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衣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640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衣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钩,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衣钩。



背景技术:

目前,卫生间、卧室等场所的墙壁上往往会安装有衣钩,用于悬挂衣服、衣帽、领带等物品。传统衣钩的固定座和挂钩一般是固定在一起,挂钩不可活动,导致挂钩突兀在墙上,容易碰撞到人的身体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旋转衣钩,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衣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旋转衣钩,包括挂钩和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挂钩转动连接于固定座,且挂钩可相对固定座旋转至可使用状态或靠向固定座所在安装面的收起状态;挂钩与固定座之间还配合有定位结构,对挂钩在收起状态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包括设置在一起的转轴和挂臂,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并与固定座配合有所述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的定位缺口,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座顶部和底部的挡柱,在所述收起状态,挡柱触靠于相应的定位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四周封闭且前后通透的固定板、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上固定条与固定板的顶边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有供转轴顶端穿过的通道;下固定条与固定板的底边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有供转轴底端穿过的通道;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或固定板的顶边和底边分别设有所述挡柱。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还包括四周封闭且前后通透的面盖,该面盖包裹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顶边和底边分别设有通槽,其与上固定条、下固定条配合围成所述通道;和/或,所述挂钩在收起状态转入所述固定板中。

进一步的,所述挂臂为倾斜向上的杆体结构,和/或,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装有防伤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缺口为180°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在使用状态和收起状态的角度差为90°。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所述挂钩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挂钩沿固定座的横向依次排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挂钩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并能转至使用状态或靠向固定座所在安装面的收起状态,因而,挂钩在不使用状态不会突兀在墙面上,不会碰撞到人体部位;并且,挂钩与固定座之间还配合有定位结构,对挂钩在收起状态进行定位,使得挂钩在收起状态不容易向外转动,保证使用更加安全。

2、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的定位缺口,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座顶部和底部的挡柱,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3、所述固定座包括四周封闭且前后通透的固定板、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不仅结构新颖,还便于通过修改尺寸和增加挂钩的数量做成排钩;优选的,所述挂钩在收起状态转入固定座的固定板内,使整体结构更加新颖、美观、紧凑。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旋转衣钩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面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挂钩处于收起状态);

图4是实施例一图3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图3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挂钩处于使用状态);

图7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挂钩处于使用状态) 。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旋转衣钩,包括一个挂钩1和一个固定座,挂钩1转动连接于固定座,且挂钩1可相对固定座旋转至可使用状态或靠向固定座所在安装面的收起状态;挂钩1与固定座之间还配合有定位结构,对挂钩1在收起状态进行定位。所述挂钩1在可使用状态和收起状态的角度差为90°。

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1包括设置在一起的转轴11和挂臂12,挂臂12为倾斜向上的杆体结构,转轴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并与固定座配合有所述定位结构。具体,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转轴11的顶端和底端的定位缺口111,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座顶部和底部的挡柱5,在所述收起状态,挡柱5触靠于相应的定位缺口111。所述定位缺口111具体为180°缺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四周封闭且前后通透的固定板2、上固定条3和下固定条4,上固定条3与固定板2的顶边通过销钉7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有供转轴11顶端穿过的通道;下固定条4与固定板2的底边通过销钉7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有供转轴11底端穿过的通道。具体,所述固定板2的顶边和底边分别设有通槽21,上固定条3、下固定条4配合在固定板2后侧,并与其通槽21配合围成所述通道。上固定条3和下固定条4分别设有所述挡柱5(所述挡柱5具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上固定条3、下固定条4上)。所述挂钩1在收起状态转入所述固定板2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还包括四周封闭且前后通透的面盖9,该面盖9包裹所述固定板2,并与所述固定板2卡扣连接。所述面盖9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具有内外两层侧壁,且内层侧壁设有上下两个U字形让位缺口91,用于对所述转轴11的顶端和底端进行让位;外层侧壁的内侧面设有若干凸筋92,用于卡紧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配合在面盖9的内外 两层侧壁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装有防伤垫片8。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为:将防伤垫片8套在挂钩的转轴顶端和底端,将转轴11顶端和底端的的180°定位缺口111分别相应的挡柱5贴紧,将固定板的上下两通槽21对准转轴11的上下两端,并采用销钉7将固定板与上固定条3、下固定条4固定在一起;将固定板2用螺钉锁固在相应的安装面(例如墙面、柜壁等)上,最后将面盖9盖在固定板2外,完成安装过程。

挂钩1在收起状态如图3-图5所示,此时,所述挡柱5抵靠在转轴11的顶端和底端设置的180°定位缺口111中,以此限制转轴11向外转动,保证挂钩1在收起状态不容易向外转动,避免碰撞到人的身体部位。挂钩1在收起状态,转入固定座中,并与固定座的安装面(例如墙面等)平行,使挂钩1不会突兀,使用安全,且挂钩1转入固定座中,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美观。

当需要使用挂钩1时,稍微用力向外转动挂钩1,即可使挂钩1的转轴11顶端和底端的180°定位缺口111脱离相应的挡柱5,从而使挂钩1的挂臂12转至固定座外,如图6所示。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7所示,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尺寸更大,且所述挂钩1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挂钩1沿固定座的横向依次排列,使该衣钩构成排钩,一次可以悬挂更多的物品。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旋转衣钩,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