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醒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334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铜制醒酒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制醒酒器。



背景技术:

醒酒器,亦作醒酒瓶或醒酒壶,是一种饮用新发酵葡萄酒时所用的器皿,作用是让酒与空气接触,让酒的香气充分发挥,并让酒里的沉淀物隔开。现有的醒酒器使用过程中,酒瓶中的酒直接倒入醒酒器,酒与空气接触不够充分,需要较长放置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口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得酒与空气接触更加充分的铜制醒酒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制醒酒器,包括瓶身,瓶身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瓶身的顶部开设有连通至内腔的上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口上设置有用于分流的球体,所述球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导流槽呈环形排布在球体表面,所述球体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上瓶口的内部固定有用于插入定位槽的支撑块,当支撑块插入定位槽时,球体的外壁和上瓶口的内壁之间为用于向下流液体的缝隙。采用这种结构,将球体放入上瓶口,两个支撑块插入定位槽,支撑块实现对球体的支撑的同时,可以实现导流槽的定位,使得导流槽成竖直状态,从而使得酒瓶中的酒倒入醒酒器过程中,酒液被导流槽以及缝隙分流,即酒经过导流槽以及缝隙向下落至醒酒器内,由于酒液被导流槽分流,因此分流后落下的过程中,酒液与空气接触更加充分,从而可以更快达到较好的口感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瓶身包括铜制上瓶身、玻璃中瓶身还有铜制底座,铜制上瓶身的下端固定在玻璃中瓶身的上端,玻璃中瓶身的下端固定在铜制底座的上端。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玻璃中瓶身可以观察瓶身内部酒的颜色,

作为优选,玻璃中瓶身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铜制上瓶身的下端的上插接段,玻璃中瓶身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铜制底座的上端的下插接段。采用这结构,使得装配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铜制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三个支脚。

作为优选,所述球体的中部开设有导流孔。

作为优选,瓶身的顶部固定有引流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酒液被导流槽分流,分流后落下的过程中,酒液与空气接触更加充分,从而可以更快达到较好的口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铜制醒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球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球体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球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玻璃中瓶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铜制醒酒器,包括瓶身1,瓶身1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2,瓶身1的顶部开设有连通至内腔2的上瓶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口3上设置有用于分流的球体4,所述球体4上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41,导流槽41呈环形排布在球体4表面,所述球体4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42,所述上瓶口3的内部固定有用于插入定位槽42的支撑块5,当支撑块5插入定位槽42时,球体4的外壁和上瓶口3的内壁之间为用于向下流液体的缝隙6。所述瓶身1包括铜制上瓶身11、玻璃中瓶身12还有铜制底座13,铜制上瓶身11的下端固定在玻璃中瓶身12的上端,玻璃中瓶身12的下端固定在铜制底座13的上端。玻璃中瓶身1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铜制上瓶身11的下端的上插接段121,玻璃中瓶身1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铜制底座13的上端的下插接段122。所述铜制底座13的下端设置有三个支脚131。所述球体4的中部开设有导流孔43。瓶身1的顶部固定有引流嘴111。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