方柱19向上插入上方形槽一20内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下方柱17向下插入刷头一15的上端中部的下方形槽一14内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螺旋式弹性钢丝一13通过多个紧固圈一16锁紧在刷头一15的径外及其顶部和底部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手柄1的下端外缘的周圈设有均布的6个上方形槽二4,弹性钢片7向上延伸形成的上插片5向上插入上方形槽二4内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弹性钢片7向下延伸形成的下插片9向下插入刷头二12的上端中部的下方形槽二11内并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弹性钢片7的长度方向与刷把18的轴线之间呈30°夹角,线径0.13mm的螺旋式弹性钢丝二8通过多个紧固圈二10锁紧在刷头二12的径外及其顶部和底部表面。

手柄1的下部的外径端设有环状凸台2,套管6的内螺纹与环状凸台2的外螺纹3配合联接,套管6的下部能在弹性钢片7的外面上下移动,套管6的外径与手柄1的外径相同,套管6的外径端沿轴向设有均布的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根据铁锅尺寸大小的不同,向上或向下旋转套管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