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笠式水暖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220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笠式水暖床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暖床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笠式水暖床垫。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床垫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传统电热毯使用过程中安全性低,可能存在漏电、稍有不慎易引起火灾,而且也会对身体造成不适等原因,现在普遍被水暖床垫取代。

床笠是直接套在床垫上的布质罩子,它的主要用途是包裹床垫,防止床垫落灰弄脏、人为损坏以及解决床垫清洗不便的问题;现有的床笠一般由单层的布料制成,床笠的四个角裁剪掉4个小方块,缝到一起,然后在四周缝上松紧带套在床垫上,也有的床笠是将整个罩口都缝上松紧带,以增加稳固性。

但是,现有水暖床垫仅仅是铺设在床上,固定不牢固,若发生位移,可能对水管造成折弯现象,而且现有的床笠功能较单一,不能适应厚的床垫,床笠采用单层布料制成,冬天使用不具有保暖功能;有待提出一种方案,将床笠与水暖床垫相结合,充分发挥水暖床垫及床笠各自的作用;而且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紧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保健理疗等,但是目前的水暖床垫没有兼顾保健理疗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床笠式水暖床垫,冬日保暖兼顾理疗保健效果,且固定牢固,避免发生位移造成水管折弯现象,实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床笠式水暖床垫,包括床垫本体,与床垫本体通过软管连接的主机,主机内设有主控电路板、水箱及加热管,所述床垫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保暖层、远红外理疗层、水循环层、远红外理疗层及竹纤维层;所述远红外理疗层内填充有远红外聚酯纤维,所述水循环层设有循环散热水管;所述保暖层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以及竖直设置连接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的床帘部,所述床帘部上设置有使所述软管通过的通孔;且所述床帘部上还设置有储物袋;所述上延伸部与床帘部活动连接;下延伸部与床帘部缝制连接,且在床帘部上设置有一竖直的开口部;所述下延伸部和床帘部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上设置有松紧扣。

进一步的,所述床垫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卷轴,另一端设置有收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卷轴为中空的圆筒状,所述卷轴内设置有水暖床垫存储袋。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散热水管采用一整根水管,在床垫本体的两侧分别呈S型回路布设。

进一步的,所述床垫本体包括横向设置在床垫一端的头部低温区,垂直头部低温区纵向并列设置两侧高温区及中间低温区。

进一步的,所述床垫本体上表面对应头部低温区设置有可拆解的枕头。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散热水管的材质为硅胶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采用PTC加热管,且在加热管上设置有主控电路板连接的电子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延伸部为纯棉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部上设置有拉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水暖床垫与床笠组合设计,所述水暖床垫包括保暖层、远红外理疗层、水循环层、远红外理疗层及竹纤维层;所述远红外理疗层内填充有远红外聚酯纤维,所述水循环层设有循环散热水管;根据远红外的特性,创造性的将循环散热水管与远红外举止纤维相结合,充分发挥远红外理疗功效及保暖功能,大大降低主机工作效率;

且在所述保暖层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以及竖直设置连接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的床帘部,所述床帘部上设置有使所述软管通过的通孔;所述上延伸部与床帘部活动连接;下延伸部与床帘部缝制连接;便于将活动部与床垫本体拆解组装,且对固定部的清洗也比较方便,在床帘部上设置有一竖直的开口部;所述下延伸部和床帘部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上设置有松紧扣,进一步增加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通过远红外与散热水管的结合,降低主机工作效率,由于远红外聚酯纤维本身具有发热保暖功能,两者相互促进,进一步提高保暖及理疗功效,另外对固定部结合水暖床垫的特性进行设计,增加固定效果,充分发挥保暖与床笠的双重功效,实用性强,通用性广,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水暖床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床垫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循环散热水管布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床笠式水暖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与床垫本体1通过软管2连接的主机3,主机3内设有主控电路板、水箱及加热管,如图2所示,所述床垫本体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保暖层11、远红外理疗层12、水循环层13、远红外理疗层14及竹纤维层15;所述远红外理疗层12、14内填充有远红外聚酯纤维;参考图3,所述水循环层13设有循环散热水管131,所述循环散热水管131采用一整根水管,在床垫本体的两侧分别呈S型回路布设;根据循环散热水管131的排列布置,所述床垫本体1包括横向设置在床垫一端的头部低温区5,垂直头部低温区纵向并列设置两侧高温区7及中间低温区6,如图3中虚线所示,所述循环散热水管131采用硅胶软管,高温无异味,使用寿命长。

考虑到人一般在床中间睡觉,根据其散热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两侧的温度较低,当人翻身移动时,皮肤感到温差较大时水暖床垫的舒适度会降低,而且头部对温度比较敏感,为了解决这一缺陷,将所述床垫本体1包括横向设置在床垫本体一端的头部低温区5,垂直头部低温区5纵向并列设置两侧高温区7及中间低温区6,考虑到人一般在床中间睡觉,根据其散热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两侧的温度较低,当人翻身移动时,皮肤感到温差较大时水暖床垫的舒适度会降低,而且头部对温度比较敏感,为了解决这一缺陷,将所述床垫本体1包括横向设置在床垫本体一端的头部低温区5,即在头部一端将循环散热水管设置成“凹”字状,垂直头部低温区5纵向并列设置两侧高温区7及中间低温区6,创造性的将远红外聚酯纤维和水暖床垫相结合,人睡觉时,被高温环境包围,营造良好的远红外氛围,充分发挥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功效、保证舒适度,通过对循环散热水管排列的设置,根据热水在循环散热水管中的滞留时间,将水暖床垫的左右两侧设置成温度较高的区域,在空间上人体被热空气包围,保温效果更好,而且有效降低主机功耗,比如普通水暖床垫需要加热至55度,而本申请只需要加热到45度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暖层11为毛绒布料,舒适温暖,其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固定部4;参考图4,固定部正面及反面示意图,所述固定部4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上延伸部41和下延伸部42,以及竖直设置连接上延伸部41和下延伸部42的床帘部43,所述床帘部43上设置有使所述软管2通过的通孔44;且所述床帘部43上还设置有储物袋45,方便放置手机、遥控器等物品,以免整理床铺时,有小物件丢失;所述上延伸部41与床帘部43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优选拉链46,当然也可以采用卡扣或者系扣等形式,在此不做详述;下延伸部42与床帘部43缝制连接,且在床帘部43上设置有一竖直的开口部47,开口部47上设置有拉链,便于对水暖床垫的固定;所述下延伸部42和床帘部43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弹性带48,所述弹性带48上设置有松紧扣49,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延伸部42为三角形的弹性布,当然也可以采用弹性带或其他可替代形式。

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的水暖床垫,根据循环散热水管131的排列规律,便于沿床垫本体1的长轴轴线方向对折折叠,使折痕经过尽量少的水管,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所述床垫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卷轴8,另一端设置有收紧装置9,所述卷轴8为中空的圆筒状,所述卷轴8内设置有水暖床垫存储袋,所述收紧扣9采用魔术扣或者按扣、系带等形式,当将水暖床垫卷好后,放入存储袋中,占地面积小,方便存放,所述存储袋的内层设置有防潮层。

优选的,所述床垫本体上表面对应头部低温区设置有可拆解的枕头,避免枕头在水暖床垫上滑动,睡眠过程中也避免枕头产生位移。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采用PTC加热管,且在加热管上设置有主控电路板连接的电子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方便灵敏,当床垫上有折管现象或水泵发生故障时,加热管表面的温度会急剧升高,通过电子温度传感器,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及时通过主控电路板检测到意外情况,并及时提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